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之不辞流年_分卷阅读_157(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牧身心俱颤!实在是太大胆了!
  认认真真的再看了一眼赵盘,不,现在应该叫嬴政,秦王嬴政!
  李牧不敢相信,却不得不信!
  最不敢,相信的是,他们如此大胆,居然成功了!?
  从古至今,谁听过这么匪夷所思的事情?!谁敢做这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偏偏他们做了,而且成功了!
  李牧眼神剧烈波动的眼神慢慢坚定下来,沉着声音缓缓的说道:“他当有罪!”
  嬴政本来低垂着有些淡漠的眼眸,刷的一下凝亮起来,与李牧认真的眼神对视着,一时之间,心里也慢慢泛上来一点点晦涩的感觉。
  他清楚的知道,李牧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和项少龙都知道,若这件事情的主角不是他,李牧决计不会如此短的时间就能接受这样的事情。甚至,这件事情恐怕有违李牧的是非观。
  李牧也的确如嬴政所想,他的第一反应的确是这件事情是不对的,但是随即他就想起,这件事情不对,但是艰难程度更不可言喻,他很难想象项少龙和盘儿是如何的走上了这条路,有事如何走到了这个程度。
  以他对项少龙和盘儿的了解,若非当真不得已,若非时事紧逼,那该要怎样的野心和谋略才能做出那样的决定,下那样的心思?
  所以,他觉得他自己没有立场来评论这件事正确与否?也没有资格用他自己的是非观来限定别人的行为。
  他想,他现在能做的,只有也只能是支持和肯定了。
  嬴政的嘴角弯了起来,眼里的神色也显得真实起来,缓缓的睁着眼睛说瞎话道:“事虽已成,但却根基尚浅,不知李将军在这用人之际,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嬴政的话,绝对是瞎话!
  若上一世的这个时候,他的确算得上根基尚浅,无人可用的时候。唯一能用的项少龙也跟他并不算是一条心,其他的人根本不敢完全信任,若当时有李牧的帮助,那当真是很大的一个助力。
  可惜,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今生今世从头来过,他在先知先觉,用心布置的情况下,若还要经历上一世的尴尬,那就真的无用了。
  李牧苦笑,一方面欣慰于赵盘的成长,虽然与他关系不大,但他虽有遗憾却不在意。另一方面,却是忠义难全的选择。
  不过,终究他还不是那么豁达的人,所以:“我如今已然有心无力,不,也不能那么说,对赵国,即使大王不义于我,我却不能有负于赵国。所以我其实已经无心也无力了。”
  嬴政也不拐弯抹角,便直接的说道:“李将军无心我相信,但是无力,我们都明白,这不过是托词。而且,李将军怕是误会了,我自然也知道李将军对赵国的情谊,怎会让李将军为难?”
  “即使我有还有力,也不过是会些领军打仗的本领,再有就是对赵国军事的了解,如今秦赵开战,有我无我赵国此次恐怕都难以幸存,不说我的能力还有无价值,就是还有价值,我也绝对不会将剑锋指向赵国,所以我实在是想不出来,我还能有什么用?”
  李牧也不是不想帮盘儿的,但凡能让他有稍微喘口气的余地,不是这么无法进退的局面的话,对能帮盘儿的事情,他也是会当仁不让的。
  “赵国算什么?!李将军眼光狭小了!”不等嬴政在此开口,项少龙主动的接过话题:“如今七国争霸局势想必李将军也有所了解,打仗更是家常便饭,与秦国接壤的国家可不止赵国一个,而且此次赵国若亡,其国土必将并入秦国,到那时与秦国接壤的国家,将更加的多。莫非李将军认为,除了赵国之外,秦国便可以安枕无忧了?
  非但不会如此,若赵国此时将亡,则必将打破现在七国胶着的局面,将由偶尔随时爆发的战争,发展为真正的兵戎相见,你死我活。到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一切的开始!
  到了那时,秦王要面临的局面可想而知,能帮他的,舍李将军其谁?”
  项少龙毫不犹豫的给李牧带高帽子,打感情牌,若有李牧,此次定然更轻松一点。
  “既然你们明知道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局面更加紧张,或许让盘儿举步维艰,却为何非要是这次,以后再缓缓图之,岂不是更加安稳?”李牧不解,也有对盘儿的担心,只听项少龙的话,便能想象到那时候的场面,若此次亡赵的举动引来其他国家的群起而攻之,那结果当真不可想象。
  “安稳?哪有安稳这个说法?大王新君登基,且朝中有内患,迫不及待包藏祸心的岂是赵国一国?只是赵国比其他国家快了点罢了,若非此次赵王猜忌李将军,大王的局面或可想而知。”项少龙接着说道。
  “够了,项太傅。”嬴政听项少龙越说越离谱,连忙打断道,对着李牧说道:“我知道将军打仗绝对不会含糊,可是其他方面却少有疏漏。”
  李牧也静下心来静耳听着嬴政的话,他也想知道盘儿成长到什么样的人了,能否让他欣慰的去见他干儿子和干儿媳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