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战乱年代后 第61节(1 / 4)
可是很快她又像是反应了过来,“不,阿姊,才不会和你在一起。”
她面上带着笑容,“我的阿姊,是天底下最为要强之人,她不信任你,公子奭,她不信任你,你娶了宋姬,一辈子也别再想见到我阿姊。”
公子奭的面色这才变了,他疾步走到床榻跟前,正要再询问,却发现说完这句话后,七娘子眼眸慢慢的失去了焦距,她的口中话语凌乱,开始颠倒因果,不管他如何问,对方都像没听见一样。
“阿姊,当公候夫人、太难了……霍仲因为我也死了……”
“我当初没找到你,阿姊,雱雱当初没找到你,阿姊,你知道吗?我找到了郑山,他们都好厉害了,可是他们又走了。”
“阿姊,我好想你,可是我没完成你的心愿……太难了,雱雱好累,好累。”
她要好好地睡一觉,不用担心她地位不保,不用担心那些庶子夺走她大子的地位,不用担心失去夫君的宠爱……原来,当初阿姊那句话说的很对,她选了一条最难走的路,她终于要去见阿姊了。
七娘子在公子奭难看的面色下渐渐闭上了双眼,面上带着纯真如年幼时的笑容,陷入了一场不可醒来的美梦。
南郑是大城,有传闻说是在周时是郑桓公的封地,南郑便是其古邑,不过那时候南郑并不叫南郑,而是周末诸侯战乱,战事而起,城中居民为了生存大多难逃,于是才改名为了南郑。
不过这个说法可能也只是谣传而已,这个在周朝末就已经存在的古邑后来又经过了多个诸侯国,现如今已经发展地颇有规模,城中大小闾里上百,毕竟现在诸如长安那样的大城闾里足有百余数,而南郑也不甘落后,城中每三百步为一里,周围设有高墙,还有专门的吏员和市令看守里门,全城都要实行宵禁,只有等打更人的第五道梆子声响起后,各个坊和市的四道门才会开启。
郑文他们的马车出了坊门就到了外面的大街上,整个城中的规划很合理,讲究中轴对称两边皆是坊市,中间是十字型大道。
她带着两位少年在街市逛了大半天,才回到府上,等进门的时候,她没忍住下意识地回了头,却没在那处看见那位白衣郎君。
无来由地,郑文心里松了一口气,她自己也说不上为何。不知为何,在那位郎君的眼神下,她总觉得自己好像欠了对方情债一样,心头发麻,要不然以之前她的性格,看见如此俊美的郎君,怎么也会多看上几眼不可。 不过翌日的同一个时辰,她带着郑林他们出门时,看见侧门对面同样的地方又站了那位白衣郎君,今日依旧是雨天,比昨日的雨势稍微大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郑文透过淅淅沥沥的雨幕,觉得那位白衣郎君的脸色比昨日差了一些。
郑林他们也看见了,咦了一声,不由说道:“先生,昨日的那位郎君又来了。”
“先生我觉得他应该不是来当汉王谋士的。”郑林对郑文和惠小郎君说道。
而且,他总觉得那位郎君是为先生而来,先生一出来,那位白衣郎君才抬起了眉眼,目光一直落在先生的身上,眼睛都不舍的眨一下,他心里大胆猜测,说不定那位郎君还是先生的爱慕之人呢。
郑文瞥了少年一眼,没说话,惠小郎君却没忍住,小声地询问了一句为何,“阿林,我阿翁很厉害的,为何那位郎君不是来投奔我阿翁的。”
郑林装模作样地笑了笑,才道,“阿惠,你见过到侧门处来投奔的谋士吗?前院的那些人哪个不是被你阿母从正门派人恭恭敬敬地迎进来的。”
惠小郎君摇了摇头。
郑文却是收回了放在对面的目光,依旧视而不见一般,把两位少年赶上了车,然后带着人去了街市,今日主要逛的是另一个市,这里多是一些奴隶人口买卖,因此南来北往的商人也会多一些。
这种地方最好打听一些事情。
他们依旧在下午时分回到府中,不过,等郑文下车时,却发现那位白衣郎君并未离去,一身衣裳都湿了大半,似乎一直都站在那处。
这下,郑文也确定了,那位郎君的来意并非这汉中王,要不然为何选择这么一个偏僻的侧门,平日里出了她也没旁的人出来了,如果对方要在这里等待一些权贵之人,那真的是怕要落空了。
她脚步顿了一下,还是没有停住。事不过三,等明日那位郎君还在的话,再说吧。
一行人进了府中。
第二日,郑文并不准备再出门,而是在院子里教导郑林和惠小郎君数术,要不然再出去几次,刘夫人都得有意见了。
结果在教书之时,郑文就发现郑林和惠小郎君不知为何,今日都有些神思不属,注意力不集中,等到门外出现了一位仆从时,郑文就看见郑林暗地里撞了撞惠小郎君的胳膊。
