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7、底细(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入夜,林逸躺在花园里,知道甘茂求见,便直接让他进来了。
  “还银子来了?”
  林逸很是高兴。
  “王爷.....”
  甘茂呈上一个折子,大声道,“此次金银珠宝共计价四百万余两,臣以为......”
  林逸见他话头不对,便赶忙打断道,“别你以为,没用,你之前欠的银子,本王就不计较了,前些日子借的五十万两银子,是不是可以先还回来?”
  什么叫他欠的银子?
  这银子是他借的?
  分明是户部借的!
  这天下是姓林的!
  跟他有什么关系!
  “臣冤枉!”
  甘茂哭笑不得。
  “你冤枉个屁!”
  林逸没好气的道,“欠我银子的,就没有一个冤枉的!”
  “王爷,有些地方官兵的饷银已经拖了两个月了,已经不能再拖了,”
  甘茂讪笑道,“兵部的人天天把老臣堵着,臣实在不堪其扰。”
  李林叹气道,“娘的,我这是自作娘?
  早知道不改军制了。”
  封建王朝,以小农经济为基础。
  没有工业支撑,农业人口是很难养活专业军队的。
  因此涌出了多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到开国皇帝林保志这里,就独创性的发明了兵农合一的卫所制度,即军民分籍制度,一部分人被编为军户,成为军户的家庭将世世代代当兵。
  这些军户不光是士兵,也同样是农民。
  国家不需要发饷银,军事负担比较轻。
  他在三和的时候,总觉得这个不合理,不顾谢赞、何吉祥等人的反对,废除了卫所制,实行了“募兵制”,哪怕是驻军里一个烧火做饭的老头子,都得发每个月发银钱。
  经过大规模的扩展,眼前大梁国在册的士卒足有二十七万!
  粮草、饷银、兵器乱七八糟的开销加在一起,每个月至少需要五十万两,一年就是六百万两,光是军队这一项支出比大梁国一年的收入还多!
  实在是有苦没地方说。
  不过,好在最后他还是及时听取了何吉祥等人的建议,饷银可以继续发,但是边疆驻守官兵需要自己屯田,粮食实现自给自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