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太子 第18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轻笑:“大师不必接待,我来此许多回了,处处都熟,我自己闲逛就好。”
  住持道了一声佛,目送李恪出殿。
  没走几步,李恪就停下来,看着眼前来人,神色不定。
  二人默契离开,出了佛系,一路往西,至十里亭驻足。
  宋清感叹:“小郎君想知道当年之事可以询问微臣,微臣知无不言。”
  李恪将目光转向他:“你很清楚?”
  “清楚。微臣生母便是当年的稳婆,是为小郎君接生之人,亦是小郎君这一年来一直在找的人。”
  李恪双目瞪圆,无比震惊,可很快又冷静下来,往石凳上一坐:“好,既如此,你说吧。”
  这般姿态让宋清有些意外却又颇为赞赏,能在转瞬间调整好情绪,毫不露怯,实属不易。
  “主公死遁之前假造了一阵重病之相,为的是蒙蔽李唐,使自己的死亡更加顺理成章。彼时李渊称帝不过一年,天下群雄割据,李唐国祚并不算安稳。正巧王世充毒杀二殿下的消息传来。”
  李恪神色闪烁:“杨侗与他处境类似。王世充想做之事未必不是李唐想做之事。因而杨侗之死传出,刚巧他就病了。谁都会怀疑此病不是真病,而是李唐下的手。国祚刚立,内忧外患。这等流言对李唐十分不利。所以皇家必定会采取措施以证清白。”
  宋清点头:“不错。李渊派出大半个太医署的人前来诊治。一则是想营造浩大声势,向所有人展示出他对主公的重视,展示他想让主公痊愈的决心;二来便是想知道主公是否真病。主公用的秘药,太医署的人自然查不出东西来。
  “李渊确定主公的病没有蹊跷后,便是表现仁义的时间。先后遣隐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上门探望。李世民带上了公主,随后又让公主前去寺院为主公祈福。
  “他们倒是会算计。若皇家祈福,未免过于抬高主公,降低李家的身份。而公主不同,彼时她已入秦王后院,属李家人,亦属杨家人。身为主公姑母,为主公祈福求康健,再寻常不过。既能显示他李家的用心,又不会有损皇家的脸面。”
  李恪蹙眉:“那会儿阿娘已孕七个多月。”
  “是啊。七个多月,身子笨重。可李唐只想拿公主做面子,谁人在意这点呢?”
  语气中讽刺之意十足,李恪轻嗤:“这一步步难道不都是你们谋划好的吗?每一步的时机都恰到好处。尤其是假病之时。”
  假病之时正好是杨侗被毒杀的消息传来之际,若非如此,李唐何需做戏。当时那些甚嚣尘上的流言,应当也有他们的手笔。
  宋清默认。
  李恪眼睑低垂:“阿娘在寺中突然发动不是巧合吧。”
  “不是。是我们制造的诱因。我们没办法,当时你生母情况不太好,必须提前生产。你们需差不多时间出生,才能瞒天过海。”
  李恪深吸一口气:“怎么做到的。”
  “你应该查到了。公主在寺中发动,身边并无可接生之人。寺中知道离此不远有户孕妇,家里一直备着照料的接生婆,便让人去请了过来。”
  宋清转身,双目远眺,看向前方一座视之微小却依然可见的废弃宅邸。宅邸距离十里亭有段距离,若从十里亭绕去佛寺自然远,可若从另一边前往就较为便利了。
  根据查到的零星线索,李恪早有预料,此刻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猜想:“那个接生婆是你娘。而那个孕妇便是……便是……”
  “对,是你生母。你生母养胎的宅子是精挑细选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在佛寺附近,来往便利。自从她怀孕后便是我娘照顾。我娘时常会来寺里上香,同寺里的人说起她服侍的主家娘子有孕,想为娘子求生子求平安。”
  李恪了然:“去得多了,说得多了,寺里的人便记住了她。”
  “没错,如此一来,公主发动无人可用之际,寺中诸人很自然会想到她。她会挽着篮子前来。彼时情况复杂,形势紧张,所有人都只想着让稳婆快点进去助公主生产,谁会去仔细检查她篮子里的东西呢。谁能想到篮子里除了接生的物件还有一个熟睡的刚出生男婴?”
  李恪怔忪,一时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他就这样躺在篮子里被送到阿娘身边,而阿娘的孩子被放入篮子里带了出去。好一招偷天换日。但婴儿可能哭闹,不好控制,为了以防出现意外,他们必定还用了些手段保障婴儿不会醒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