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 第16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接着,把浸泡的香菇简单清洗,捞起来沥干,投入到土灶的另一口锅里。
  许七安不打算调制味精,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制作经验,他只知道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可以通过谷物发酵和海带中提取。
  但是,谷物发酵出来的难道不是酒吗许七安一边回忆,一边心里嘟囔。
  海带中提取味精这个选项直接被删除,不予采用,理由很简单,成本太高。
  大奉京城地处中原,远离沿海,虽说有漕运和海运,但海货在京城仍旧是达官显贵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想在海带里提取足量的味精,需要极其庞大的数量,买到倾家荡产都提取不出多少味精。”
  许七安的打算是用鸡精来代替味精,得益于小时候的好奇心,某一天,家里突然来了太太乐,妈妈再也不用味精了。
  他就很好奇,这包黄色的东西怎么就取代了味精呢。于是仔细看了配料。
  鸡精的主要成分有鸟苷酸,这是可以比肩味精的提鲜物质。而鸟苷酸大量存在于香菇中。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途中添加了几次水,香菇和老母鸡渐渐煮烂,一股奇特的鲜味在小厨房里弥漫。
  许七安把香菇捞出来,锅里留下浓稠的汁液,煮烂的香菇搁在过滤纱布上,用力绞拧,拧出浓稠的汁液。几次之后,纱布里的香菇干巴巴的,一副身体被掏空的模样。
  之后的流程是,将浓稠的老母鸡汤汁和香菇汁混合在一起、用捣药罐捣烂鸡肉和鸡骨,混入汁液内,均匀搅拌。
  然而就是等待汁液自然干涸成块状物,再把块状物磨成磨粉,简陋版鸡精就形成了。
  做完这一切,许七安看了眼天色,黄昏了。
  这个点儿,厨娘应该在忙碌着晚餐,正好可以尝试一下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学渣的发明。
  从二叔婶婶身上寻求产品反馈。
  我有预感,许铃音今天要吃十碗许七安嘴角微翘,颇为愉悦的盛了一晚浓稠汁液,翻墙去了主宅。
  第170章 不借,滚...
  厨房里,几位厨娘忙里忙外的操持着,洗菜切菜,生火烧灶。边做事边聊着。
  “咱们以后就要住到内城去了。”切菜的厨娘笑道。
  京城百姓对内城的向往,正如许铃音对美食。住在外城的不一定是社会底层,但住在内城的,绝对都是家境殷实的。
  不管是民生和治安,内城都要远胜外城,在内城几乎没有贫民窟这种东西。小娘子出门逛街,也不用担惊受怕。
  看到僻静的巷子,也能大胆的走进去。当然,这种事并不值得提倡。
  “大郎真有出息,我听夫人说,那宅子得五千两呢。”洗菜的厨娘搭话。
  “五千两那也就比咱们这座宅子差不多。”烧火的厨娘说。
  “你懂什么,”洗菜的厨娘啐了一口:“我听夫人说,那座宅子至少也得七千两,比咱们这座更气派呢。”
  至于为什么只花了五千两,这当然是大郎有本事啊,他可是打更人,想来低价买宅子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吧。
  “夫人跟我们说,再过几天就带咱们去内城住了,我跟你说啊,内城可繁华了。”
  外城生活着的很多底层百姓,极少有机会去内城,不骑马或者乘坐马车,单靠双腿的话,从外城到内城,得一两个时辰。午后出发,到内城都快日落了。
  府里的下人们对于搬到内城居住,非常期待,这几天干活都卖力起来了。生怕被辞退。除非了绿娥自幼卖身在许府,许大郎可以随便睡的丫鬟,其他下人签的是活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