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路人甲[七零] 第18节(2 / 4)
林全德思考了两天等李红梅和张红艳的病情好了一点重新开了个家庭会议,当然了,是没有老二家的那种。
他对林家其他人再三交代,之前找林七言替嫁这件事情对外就说是老大两口子自己决定的,和他们两老没关系,短时间内林家其他人也不要去找林七言。
老两口子中的林大河是个很听父亲话的人,父亲这么说他立刻就答应了,倒是张红艳,心里很是不忿,但是她不敢反驳公公的话,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不过她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林家必须把自己的儿子林家宝救回来。
她就生了这么两个孩子,女儿已经不顶用了,要是儿子也没了,她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她也打听过了,儿子被送到农场而不是监狱,就说明问题并不大,只要家里肯花钱一定能把他就回来。
虽然林全德把事情都推到老大身上,也曾经放下狠话说不救孙子,但是在他心里孙子也是重要的,这也是他为什么没有拒绝大儿媳的原因。
林家总共四个儿子,大儿子愚笨,二儿子没出息生不出儿子,三儿子不听他的话孙子也不和他亲,小儿子现在年纪还小,因此林家宝被宠成无法无天的样子,林全德的功劳可不少。
所以真要放弃林家宝林全德也做不到,至于把替嫁这件事情推到老大家两口子身上,林全德觉得只要他和老婆子没出面承认,林七言心里就不会太怪他们。
孩子嘛,天生对父母就有期待,要不然怎么把她放在杨家养了那么多年,他们一去女儿还不是跟着他们回来了嘛。
答应了老大家的救人,但是这事还得有人去办,花钱林全德虽然心疼,但是他跟怕的是花了钱人还没回来。
最后,他决定自己亲自去。
其实这个决定林全德也是心有忐忑,一方面是他还从没自己一人出过远门,大孙子去劳改的农场在隔壁安华省,从汉城坐火车要三天。
另一方面他也是担心大孙子那边会不会放人。
让他庆幸的是,就在他出发的前一天,小儿子林小华回来了。
虽然不知道小儿子为什么会回来,但是林全德一颗心彻底放下了,小儿子聪明又机灵,是他们老林家唯一的希望,林全德这辈子所有的心血就是他。
有小儿子陪他一起去,林全德觉得这件事情多了五分成功。
林小华确实是接到他娘的信才回来的,他没想到自己就是出去读个书家里居然发生这么多事情。
对于林家宝这个大侄子,林小华并不喜欢。
所以对于父亲要求他一同去外省,林小华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说自己先去街道办了解了解情况。
林小华到了街道办,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街道办也是懵逼,他们前天接到隔壁县的办事人员,说他们管辖的区域有个叫林家宝的人下放到农场,要调取他的资料,街道办一看,人家的调令是真的,于是就把林家宝的户籍档案给了他们。
人走后街道办赶紧去通知了林家,当然也是看在林小华这个在外读农民工大学的大学生的份上。
对于林小华要求查调令的要求街道办并没有拒绝,反正这种东西不需要保密。
林小华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调令,惊讶的发现这份调令居然是汉城军区发出来的,也就是说是军队的人调查了林家宝的事情并且把他送去了农场。
在联想到他娘说的,他四姐林七言最近搭上军区的人了,林小华有些恼怒。
如果林家没有搞出什么替嫁的事情,指不定他还能借助林七言毕业后分到一个好单位。
这下子别说去救林家宝了,林小华连他爹给他的要他寄给林家宝的钱票他都不打算寄,就该让他好好吃些苦头,要不然他迟早被这个蠢货给拖累了。
林小华虽然和他娘的感情好,但是有些事情他只能和他爹说,把事情的轻重缓急说了之后,林全德对孙子也生起了不满,要是小儿子真的成为公家单位的人甚至当上官了,他们老林家才是彻底改头换面了。
