第203节(3 / 4)
虽然,这种优惠幅度,可能有点小。
但“有间饭庄”的经营方式,本来就是薄利多销的。
在黎锦的感觉中,将这种程度的“让利”说成“优惠”,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
小男孩和之前的女孩子一样,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地拿出了十二文钱,递给了黎锦。
黎锦以目光一数,这也确实是正正好好的十二个铜钱,一点误差都没有。
虽然,连十二个铜钱都能数错的话,感觉上也确实不怎么容易就是了。
黎锦收好了铜钱,放在了特制的装钱箱子里。
然后,黎锦将自己之前给女孩子盛出的、连同小菜在内的那种套餐,又给男孩子盛了一份。
“这个,真的好香呀。”男孩子临走的时候,恋恋不舍地留下了这句评价。
黎锦刚把套餐端过来的时候,男孩子就已经流露出很有些垂涎的模样了。
但黎锦没想到的是,在男孩子吃完之后,她竟然还能听到对方真诚的正面评价。
“还好啦……”黎锦愉快地说道,“你喜欢就最好啦。”
然后,黎锦在“账本”上又另起了一行。
“二。‘小碗米饭’‘小碗排骨’‘糖醋白萝卜片’,合计应是十三文钱,由于是第二个客人给予优惠,十二文钱。”
黎锦如此写道。
--------------------
第237章
========================
小男孩离开之后,黎锦也在“账本”上写下了第二条相关记录。
其实,黎锦之前是想收男孩子十一文钱的。
毕竟是第二个客人,给予适当的优惠,很符合黎锦自身的感受习惯。
但是,稍作思考之后,黎锦觉得,十一文钱和十二文钱在语言与数字的感觉上是差不多的。
区别在于,十二文钱听起来比十一文钱要顺耳、吉利一些。
十二听起来就像是个吉祥的数字,而十一则有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诡异感。
所以,还是收取十二文钱吧,感觉上更为自然。
说起来,十三文钱听上去,同样不怎么吉利。
虽然大夏人太介意西方人的文化倒也不太合理,但黎锦还是下意识对十三这个数字有些排斥。
总而言之,黎锦说服自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收取十二文钱,已经是对新客人的优惠了”这个思考方式。
希望这个男孩子,也能明白黎锦的用意。
理解不了就算了。 ↑返回顶部↑
但“有间饭庄”的经营方式,本来就是薄利多销的。
在黎锦的感觉中,将这种程度的“让利”说成“优惠”,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
小男孩和之前的女孩子一样,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地拿出了十二文钱,递给了黎锦。
黎锦以目光一数,这也确实是正正好好的十二个铜钱,一点误差都没有。
虽然,连十二个铜钱都能数错的话,感觉上也确实不怎么容易就是了。
黎锦收好了铜钱,放在了特制的装钱箱子里。
然后,黎锦将自己之前给女孩子盛出的、连同小菜在内的那种套餐,又给男孩子盛了一份。
“这个,真的好香呀。”男孩子临走的时候,恋恋不舍地留下了这句评价。
黎锦刚把套餐端过来的时候,男孩子就已经流露出很有些垂涎的模样了。
但黎锦没想到的是,在男孩子吃完之后,她竟然还能听到对方真诚的正面评价。
“还好啦……”黎锦愉快地说道,“你喜欢就最好啦。”
然后,黎锦在“账本”上又另起了一行。
“二。‘小碗米饭’‘小碗排骨’‘糖醋白萝卜片’,合计应是十三文钱,由于是第二个客人给予优惠,十二文钱。”
黎锦如此写道。
--------------------
第237章
========================
小男孩离开之后,黎锦也在“账本”上写下了第二条相关记录。
其实,黎锦之前是想收男孩子十一文钱的。
毕竟是第二个客人,给予适当的优惠,很符合黎锦自身的感受习惯。
但是,稍作思考之后,黎锦觉得,十一文钱和十二文钱在语言与数字的感觉上是差不多的。
区别在于,十二文钱听起来比十一文钱要顺耳、吉利一些。
十二听起来就像是个吉祥的数字,而十一则有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诡异感。
所以,还是收取十二文钱吧,感觉上更为自然。
说起来,十三文钱听上去,同样不怎么吉利。
虽然大夏人太介意西方人的文化倒也不太合理,但黎锦还是下意识对十三这个数字有些排斥。
总而言之,黎锦说服自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收取十二文钱,已经是对新客人的优惠了”这个思考方式。
希望这个男孩子,也能明白黎锦的用意。
理解不了就算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