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风雨下西楼 第84节(2 / 4)
时下东京女子最时新的妆面便是花钿妆,上下有三白,打亮额头,鼻梁和唇下,再往脸颊红润处打上胭脂,红白分明。妆面画完,再用金银所做小花,沾上鱼胶,贴在面上,作装饰用,华丽富贵。
而宫中的嫔妃娘娘们所作的花钿妆更是精致,用的不是金银细花,而是东海珍珠。
圆润的珍珠切成两半,在平的面上沾好鱼胶,照样贴在脸上。
宫里流行的妆面从来都是东京城女子们争相效仿的,宫嫔们如是做,民间女子们自然也如是做。只是能往脸上一次贴许多珍珠的人家并不多,日常这样打扮,也难免被称作夸耀家财,只有婚姻嫁娶时节,这种妆面才能露面。
女使小心地把珍珠一颗颗往朝云脸上贴着,朝烟看着手痒,从女使手中拿过了盒子,自己上手给妹妹贴珠子。哪里晓得上手的第一颗便歪了,趁着鱼胶还没干透,赶紧不动声色地挪了挪位置。
李朝云一动不动,别人让她做什么,她便做什么。
等出了这个门,手里便被塞上了一把团扇。是遮面用的,挡在脸前,不叫新郎官看见自己的容颜。
白草蹲在院子门口,一会儿看着院子里的姐儿有没有出来,一会儿看着外头的姑爷有没有进来。
蹲了小半个时辰,腿都蹲麻了,两边都没见着人。谁知两边竟是一块儿来的,姐儿刚现身,外头也有一众人进了门。
遥遥地看过去,自然是那新姑爷一身红衣最显眼。
白草这是第一回 见到新姑爷,不禁看得呆了:世上竟真有如此男子,斯文儒雅而又风度超群,像是天上神仙下凡一般。
再看同样嫁衣加身,缓步出来的姐儿,团扇后的容颜自然也是美如天仙。
白草捂嘴笑了,真是好相配呢!
朝云在众人簇拥下,走到了郑平身边。
透过团扇,朝云偷偷看着郑平的相貌。与当日在水边见到的那样子没差多少,不过今日的穿着更显得精神了,看着倒还算顺眼。
郑平见到了朝云,则是路都走不动了,还是周围的人笑起来,才想起要跟朝云并排地走去前院,拜别过李诀。
郑平第一回 见到李诀,是在去岁秋天的国子监之中。
那日的监生们相互传言,道是当朝的御史中丞来了,正和祭酒说着话呢。
于监生们而言,御史中丞这般位高权重的大官,便是他们苦读多年之所求。过了解试的,只盼着来年春试能中榜,做上了进士,进了翰林院,再去汲营自己的仕途。没过解试的,还得再勤恳下功夫,再试再看。
李诀在本朝的官声很好,长为士人所景仰。他到了国子监,自然也有想去他面前露眼的士子。
只是李诀谁也没见,却单单找了郑平说话。
同窗们笑道,因郑平考中了解元,这李中丞要来收学生了呢。可郑平被众人推搡着到了李诀的面前,李诀却没说什么,只是看了他几眼,问他今日在读什么书,最近在看谁的诗词。
说完几句,拍拍他的肩,又走了。
不过几日,李中丞的拜帖便送到了他的家里。
第95章 般配
是日大晴,百官休沐,云闲鹤野。
欧阳修慢马闲逛着州桥,手中一壶薄酒,缰绳轻轻攥住,忽闻西边一阵敲敲打打的热闹。
一众拥上去的百姓笑道——“李中丞的三女儿成亲呢!”
