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打更人 第1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俄顷,在场众人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朱退之僵硬的一点点转过头去,愣愣的看着傲然而立的许新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慕白振奋击掌:“绝了”
  前两句透出悲凉气象,后两句峰回路转,让人豁然开朗,鼓舞人心。
  张慎沉看着许新年,沉默了。
  好诗词的紫阳居士,此刻还陷在这首七言绝句的意境之中,心旌神摇。
  “好诗,好诗啊”他喃喃道。
  “为何只有半阙”兵法大家张慎见自己的学生没有继续吟诵,忍不住开口询问。
  许新年嘴角一抽:“此诗只有半阙。”
  只有半阙
  在场的读书人立刻瞪大眼睛,难以接受这样的话。哪有写诗写一半的,这还是人吗
  “无妨无妨,半阙已是惊为天人。”紫阳居士平复情绪,笑容深刻,“许辞旧,这首诗,可有名字”
  “没有”
  许新年保持高傲,委实是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有保持孤高的姿态,才能让人不再追问。
  “莫急莫急,”紫阳居士笑容反而扩大了,“这首诗是为我送行的,可对”
  许新年点点头。
  “不如老夫替你想一个。”
  大国手李慕白和兵法大家张慎忽然明白他的用意了,心里恰了柠檬似的。
  “那就叫绵羊亭送杨恭之青州如何”堂堂大儒,眼里透着期待。
  “尚可”许新年下意识的傲娇一句,继而察觉到自己态度缺乏恭敬,补充道:“全凭先生做主。”
  “无耻老贼。”
  “哼”
  两位大儒更酸了。
  “这就是造化。”紫阳居士朗声大笑,得意洋洋的朝两位还有作揖。
  诗词衰弱的如今,这首诗流传出去,定会引起儒林轰动,被天下学子传唱。
  紫阳居士名声也会随着水涨船高,关键是,他这番操作,相当于把自己的名字和这首诗绑定了。
  倘若这首诗成为传世之作,紫阳居士的名字也将流传千古。
  此等佳作,传世是极有可能的。
  在两位大儒看来,最不要脸的是,许新年以学生的身份赠诗师长,诗名中是不该出现名讳的,当以“字”或“号”来代称,只有同辈或好友才能把名写进诗中。
  可见这个此贼为了扬名已经不要脸皮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