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撩了未婚夫他叔 第103节(2 / 4)
有那与太子一系不睦的,更是明目张胆地支持赵王,为赵王出谋划策。
就盼着有朝一日能把太子取而代之。
可皇帝今日这旨意,属实是让众人摸不着头脑。
把镇国公的嫡女赐给太子为正妃,这哪里像是厌弃了太子、要废了太子的意思?
赵王的岳丈汤荃荥固然是左军都督,看起来与裴崇兖是平级的,可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汤家除了汤荃荥,没有出息的儿郎了,而裴家位高权重、简在帝心之人,又何止裴崇兖一个?
更何况,汤荃荥这左军大都督与裴崇兖这中军大都督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大齐为节制武将,将都督府一分为五。这五军都督府虽有各自所辖的州府和在京各卫,但他们只有统领之权,并没有调兵之权。
调兵之权在兵部。
从前的兵部尚书是赵王的亲舅父段长青,可如今段长青已经去北境吃土了,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是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谁的账也不买。
赵王多次拉拢,都吃了闭门羹。
而更要命的是,裴崇兖这中军大都督比其他四军都督府的大都督要特殊些。
他手上是有兵权的,京城外的五万铁甲军皆由他辖制。
也就是说,那五万的铁甲军无需经过兵部,裴崇兖也可调遣。
皇帝给太子找了这么个得力的岳家,哪里像要废太子的意思!
席间赵王一系的人,有的还在自欺欺人,认为这是皇帝的平衡之策,毕竟近些年来,赵王冒得太快了。
但有的人却已经看懂了皇帝的意思,明白皇帝不会易储了。
第84章 治罪
既然皇帝不会易储了, 太子一系的人胆战心惊这么多年,终于觉得能松口气了。
可于赵王一系的人而言,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但是, 他们苦心孤诣了十几年,也不会因为皇帝的心思而放弃夺嫡。
跟随赵王的人如此, 赵王亦如此。
但赵王这会儿还无法接受向来疼爱他、支持他与太子争夺的父皇, 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他、告诉天下,不会有废太子的那一日。
若非这是在宫宴上, 赵王只怕就要起身暴怒了。
他不敢在皇帝跟前太过放肆,只喝了两杯闷酒后, 举杯起身对着萧恒贺:“太子殿下温良恭俭、又素闻裴家姑娘蕙质兰心。太子殿下与裴家姑娘真是天作之合, 我在此先恭喜太子殿下。”
萧恒亦端起了酒杯, 客气地道:“多谢皇兄。”
兄弟俩喝了这杯酒, 萧恒又道:“孤多年不曾娶妻纳妾,长嫂又不幸早逝,这些年的皇家媳便只有二嫂一位, 也是二嫂辛苦在外应酬,往后孤娶了太子妃, 也可为二嫂分忧了。”
萧恒表情柔和、言笑晏晏, 说的话乍听之下也是好话,可细品之下, 稍微灵醒些的人, 都听出了不对劲。
旁人觉得不对劲, 不敢直言相问, 但皇帝敢。
他道:“太子, 你方才那话有所不妥, 赵王妃虽是嫂子, 但太子妃才是诸王妃之首。只有赵王妃为太子妃分忧的,岂有相反之理?” ↑返回顶部↑
就盼着有朝一日能把太子取而代之。
可皇帝今日这旨意,属实是让众人摸不着头脑。
把镇国公的嫡女赐给太子为正妃,这哪里像是厌弃了太子、要废了太子的意思?
赵王的岳丈汤荃荥固然是左军都督,看起来与裴崇兖是平级的,可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汤家除了汤荃荥,没有出息的儿郎了,而裴家位高权重、简在帝心之人,又何止裴崇兖一个?
更何况,汤荃荥这左军大都督与裴崇兖这中军大都督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大齐为节制武将,将都督府一分为五。这五军都督府虽有各自所辖的州府和在京各卫,但他们只有统领之权,并没有调兵之权。
调兵之权在兵部。
从前的兵部尚书是赵王的亲舅父段长青,可如今段长青已经去北境吃土了,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是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谁的账也不买。
赵王多次拉拢,都吃了闭门羹。
而更要命的是,裴崇兖这中军大都督比其他四军都督府的大都督要特殊些。
他手上是有兵权的,京城外的五万铁甲军皆由他辖制。
也就是说,那五万的铁甲军无需经过兵部,裴崇兖也可调遣。
皇帝给太子找了这么个得力的岳家,哪里像要废太子的意思!
席间赵王一系的人,有的还在自欺欺人,认为这是皇帝的平衡之策,毕竟近些年来,赵王冒得太快了。
但有的人却已经看懂了皇帝的意思,明白皇帝不会易储了。
第84章 治罪
既然皇帝不会易储了, 太子一系的人胆战心惊这么多年,终于觉得能松口气了。
可于赵王一系的人而言,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但是, 他们苦心孤诣了十几年,也不会因为皇帝的心思而放弃夺嫡。
跟随赵王的人如此, 赵王亦如此。
但赵王这会儿还无法接受向来疼爱他、支持他与太子争夺的父皇, 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他、告诉天下,不会有废太子的那一日。
若非这是在宫宴上, 赵王只怕就要起身暴怒了。
他不敢在皇帝跟前太过放肆,只喝了两杯闷酒后, 举杯起身对着萧恒贺:“太子殿下温良恭俭、又素闻裴家姑娘蕙质兰心。太子殿下与裴家姑娘真是天作之合, 我在此先恭喜太子殿下。”
萧恒亦端起了酒杯, 客气地道:“多谢皇兄。”
兄弟俩喝了这杯酒, 萧恒又道:“孤多年不曾娶妻纳妾,长嫂又不幸早逝,这些年的皇家媳便只有二嫂一位, 也是二嫂辛苦在外应酬,往后孤娶了太子妃, 也可为二嫂分忧了。”
萧恒表情柔和、言笑晏晏, 说的话乍听之下也是好话,可细品之下, 稍微灵醒些的人, 都听出了不对劲。
旁人觉得不对劲, 不敢直言相问, 但皇帝敢。
他道:“太子, 你方才那话有所不妥, 赵王妃虽是嫂子, 但太子妃才是诸王妃之首。只有赵王妃为太子妃分忧的,岂有相反之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