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战乱年代后 第63节(1 / 4)
公子奭忍住喉咙间的痒意,上前几步,“阿文,你果真不记得我了吗?”
郑文依旧脚步不停,已经快要下了楼。
这时她听到身后的声音:“六百年前,鲁国与宋地并未真正的联姻。”
郑文脚步停顿了一下,最终她还是没有忍住,转过了身,她看着公子奭,笑了一下,“可是,屈奭,你那时候并未拒绝宋地的联姻,你是有能力拒绝的,只不过,你在一番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你认为最为捷径的一条道路,或者你认为你留在虢城的那些人可以看护好我,以为我不会脱离你的控制,你想两全其美,可屈奭,这世上的事能两全其美的太少了,你得到一件总会失去一件。”
公子奭听到这话便知道郑文是想起了他,恢复了一部分记忆,可他也不确定郑文恢复了多少,于是沉默了一会儿,他过去百年都在遗憾和后悔中度过,人的情绪经过时间终究变得比酿造许久的陈酒还来的浓烈,他看着郑文的眼:“阿文,可我并未与宋地王姬结亲,她在当年冬天……便死了。”死在了他的手上,也是那年鲁国内乱,他第二年便成为了新一任的鲁侯,不过那时候郑文却一直在沉睡中。
郑文听见这话,倒却是真情实意地笑了一下,“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如果她当年没有“死”在曹国,如果那位宋地王姬并未死在那个冬天,郑文是怎么也会给田几他们报仇的,要不会活下去心中总会留下了一个坎,她不是喜欢膈应自己的人。
她活的比谁都通透,如果有条件不会亏待自己。
公子奭因为郑文的这番话感觉自己的心口又隐隐作疼起来,现在,似乎他不管做什么处处是错,好像百年前的一个错误,他要付出无限的代价。
郑文说完准备离开,却是被公子奭叫住了,对方垂下眼帘,叫了一声齐溪,她看见那个少年很快地就走了出来,手中还拿着几卷书简,也不敢抬头看郑文,只快步走到公子奭旁边。
公子奭对着郑文说了一声:“你留在这里吧,本来就是我们主仆打扰了你。”
然后就带着那位少年人下去了,走的时候还轻轻咳嗽了几声,郑文的目光落在对方单薄的后背上,好像自从第一次见面,对方的身体就很差,比百年前看见的更差了,看着像琉璃,好像轻轻一个触碰,就能让其破碎。
她正要转身向里面走去时,就看见了跟在公子奭身旁的那位少年突然回过了头,目光有好奇还有其他的一些情绪,不过刚一转头刚好对就上郑文的视线,少年只能看见覆在白纱后眼睛的一个大致轮廓,却好像突然被吓着了一样,赶紧回过头去,下了楼梯不再回首跟着公子奭离开了。
等下了楼,少年看着前方的公子奭才出了声:“公子……”
不过,刚一开口,公子奭就说道:“这里是汉台。”
齐奚改了口:“先生,我们明日还来书楼吗?”