小儿子说得对,孙子他以后还能生,大孙子好好改造,等他出来后再补偿他,至于大儿媳,林全德根本没放在眼里。 ↑返回顶部↑
他对林家其他人再三交代,之前找林七言替嫁这件事情对外就说是老大两口子自己决定的,和他们两老没关系,短时间内林家其他人也不要去找林七言。
老两口子中的林大河是个很听父亲话的人,父亲这么说他立刻就答应了,倒是张红艳,心里很是不忿,但是她不敢反驳公公的话,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不过她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林家必须把自己的儿子林家宝救回来。
她就生了这么两个孩子,女儿已经不顶用了,要是儿子也没了,她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她也打听过了,儿子被送到农场而不是监狱,就说明问题并不大,只要家里肯花钱一定能把他就回来。
虽然林全德把事情都推到老大身上,也曾经放下狠话说不救孙子,但是在他心里孙子也是重要的,这也是他为什么没有拒绝大儿媳的原因。
林家总共四个儿子,大儿子愚笨,二儿子没出息生不出儿子,三儿子不听他的话孙子也不和他亲,小儿子现在年纪还小,因此林家宝被宠成无法无天的样子,林全德的功劳可不少。
所以真要放弃林家宝林全德也做不到,至于把替嫁这件事情推到老大家两口子身上,林全德觉得只要他和老婆子没出面承认,林七言心里就不会太怪他们。
孩子嘛,天生对父母就有期待,要不然怎么把她放在杨家养了那么多年,他们一去女儿还不是跟着他们回来了嘛。
答应了老大家的救人,但是这事还得有人去办,花钱林全德虽然心疼,但是他跟怕的是花了钱人还没回来。
最后,他决定自己亲自去。
其实这个决定林全德也是心有忐忑,一方面是他还从没自己一人出过远门,大孙子去劳改的农场在隔壁安华省,从汉城坐火车要三天。
另一方面他也是担心大孙子那边会不会放人。
让他庆幸的是,就在他出发的前一天,小儿子林小华回来了。
虽然不知道小儿子为什么会回来,但是林全德一颗心彻底放下了,小儿子聪明又机灵,是他们老林家唯一的希望,林全德这辈子所有的心血就是他。
有小儿子陪他一起去,林全德觉得这件事情多了五分成功。
林小华确实是接到他娘的信才回来的,他没想到自己就是出去读个书家里居然发生这么多事情。
对于林家宝这个大侄子,林小华并不喜欢。
所以对于父亲要求他一同去外省,林小华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说自己先去街道办了解了解情况。
林小华到了街道办,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街道办也是懵逼,他们前天接到隔壁县的办事人员,说他们管辖的区域有个叫林家宝的人下放到农场,要调取他的资料,街道办一看,人家的调令是真的,于是就把林家宝的户籍档案给了他们。
人走后街道办赶紧去通知了林家,当然也是看在林小华这个在外读农民工大学的大学生的份上。
对于林小华要求查调令的要求街道办并没有拒绝,反正这种东西不需要保密。
林小华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调令,惊讶的发现这份调令居然是汉城军区发出来的,也就是说是军队的人调查了林家宝的事情并且把他送去了农场。
在联想到他娘说的,他四姐林七言最近搭上军区的人了,林小华有些恼怒。
如果林家没有搞出什么替嫁的事情,指不定他还能借助林七言毕业后分到一个好单位。
这下子别说去救林家宝了,林小华连他爹给他的要他寄给林家宝的钱票他都不打算寄,就该让他好好吃些苦头,要不然他迟早被这个蠢货给拖累了。
林小华虽然和他娘的感情好,但是有些事情他只能和他爹说,把事情的轻重缓急说了之后,林全德对孙子也生起了不满,要是小儿子真的成为公家单位的人甚至当上官了,他们老林家才是彻底改头换面了。
小儿子说得对,孙子他以后还能生,大孙子好好改造,等他出来后再补偿他,至于大儿媳,林全德根本没放在眼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