去看热闹的小孩儿们吵吵嚷嚷地从欧阳修的马边挤过,州桥上也眺望着一行人,极目远远看向李中丞家的朱门高墙。那里走出来的,便是今日成婚的李娘子和郑郎官。李娘子是重臣之女,郑郎官是新榜进士,多么天造地设的一对,叫人看了都艳羡不已。
郑家迎亲的车马行在州桥投西大街上,红火一片,打着“三榜进士”“天家御赐”的两块牌子,开路的随从们威风地站走街的两边,脸上都是傲然的神情。 ↑返回顶部↑
而宫中的嫔妃娘娘们所作的花钿妆更是精致,用的不是金银细花,而是东海珍珠。
圆润的珍珠切成两半,在平的面上沾好鱼胶,照样贴在脸上。
宫里流行的妆面从来都是东京城女子们争相效仿的,宫嫔们如是做,民间女子们自然也如是做。只是能往脸上一次贴许多珍珠的人家并不多,日常这样打扮,也难免被称作夸耀家财,只有婚姻嫁娶时节,这种妆面才能露面。
女使小心地把珍珠一颗颗往朝云脸上贴着,朝烟看着手痒,从女使手中拿过了盒子,自己上手给妹妹贴珠子。哪里晓得上手的第一颗便歪了,趁着鱼胶还没干透,赶紧不动声色地挪了挪位置。
李朝云一动不动,别人让她做什么,她便做什么。
等出了这个门,手里便被塞上了一把团扇。是遮面用的,挡在脸前,不叫新郎官看见自己的容颜。
白草蹲在院子门口,一会儿看着院子里的姐儿有没有出来,一会儿看着外头的姑爷有没有进来。
蹲了小半个时辰,腿都蹲麻了,两边都没见着人。谁知两边竟是一块儿来的,姐儿刚现身,外头也有一众人进了门。
遥遥地看过去,自然是那新姑爷一身红衣最显眼。
白草这是第一回 见到新姑爷,不禁看得呆了:世上竟真有如此男子,斯文儒雅而又风度超群,像是天上神仙下凡一般。
再看同样嫁衣加身,缓步出来的姐儿,团扇后的容颜自然也是美如天仙。
白草捂嘴笑了,真是好相配呢!
朝云在众人簇拥下,走到了郑平身边。
透过团扇,朝云偷偷看着郑平的相貌。与当日在水边见到的那样子没差多少,不过今日的穿着更显得精神了,看着倒还算顺眼。
郑平见到了朝云,则是路都走不动了,还是周围的人笑起来,才想起要跟朝云并排地走去前院,拜别过李诀。
郑平第一回 见到李诀,是在去岁秋天的国子监之中。
那日的监生们相互传言,道是当朝的御史中丞来了,正和祭酒说着话呢。
于监生们而言,御史中丞这般位高权重的大官,便是他们苦读多年之所求。过了解试的,只盼着来年春试能中榜,做上了进士,进了翰林院,再去汲营自己的仕途。没过解试的,还得再勤恳下功夫,再试再看。
李诀在本朝的官声很好,长为士人所景仰。他到了国子监,自然也有想去他面前露眼的士子。
只是李诀谁也没见,却单单找了郑平说话。
同窗们笑道,因郑平考中了解元,这李中丞要来收学生了呢。可郑平被众人推搡着到了李诀的面前,李诀却没说什么,只是看了他几眼,问他今日在读什么书,最近在看谁的诗词。
说完几句,拍拍他的肩,又走了。
不过几日,李中丞的拜帖便送到了他的家里。
第95章 般配
是日大晴,百官休沐,云闲鹤野。
欧阳修慢马闲逛着州桥,手中一壶薄酒,缰绳轻轻攥住,忽闻西边一阵敲敲打打的热闹。
一众拥上去的百姓笑道——“李中丞的三女儿成亲呢!”
去看热闹的小孩儿们吵吵嚷嚷地从欧阳修的马边挤过,州桥上也眺望着一行人,极目远远看向李中丞家的朱门高墙。那里走出来的,便是今日成婚的李娘子和郑郎官。李娘子是重臣之女,郑郎官是新榜进士,多么天造地设的一对,叫人看了都艳羡不已。
郑家迎亲的车马行在州桥投西大街上,红火一片,打着“三榜进士”“天家御赐”的两块牌子,开路的随从们威风地站走街的两边,脸上都是傲然的神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