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 第46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整个京城鸡飞狗跳。
  “太子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怎么就凭白遭遇刺杀了,是巧合,还是博弈中的一环如果是后者,那也太惨了吧。”
  一大早,听闻此事的许七安立刻去见魏渊,但魏渊没有见他。
  无奈之下,只好转道去了驿站,打算和郑兴怀讨论。
  “郑大人外出了,并不在驿站。”
  背着牛角弓的李瀚,迎着许七安进屋,沉声道:
  “最近官场上多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说什么镇北王屠城案,非常棘手,关乎到朝廷的威信,以及各地的民心,需要慎重对方。
  “郑大人很生气,今早就出门去了,似乎是去国子监讲道。”
  那些都是老皇帝的水军啊许七安喟叹着,倒是有几分佩服元景帝,玩了这么多年权术,虽然是个不称职的皇帝,但头脑并不昏聩。
  他与李瀚一起,骑马前往国子监。
  远远的,便看见郑布政使站在国子监外,感慨激昂。
  “圣人言,民为重,君为轻”
  “镇北王以亲王之身,屠杀百姓,视百姓如牲畜羔羊,实乃我读书人之共敌”
  “我辈读书人,当为黎民苍生谋福,立德立功立言,故我返京,誓要为楚州城三十个公道”
  他这样做有用吗
  当然有用,一些新晋崛起的大儒学术大儒,在还没有扬名天下之前,喜欢在国子监这样的地方讲道。
  传播自己的学术理念。
  如果能得到学子们的认可,打出名气,那么开宗立派不在话下。
  郑兴怀不是在传播理念,他是在批判镇北王,呼吁学子们加入批判大军里。
  效果很不错,读书人,尤其是年轻学子,一腔壮志,热血未冷,远比官场老油条要纯正许多。
  从古至今,闹事游行的,大多都是年轻人。
  “没有人来制止吗”许七安问道。
  李瀚摇头。
  这不合理许七安皱了皱眉。
  他耐心的在路边等待,直到郑兴怀吐完胸中怒意,带着申屠百里等护卫返回,许七安这才迎了上去。
  “此地不是说话之处,许银锣随我回驿站吧。”郑兴怀脸色古板严肃,微微颔首。
  返回驿站,郑兴怀引着许七安进书房,待李瀚奉上茶后,这位人生大起大落的读书人,看着许七安,道:
  “是为今日官场上的流言”
  “这只是其一,流言是他散布,却不是没有道理,不得不防啊。”许七安叹口气,道:
  “我主要是为太子被刺一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