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的不幸日常_分卷阅读_185(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梁武帝萧衍在历史上以礼佛皇帝著称,长子是文学史上很有地位的昭明太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但是他年轻的时候却是个骁勇善战的人,在萧衍的诸多部将中,最著名的是钟离之战的韦睿,最特殊的是白袍将军陈庆之。
  陈庆之是寒门出身,身体文弱,不善骑射,据说连拉弓都勉强,本只是陪梁武帝下棋的随从,元颢投奔南梁时,满朝大将没人接这个烫手山芋,已经四十四岁的他第一次被重用,带七千兵马护送元颢回北朝,“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然而,南梁政权拒绝增援,元颢做了皇帝以后也担心陈庆之想夺权,孤军作战的陈庆之和白袍军,在绝对的劣势下(北魏大军围困,孤军深入,山洪暴发)突围,陈庆之装扮成僧人回到南朝,而陈庆之的部分部将却留在了北方,其中一人名叫杨忠。
  杨忠在北方若干年后曾拉着好基友独孤信再次投奔南梁,最终却带着西魏大军灭了南梁,让自己成为柱国大将军。杨忠的儿子是隋文帝杨坚,独孤信的女儿就是独孤皇后。
  有人说陈庆之的北伐功绩不如韦睿的钟离大捷,网友把他吹过了头,但有一点他们估计没有注意到:
  陈庆之的一生都没有得到如韦睿的展示能力的舞台。
  陈庆之和韦睿都是萧衍的臣子,萧衍出身兰陵名门萧家,虽然任用士族,却更看重名门豪族(韦睿是将门豪族出身),还有任人唯亲的毛病。
  陈庆之是寒门出身,如果不是有给萧衍做过棋童这一层关系,可能连踏上仕途的机会都没有。
  北伐大捷,萧衍给他的褒奖书第一句就是“本非将种,又非豪家”,后来,陈庆之求援军,萧衍或许是有增援的心思,但是朝中高门反对,于是他就放下了增援的念头,甚至要陈庆之快点回来。
  个人认为,能在那么多的限制下打出堪比小说神话的战绩,陈庆之已经够天才逆袭了。
  第93章 陈家的罪恶
  “想不到钟家的传承背后竟然藏着……”
  钟武川突然觉得钟山顶峰那个小小的神仙墓是如此的高大。
  “这个故事就是钟家最大的秘密,也是神仙墓里有钟家宝贝的传言的源头,”钟父说,“神仙墓只是个衣冠冢,若里面真有什么宝贝,那便是钟家先人们留给后世的英雄血气。我给你看一样东西,钟家真正的传家宝。”
  说着,钟父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钟武川:“这是钟家祠堂还没拆除的时候,供在香案上的一份铁书。老爷子把它留给我的时候曾经反复叮嘱,要我务必将它留给后世!它是钟家的传家宝,当之无愧的传家宝。”
  “铁书……”
  钟武川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长满铜绿的铁皮,上面刻着三行字:“天下大乱,六夷称帝,今吾将兵败,壮志难酬,唯望中土英雄,再接再厉,执兵驱逐禽兽,光复华夏!”
  “这是武悼天王最后一次突围战时留给心腹的信函,因为书信不容易保存,定居以后,钟家人就将信的内容刻在铜片上,供在香案上,让后世子孙不忘‘驱逐禽兽,光复华夏’的大任!”
  “原来……原来这才是……钟家的无价之宝……”
  钟武川双手捧着武悼天王的遗书,心头万般沉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