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319节(3 / 4)
信国公得知福建再无人闹事后也算松一口气,不闹事挺好,不闹事挺好。
等朱至把福建境内的田地分完,信国公那头其实也同样把该建的探查点建好了。
朱至也曾前去看过,毕竟倭国这样小国敢一再犯我边境,伤我百姓,要说朱至没点想法是断不可能的。
毕竟,就这忙着改革的时间,朱至已经让人开始准备船只。
信国公得知朱至那点盘算时,也跟朱至细细说起这陆战和水战的区别,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尽快让朱至上手。
朱至是个好学的人,信国公教得用心,她也学得用心,别管是在造船上也好,配置大炮地雷在船上这事也好,就一句话,让懂行的人来。
她是初来福建乍到不错,福建可有不少人早就对付倭寇多年。
朱至照旧按以前的行事风格,砸钱。她只要人建出坚固又迅速的船只,可以击敌于外,也可以防御于外。
对此,趁着信国公在,朱至就建议了,一味只在大明境内设堡监视有什么用,就得派人出海巡防。这海上的地盘也得划好了,免得以后起争议。
这个,信国公听着也是一愣,随口就道:“那不都是我们的吗?”
哈哈哈!说得一点都没错,都是他们的。
“那就得广而告之,好让人知道,那些地方是咱们的,不许人越过半步。否则,但有越界者,诛!”朱至顺势提出,信国公就喜欢朱至这霸道的小模样!
本来啊,屡犯他们大明海域,扰他们百姓的倭寇,无人不思灭之。但是架不住朱元璋早把倭国列为不征之国。
何为不征之国。便是朱元璋告诫儿孙不得恣意征讨之国。朱元璋将十五国列为不征之国,分别是:朝鲜国、倭国、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剌、西洋国、爪洼国、湓亨国、白花国、三弗齐国、渤泥国。
可是在朱至看来,这征不征的,人不犯我,我自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
倭寇,接二连三犯我边境,伤我百姓,抢完就走,都不带犹豫的。这是拿大明百姓当什么?储备粮库吗?缺了就来一趟,不高兴也上岸来打一波?朱至但知倭寇行径,气得咬牙切齿,给她先等着,她要是不把这么一个小国灭了,她就枉活这一世。
不过,这海界一事,朱至也没有打算独断专行。怎么说这可都不是一件小事,日常百姓出海捕鱼所到之处那得考虑,甚至于这海离陆地的距离也得考虑。
因而朱至和信国公亲自出海。
第一回 出海坐船,信国公挺担心朱至晕船,好在朱至没有,上了船,那是如履平地。
听着福建的船民说明他们在哪一处捕鱼,而日常倭寇从何处进犯,朱至和信国公第一回 出海就正好碰上了。
无二话,见着倭寇绝不能不打,对面好像也是急冲冲想杀过来占点便宜。没想到碰上朱至和信国公。
他们两个出海,最好的海军敢不跟着一道护卫?他们两个但凡有半点差池,海军们都可以死一死了。
倭寇,那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要不是因为他们不好出征倭国,否则早打到他们家去了。
结果怎么样,他们不打,这群倭寇却总想从他们百姓身上得些好处,哼,真真是半点不知足。
“往后见着倭寇,他们敢犯大明,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朱至随行那是带了望远镜的,这船上同样也装了,因而不等倭寇们靠近,早已有人发现来报。
对此,信国公对朱至让人弄出来的望远镜那叫一个赞不绝口。
“这确实是好东西。”
朱至对此道:“好东西多着,现在这点算不得什么,等将来有机会,我给您再多送几样。”
信国公那自是愿意的。
朱至一来,大炮地雷那都配上了,要对付倭寇,都没让他们靠近,人都已经被打倒了。 ↑返回顶部↑
等朱至把福建境内的田地分完,信国公那头其实也同样把该建的探查点建好了。
朱至也曾前去看过,毕竟倭国这样小国敢一再犯我边境,伤我百姓,要说朱至没点想法是断不可能的。
毕竟,就这忙着改革的时间,朱至已经让人开始准备船只。
信国公得知朱至那点盘算时,也跟朱至细细说起这陆战和水战的区别,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尽快让朱至上手。
朱至是个好学的人,信国公教得用心,她也学得用心,别管是在造船上也好,配置大炮地雷在船上这事也好,就一句话,让懂行的人来。
她是初来福建乍到不错,福建可有不少人早就对付倭寇多年。
朱至照旧按以前的行事风格,砸钱。她只要人建出坚固又迅速的船只,可以击敌于外,也可以防御于外。
对此,趁着信国公在,朱至就建议了,一味只在大明境内设堡监视有什么用,就得派人出海巡防。这海上的地盘也得划好了,免得以后起争议。
这个,信国公听着也是一愣,随口就道:“那不都是我们的吗?”
哈哈哈!说得一点都没错,都是他们的。
“那就得广而告之,好让人知道,那些地方是咱们的,不许人越过半步。否则,但有越界者,诛!”朱至顺势提出,信国公就喜欢朱至这霸道的小模样!
本来啊,屡犯他们大明海域,扰他们百姓的倭寇,无人不思灭之。但是架不住朱元璋早把倭国列为不征之国。
何为不征之国。便是朱元璋告诫儿孙不得恣意征讨之国。朱元璋将十五国列为不征之国,分别是:朝鲜国、倭国、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剌、西洋国、爪洼国、湓亨国、白花国、三弗齐国、渤泥国。
可是在朱至看来,这征不征的,人不犯我,我自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
倭寇,接二连三犯我边境,伤我百姓,抢完就走,都不带犹豫的。这是拿大明百姓当什么?储备粮库吗?缺了就来一趟,不高兴也上岸来打一波?朱至但知倭寇行径,气得咬牙切齿,给她先等着,她要是不把这么一个小国灭了,她就枉活这一世。
不过,这海界一事,朱至也没有打算独断专行。怎么说这可都不是一件小事,日常百姓出海捕鱼所到之处那得考虑,甚至于这海离陆地的距离也得考虑。
因而朱至和信国公亲自出海。
第一回 出海坐船,信国公挺担心朱至晕船,好在朱至没有,上了船,那是如履平地。
听着福建的船民说明他们在哪一处捕鱼,而日常倭寇从何处进犯,朱至和信国公第一回 出海就正好碰上了。
无二话,见着倭寇绝不能不打,对面好像也是急冲冲想杀过来占点便宜。没想到碰上朱至和信国公。
他们两个出海,最好的海军敢不跟着一道护卫?他们两个但凡有半点差池,海军们都可以死一死了。
倭寇,那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要不是因为他们不好出征倭国,否则早打到他们家去了。
结果怎么样,他们不打,这群倭寇却总想从他们百姓身上得些好处,哼,真真是半点不知足。
“往后见着倭寇,他们敢犯大明,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朱至随行那是带了望远镜的,这船上同样也装了,因而不等倭寇们靠近,早已有人发现来报。
对此,信国公对朱至让人弄出来的望远镜那叫一个赞不绝口。
“这确实是好东西。”
朱至对此道:“好东西多着,现在这点算不得什么,等将来有机会,我给您再多送几样。”
信国公那自是愿意的。
朱至一来,大炮地雷那都配上了,要对付倭寇,都没让他们靠近,人都已经被打倒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