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芸的男人叫赵大义,他家是清河村的外来户,根基不稳,如今儿子能读上书,以后村里谁还敢看不起他家。
  赵大义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栓子,给老子好好读,以后咱家可就靠你撑着了!
  赵栓子今年七岁,比明韬大一岁,平时听话懂事,比村里那些人憎狗厌的男娃不知乖巧多少。
  他见父母都郑重的看着他,懵懂的点了点小脑袋:我会乖的。
  第55章 收下赵栓子
  张芸早上找了不少野菜野果,还挖到两根年份不小的山参,原本打算留着以后有个万一应急,如今全一股脑的拿出来用个篮子装好。
  她郑重的带上自家男人和栓子,提着东西走到杨晚家营地。
  张芸一家显得很局促,主要是没见过秀才老爷,不知道要怎么行礼。
  冯氏看出了她的囧境,笑着提过她的篮子问,这些可是送给夫子的束脩?
  张芸忙点头,对着李夫子说:是是是,我们乡下人不懂那么多规矩,可也知道读书是要交束脩的,
  如今逃难又遇山匪,条件实在有限,这是家里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希望秀才老爷不要嫌弃。
  张芸说的小心翼翼,赵大义也在一旁紧张的搓着手,只栓子瞪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李夫子,
  李夫子点点头,这小子倒是个不怕生的。
  你几岁了?叫什么名字?李夫子和善的问道。
  赵栓子乖巧的走到夫子跟前,双膝一弯扑通就跪了下去,结结实实磕了个响头。
  爹娘说了要尊敬夫子,要把夫子当成长辈,过年的时候给长辈磕头就是这样磕的,他照着做应该不会错。
  回夫子的话,我叫赵栓子,今年七岁。
  夫子笑着点头,这孩子实诚,口齿清晰,家里教得不错。
  一般村里的孩子见了他,无一不是垂着头,大气不敢出,这小子虽然紧张倒也不畏缩,是个不错的苗子。
  这个学生我收下了,至于束脩,乱世之中这些俗礼还是免了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