公子奭咳嗽了一下后,听到这句话忍不住笑了一笑,看向身后的少年:“齐奚,其实阿文的心很柔软的。”
时隔多年,他脑海中有些关于郑文的记忆反而越来越清晰,清晰地他甚至能记得当年在镐京和虢城中发生的点点滴滴,也许他当时不懂,可过了这么多年,见过许多人,看见郑山带着那三十位少年在世间的作为,他真的明白了郑文的一点点心,可是有时候的明白并不代表认同。
阿文的心有时候很柔软,但有时候却很硬,硬如石头。可这世间的人、事来来去去如流水,他有很多的时间去捂那块石头。
活了这么多年,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和时间。
齐奚听闻这句话心中却是不太相信。那日公子在府外因为气血一时上涌,吐血不止,直接倒在了地上,夫人也没有回过头来,在那时,齐奚便觉得公子夫人可能也是一位心硬之辈,当时他安慰夫人会想起来公子也不过是安慰之语,如今看来,夫人就算恢复了记忆,也非同一般人,这世间大多女子困于情,困于宅院,可是对上郑文的目光时,让他忍不住地一惊,觉得在一瞬间自己心底的一切想法都无所遁形。
不过,郑文眼上覆着一层白纱不知是何缘故,齐奚也不敢多问,生怕触了忌讳。
公子奭让齐奚把手中的那些早已经准备好的书简留在了书楼的守门人那里,叮嘱对方交给郑文,然后就离开了。
郑文在书楼上待了大半天等到隅中才出了书楼,然后就被守门人叫住了,从一处拿来了几卷书简,看样子有些年代,书简上似乎都染上了一层历史的包浆。
“郑先生,这是刚才那位关先生留下的,吩咐奴交到您的手上。”
郑文目光落在那几卷书简上,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接了过来,然后就回到了院子,结果却发现郑林并不在,问过院中的仆人才知道,对方是去找阿惠了,于是郑文直接回到了内室,解决了午食后,就斜靠在床榻上趁着午睡前翻阅一些公子奭交给她的那几本竹简。
却发现这几本书简皆是有关清陵山丘的一些消息,其中三卷是史书,郑文之前在书楼中并未找到,应该是在战火中被烧毁了并没有流传下来,或者这几卷史书乃是残卷家史,郑文想起公子奭的身份,觉得以对方的能力想要弄到这些书简并非难事,尽管这些书简在此时价值千金,可对方恐怕也不会看在心上,随意地就扔给了她。
接下来的几天,郑文依旧每日去了书楼,不过却带着郑林,却一次都未再遇见对方,那日在书楼中的相见仿佛就是郑文某日晨时陷入的一场幻境。
惠小郎君在三天后照样每日来到她的院落接受授课,对待郑林和惠小郎君的教导郑文是完全不一样的做法,郑文希望惠小郎君善于识人,心怀大义和慈心,而希望郑林活的自在,所以郑林的要求她基本未拒绝过,这种下意思得弥补仿佛是因为当年太早死去的阿苓,她心中有愧。
而随着惠小郎君来到的还有一个消息,他的阿翁在前不久攻破了陈仓,把鄣王困在废丘之地,成功夺取了关中一地。汉中和巴蜀之地与关中有一道天然屏障,山势险要,而关中又被分为三地,是三位将士王侯的封地,想要过去难上加难,汉王只能取秦岭小道最终才成功突袭了陈仓,占据了关键性的优势。 ↑返回顶部↑
郑文依旧脚步不停,已经快要下了楼。
这时她听到身后的声音:“六百年前,鲁国与宋地并未真正的联姻。”
郑文脚步停顿了一下,最终她还是没有忍住,转过了身,她看着公子奭,笑了一下,“可是,屈奭,你那时候并未拒绝宋地的联姻,你是有能力拒绝的,只不过,你在一番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你认为最为捷径的一条道路,或者你认为你留在虢城的那些人可以看护好我,以为我不会脱离你的控制,你想两全其美,可屈奭,这世上的事能两全其美的太少了,你得到一件总会失去一件。”
公子奭听到这话便知道郑文是想起了他,恢复了一部分记忆,可他也不确定郑文恢复了多少,于是沉默了一会儿,他过去百年都在遗憾和后悔中度过,人的情绪经过时间终究变得比酿造许久的陈酒还来的浓烈,他看着郑文的眼:“阿文,可我并未与宋地王姬结亲,她在当年冬天……便死了。”死在了他的手上,也是那年鲁国内乱,他第二年便成为了新一任的鲁侯,不过那时候郑文却一直在沉睡中。
郑文听见这话,倒却是真情实意地笑了一下,“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如果她当年没有“死”在曹国,如果那位宋地王姬并未死在那个冬天,郑文是怎么也会给田几他们报仇的,要不会活下去心中总会留下了一个坎,她不是喜欢膈应自己的人。
她活的比谁都通透,如果有条件不会亏待自己。
公子奭因为郑文的这番话感觉自己的心口又隐隐作疼起来,现在,似乎他不管做什么处处是错,好像百年前的一个错误,他要付出无限的代价。
郑文说完准备离开,却是被公子奭叫住了,对方垂下眼帘,叫了一声齐溪,她看见那个少年很快地就走了出来,手中还拿着几卷书简,也不敢抬头看郑文,只快步走到公子奭旁边。
公子奭对着郑文说了一声:“你留在这里吧,本来就是我们主仆打扰了你。”
然后就带着那位少年人下去了,走的时候还轻轻咳嗽了几声,郑文的目光落在对方单薄的后背上,好像自从第一次见面,对方的身体就很差,比百年前看见的更差了,看着像琉璃,好像轻轻一个触碰,就能让其破碎。
她正要转身向里面走去时,就看见了跟在公子奭身旁的那位少年突然回过了头,目光有好奇还有其他的一些情绪,不过刚一转头刚好对就上郑文的视线,少年只能看见覆在白纱后眼睛的一个大致轮廓,却好像突然被吓着了一样,赶紧回过头去,下了楼梯不再回首跟着公子奭离开了。
等下了楼,少年看着前方的公子奭才出了声:“公子……”
不过,刚一开口,公子奭就说道:“这里是汉台。”
齐奚改了口:“先生,我们明日还来书楼吗?”
