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条更加庄重刻板的考斯藤,从一开始,池惊澜便是冲着打破那些无用且糟粕的规矩而选择了这个设计的。
  了解《安娜·卡列尼娜》这个作品的都知道,故事中最开始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是一个传统的贵族社会下,被各种礼仪和规矩完全“驯化”了的精致人偶。
  她有着精致的皮囊,以及空洞的灵魂,就像少年还未动起来时的考斯藤,是一件只能依附于他人身上的精致衣裳。
  池惊澜的奇思妙想就在这里,不用去太多的描述,他用一件静态的考斯藤,便生动地刻画出了安娜·卡列尼娜的早期形象,然后用动态的动作,一开场便打破了那些枷锁和束缚。
  不在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安娜·卡列尼娜在压抑中灵魂觉醒,追逐爱情与自由的形象在一开场,便被池惊澜生动形象地奠定了基调。
  ——通过一个完美的阿克塞尔三周半。
  一个放眼如今整个滑坛,可能也只有池惊澜能够将如此难度之高的技术动作完美融入表演的3a。
  正因为原本的装饰太过庄严稳重,巨大的反差才更显得安娜·卡列尼娜打破陈规,突破束缚的举动足够震撼。
  在池惊澜看来,被压抑和束缚的迷茫时期并不需要太多的描述,但是追逐自由的觉醒与抗争,永远值得大书特书。
  在上一次表演完安卡,且确顶了在团体赛上报的节目也是安卡之后,池惊澜就一直在思考他该如何去改进这个节目。
  《安娜·卡列尼娜》的音乐剧着重描写的是安娜·卡列尼娜冲破束缚,追逐爱情和自由的故事,虽然结局是女主人公卧轨的悲剧,但抗争的过程却永远值得铭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