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都是人才(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更高级别的,目前来说只有在工业城里面有所研究,而这些研究就没有完整的教科书了,这些研究按照霍刚的估计,其实以及达到了后世大学的一些水平,尤其是物理和化学方面。
  主要是大汉在这方面不遗余力的投入资本,以国家的力量来辅助这些人研究,加上霍刚还能够给与一定方向性的指导,所有才有这样的结果,但是这些研究结果,想要普及成为教材的话,这就需要大汉的这些学者开始自我编纂了。
  这一点在大汉的所有科学家等人里面看来,是非常神圣的,著书立传,从古至今都是有成就的大学者才能够做到的事情,所以这些科学家目前也都是很认真,教育部那边也都是投入了巨大的力量。
  但是即便如此,估计能够完整的编写出后世差不多高中程度的知识也大概还需要五六年的时间。
  而大唐就不行了,大唐想要改变这种文化态度何其艰难,因为这是整个社会在反对,别说是那些门阀世家,就连杜如晦他们估计内心都有所抗拒。
  所以李世民虽然已经在努力普及格物和数学,但是效果并不多,因为在民间也深受影响,民间的百姓也都更喜欢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圣人言,最多了学习一下数学,格物这种东西在他们看来就跟市面上的那些木匠,泥瓦匠,铁匠是划等号的。
  难不成家里支持自己的孩子学习了半天,就让他们成为一个铁匠?既然学习了,就是要当官的!这就是大唐民间的想法,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学习出来,何其困难。
  “老师,父皇。”这个时候,旁边的李承乾开口道,“我有个主意不知道能不能行。”
  “你说。”李世民看了看自己的大儿子。
  “大唐目前受限于社会环境,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很难,但是如果我们三个人成功了之后,那就不是很难了,毕竟在当地,只要我们打下来之后,那就是我们说了算,当地的门阀世家以及普通人不可能影响到我们,到时候在我们三个人所属的地方开展教育,反哺大唐应该是可以的。”李承乾开口道。
  “这是一个办法,当初我之所以同意你们的想法,也是因为这些原因。”李世民点点头,当初他同意李承乾出去,其实也是有了存在一些让李承乾先在其他地方练手,积攒施政经验,然后在这些地方还可以进行一些测试性的改革,一些暂时不太方便在大唐执行的改革。
  “是个办法,但是执行的条件太低。”霍刚很干脆的摇了摇头。
  “为什么?”李承乾他们都愣了一下。
  “第一,首先你们要在这些地方普及汉语,就至少需要数年的时间,在普及了汉语之后,才能够展开相关的教学,这些地方本身的文化教育更是远远低于大唐,当然,破而后立,直接打碎了重新开始都是可以的。”
  “但是你们忘记了一点,就算是我大汉给你们提供足够的物资支持,让你们在这些地方展开教学,但是后面呢?你们难道让这些地方的人回到大唐,教导大唐的人吗?这一点,那些没有学习的孩子估计并不在乎,但是整个大唐上上下下的所有文人阶层都会瞬间开始反抗。”霍刚看着他们几个人开口道。
  李世民他们愣了一下,然后就瞬间反应了过来,确实,目前来说,整个大唐周围,能够让这些人正视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汉,这还是因为大汉第一是由中原人建立的,跟他们同根同源,其次,就是大汉现在已经太强大了,而且大汉基本没有得到过他们太多的资助。
  当实力强大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不会在意这些细节,他们自然会觉得大汉是真得厉害,承认这些都没什么。
  但是李承乾他们所做的事情会让大唐人认为,这些国家就算是独立,那也是依附于大唐,更不要说这里原本都是一些小国,都是靠大唐的士兵才打下来的,你突然让这些边陲小国跑到大唐来传授知识,成为未来大唐主流社会的读书人的老师?
  你让这些士族,文化人怎么可能接受?!绝对是接受不了的,到时候不全国反对才怪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那你说该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李世民想了想,然后才开口道。
  “还是从大唐本身解决才是最好的办法,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霍刚琢磨了一下,其实这个东西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有位先贤曾经说过,你要是想给一户人家的房顶上开个窗户,你直接说,人家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但是你如果上来先说要掀掉他们的房顶,当他们剧烈反对之后,你再说开个窗户,这样他们就会比较容易接受了。”霍刚笑着开口道。
  “这是哪位先贤说过的话?虽然直白,但是确实是很有道理。”李世民有些好奇的问道。
  “一位不出名的人,我也是在一个古籍当中看到的,至于具体是谁说的,估计已经无从考证了。”霍刚摇了摇头。
  “道理我懂了,那你的意思是?”李世民看了看霍刚开口道。
  “我的意思是,大唐也可以单独成立一个教育部,专门负责统筹全国之教育问题,然后你就放出风声,说大唐要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全国适龄儿童必须全部入学,并且进行免费教育,国库给与补贴。”霍刚微笑着开口道。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到时没多说什么,因为之前长乐所做的事情,其实在大唐已经开始做了,不过长乐所做的规模有限,估计连大唐十之一二的儿童都没有包裹进去,而且还是自愿原则。
  所以这些年虽然说有读书成就的寒门子弟出现,但是目前来说这些人暂时无法进入大唐的真正核心权利层,他们只能被李世民用在一些小官方面。
  但是即便是这样,也已经缓解了李世民极大的压力,可想而知寒门子弟的用处,但是当初那些门阀世家不反对,是因为他们知道,这种自愿原则的上学方式,大部分没有眼见的百姓是不会送孩子去的。
  而小部分有眼见的人愿意送孩子去读书,这里面还要包含一个他们自己的实力问题,最后就是,这种自愿上学,这些门阀世家依然可以占据相当一部分名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