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 第1034节(2 / 4)
昨日,雍州布政使姚鸿传回来一份折子,内容是——云州叛军主动议和。
此外,姚鸿还在折子上告了杨恭一状,因为杨恭拒绝议和,试图把这件事压下来。
此罪当诛!
“姚爱卿当真是朕的肱股之臣。”
昨日,永兴帝看完折子,喜出望外,至于杨恭,他暂时不打算处置,因为雍州还得靠他守着。
“诸位爱卿,昨日雍州布政使姚鸿递上来一份折子,那云州欲与我朝议和,停止干戈。”
永兴帝环顾众臣,高声道:
“尔等以为如何。”
第727章 使团入京
金銮殿内的诸公,早已得到消息,闻言并不惊讶,首辅钱青书当仁不让的站出来,发表看法:
“此计,恐是叛军的缓兵之计,陛下还请三思啊。”
不等永兴帝说话,当即就有人站出来反驳:
“钱首辅何时与杨布政使如此默契了?”
说话的是兵部都给事中,喷子里的领头羊之一。
钱青书皱了皱眉,审视着兵部都给事中,淡淡道:
“严大人有何高见啊。”
兵部都给事中,高声道:
“陛下,自秋收以来,十万大军被魏渊葬送在靖山城,入冬后,又有近六万精锐折损在青州。再这么打下去,我大奉的将士必定耗损殆尽。
“而各处流民成灾,兵力紧缺,兵部已经抽调不出兵马支援雍州了。臣认为,议和实乃正确之举,可解朝廷燃眉之急。”
兵部尚书欲言又止,叹息一声,选择了沉默。
“解燃眉之急?”
右都御史张行英冷哼道:
“要想议和,叛军必定狮子大开口,只怕之后,朝廷更加没有余力与其抗衡。钝刀割肉的道理,严大人不明白?”
这时,户部尚书出列,沉声道:
“张御史如此明察秋毫,洞悉局势,不如我这个户部尚书的位置,让给你来做。”
说罢,冷笑一声,朝永兴帝作揖,大声道:
“陛下,国库空虚,朝廷若是继续与云州叛军交战,迟早被战事拖垮。春祭将近,大地回春,我们需要的是时间。而议和,恰可争取时间,让我们熬过寒灾。”
主战派和主和派立刻掐了起来,争论不休。
每次事态面临失控,赵玄振便抽打鞭子,呵斥一声“肃静”。
永兴帝默然的旁观者诸公的争论,直到发表意见的人越来越多,主和派渐渐压过主战派,他这才看向赵玄振,用眼神示意。 ↑返回顶部↑
此外,姚鸿还在折子上告了杨恭一状,因为杨恭拒绝议和,试图把这件事压下来。
此罪当诛!
“姚爱卿当真是朕的肱股之臣。”
昨日,永兴帝看完折子,喜出望外,至于杨恭,他暂时不打算处置,因为雍州还得靠他守着。
“诸位爱卿,昨日雍州布政使姚鸿递上来一份折子,那云州欲与我朝议和,停止干戈。”
永兴帝环顾众臣,高声道:
“尔等以为如何。”
第727章 使团入京
金銮殿内的诸公,早已得到消息,闻言并不惊讶,首辅钱青书当仁不让的站出来,发表看法:
“此计,恐是叛军的缓兵之计,陛下还请三思啊。”
不等永兴帝说话,当即就有人站出来反驳:
“钱首辅何时与杨布政使如此默契了?”
说话的是兵部都给事中,喷子里的领头羊之一。
钱青书皱了皱眉,审视着兵部都给事中,淡淡道:
“严大人有何高见啊。”
兵部都给事中,高声道:
“陛下,自秋收以来,十万大军被魏渊葬送在靖山城,入冬后,又有近六万精锐折损在青州。再这么打下去,我大奉的将士必定耗损殆尽。
“而各处流民成灾,兵力紧缺,兵部已经抽调不出兵马支援雍州了。臣认为,议和实乃正确之举,可解朝廷燃眉之急。”
兵部尚书欲言又止,叹息一声,选择了沉默。
“解燃眉之急?”
右都御史张行英冷哼道:
“要想议和,叛军必定狮子大开口,只怕之后,朝廷更加没有余力与其抗衡。钝刀割肉的道理,严大人不明白?”
这时,户部尚书出列,沉声道:
“张御史如此明察秋毫,洞悉局势,不如我这个户部尚书的位置,让给你来做。”
说罢,冷笑一声,朝永兴帝作揖,大声道:
“陛下,国库空虚,朝廷若是继续与云州叛军交战,迟早被战事拖垮。春祭将近,大地回春,我们需要的是时间。而议和,恰可争取时间,让我们熬过寒灾。”
主战派和主和派立刻掐了起来,争论不休。
每次事态面临失控,赵玄振便抽打鞭子,呵斥一声“肃静”。
永兴帝默然的旁观者诸公的争论,直到发表意见的人越来越多,主和派渐渐压过主战派,他这才看向赵玄振,用眼神示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