公子奭咳嗽了一下后,听到这句话忍不住笑了一笑,看向身后的少年:“齐奚,其实阿文的心很柔软的。”
时隔多年,他脑海中有些关于郑文的记忆反而越来越清晰,清晰地他甚至能记得当年在镐京和虢城中发生的点点滴滴,也许他当时不懂,可过了这么多年,见过许多人,看见郑山带着那三十位少年在世间的作为,他真的明白了郑文的一点点心,可是有时候的明白并不代表认同。
阿文的心有时候很柔软,但有时候却很硬,硬如石头。可这世间的人、事来来去去如流水,他有很多的时间去捂那块石头。
活了这么多年,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和时间。
齐奚听闻这句话心中却是不太相信。那日公子在府外因为气血一时上涌,吐血不止,直接倒在了地上,夫人也没有回过头来,在那时,齐奚便觉得公子夫人可能也是一位心硬之辈,当时他安慰夫人会想起来公子也不过是安慰之语,如今看来,夫人就算恢复了记忆,也非同一般人,这世间大多女子困于情,困于宅院,可是对上郑文的目光时,让他忍不住地一惊,觉得在一瞬间自己心底的一切想法都无所遁形。
不过,郑文眼上覆着一层白纱不知是何缘故,齐奚也不敢多问,生怕触了忌讳。
公子奭让齐奚把手中的那些早已经准备好的书简留在了书楼的守门人那里,叮嘱对方交给郑文,然后就离开了。
郑文在书楼上待了大半天等到隅中才出了书楼,然后就被守门人叫住了,从一处拿来了几卷书简,看样子有些年代,书简上似乎都染上了一层历史的包浆。
“郑先生,这是刚才那位关先生留下的,吩咐奴交到您的手上。”
郑文目光落在那几卷书简上,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接了过来,然后就回到了院子,结果却发现郑林并不在,问过院中的仆人才知道,对方是去找阿惠了,于是郑文直接回到了内室,解决了午食后,就斜靠在床榻上趁着午睡前翻阅一些公子奭交给她的那几本竹简。
却发现这几本书简皆是有关清陵山丘的一些消息,其中三卷是史书,郑文之前在书楼中并未找到,应该是在战火中被烧毁了并没有流传下来,或者这几卷史书乃是残卷家史,郑文想起公子奭的身份,觉得以对方的能力想要弄到这些书简并非难事,尽管这些书简在此时价值千金,可对方恐怕也不会看在心上,随意地就扔给了她。
接下来的几天,郑文依旧每日去了书楼,不过却带着郑林,却一次都未再遇见对方,那日在书楼中的相见仿佛就是郑文某日晨时陷入的一场幻境。
惠小郎君在三天后照样每日来到她的院落接受授课,对待郑林和惠小郎君的教导郑文是完全不一样的做法,郑文希望惠小郎君善于识人,心怀大义和慈心,而希望郑林活的自在,所以郑林的要求她基本未拒绝过,这种下意思得弥补仿佛是因为当年太早死去的阿苓,她心中有愧。
而随着惠小郎君来到的还有一个消息,他的阿翁在前不久攻破了陈仓,把鄣王困在废丘之地,成功夺取了关中一地。汉中和巴蜀之地与关中有一道天然屏障,山势险要,而关中又被分为三地,是三位将士王侯的封地,想要过去难上加难,汉王只能取秦岭小道最终才成功突袭了陈仓,占据了关键性的优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