然后惠小郎君面红耳赤地就站了起来,说自己肚子不舒服,要外出更衣。
郑文听闻此话却并未应允,目光平静,看着惠小郎君,面色不变。
她什么话也没说,惠小郎君就在这渐渐安静的气氛下率先低下了头,“先生,学生有错,阿惠撒谎了。” ↑返回顶部↑
她面上带着笑容,“我的阿姊,是天底下最为要强之人,她不信任你,公子奭,她不信任你,你娶了宋姬,一辈子也别再想见到我阿姊。”
公子奭的面色这才变了,他疾步走到床榻跟前,正要再询问,却发现说完这句话后,七娘子眼眸慢慢的失去了焦距,她的口中话语凌乱,开始颠倒因果,不管他如何问,对方都像没听见一样。
“阿姊,当公候夫人、太难了……霍仲因为我也死了……”
“我当初没找到你,阿姊,雱雱当初没找到你,阿姊,你知道吗?我找到了郑山,他们都好厉害了,可是他们又走了。”
“阿姊,我好想你,可是我没完成你的心愿……太难了,雱雱好累,好累。”
她要好好地睡一觉,不用担心她地位不保,不用担心那些庶子夺走她大子的地位,不用担心失去夫君的宠爱……原来,当初阿姊那句话说的很对,她选了一条最难走的路,她终于要去见阿姊了。
七娘子在公子奭难看的面色下渐渐闭上了双眼,面上带着纯真如年幼时的笑容,陷入了一场不可醒来的美梦。
南郑是大城,有传闻说是在周时是郑桓公的封地,南郑便是其古邑,不过那时候南郑并不叫南郑,而是周末诸侯战乱,战事而起,城中居民为了生存大多难逃,于是才改名为了南郑。
不过这个说法可能也只是谣传而已,这个在周朝末就已经存在的古邑后来又经过了多个诸侯国,现如今已经发展地颇有规模,城中大小闾里上百,毕竟现在诸如长安那样的大城闾里足有百余数,而南郑也不甘落后,城中每三百步为一里,周围设有高墙,还有专门的吏员和市令看守里门,全城都要实行宵禁,只有等打更人的第五道梆子声响起后,各个坊和市的四道门才会开启。
郑文他们的马车出了坊门就到了外面的大街上,整个城中的规划很合理,讲究中轴对称两边皆是坊市,中间是十字型大道。
她带着两位少年在街市逛了大半天,才回到府上,等进门的时候,她没忍住下意识地回了头,却没在那处看见那位白衣郎君。
无来由地,郑文心里松了一口气,她自己也说不上为何。不知为何,在那位郎君的眼神下,她总觉得自己好像欠了对方情债一样,心头发麻,要不然以之前她的性格,看见如此俊美的郎君,怎么也会多看上几眼不可。 不过翌日的同一个时辰,她带着郑林他们出门时,看见侧门对面同样的地方又站了那位白衣郎君,今日依旧是雨天,比昨日的雨势稍微大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郑文透过淅淅沥沥的雨幕,觉得那位白衣郎君的脸色比昨日差了一些。
郑林他们也看见了,咦了一声,不由说道:“先生,昨日的那位郎君又来了。”
“先生我觉得他应该不是来当汉王谋士的。”郑林对郑文和惠小郎君说道。
而且,他总觉得那位郎君是为先生而来,先生一出来,那位白衣郎君才抬起了眉眼,目光一直落在先生的身上,眼睛都不舍的眨一下,他心里大胆猜测,说不定那位郎君还是先生的爱慕之人呢。
郑文瞥了少年一眼,没说话,惠小郎君却没忍住,小声地询问了一句为何,“阿林,我阿翁很厉害的,为何那位郎君不是来投奔我阿翁的。”
郑林装模作样地笑了笑,才道,“阿惠,你见过到侧门处来投奔的谋士吗?前院的那些人哪个不是被你阿母从正门派人恭恭敬敬地迎进来的。”
惠小郎君摇了摇头。
郑文却是收回了放在对面的目光,依旧视而不见一般,把两位少年赶上了车,然后带着人去了街市,今日主要逛的是另一个市,这里多是一些奴隶人口买卖,因此南来北往的商人也会多一些。
这种地方最好打听一些事情。
他们依旧在下午时分回到府中,不过,等郑文下车时,却发现那位白衣郎君并未离去,一身衣裳都湿了大半,似乎一直都站在那处。
这下,郑文也确定了,那位郎君的来意并非这汉中王,要不然为何选择这么一个偏僻的侧门,平日里出了她也没旁的人出来了,如果对方要在这里等待一些权贵之人,那真的是怕要落空了。
她脚步顿了一下,还是没有停住。事不过三,等明日那位郎君还在的话,再说吧。
一行人进了府中。
第二日,郑文并不准备再出门,而是在院子里教导郑林和惠小郎君数术,要不然再出去几次,刘夫人都得有意见了。
结果在教书之时,郑文就发现郑林和惠小郎君不知为何,今日都有些神思不属,注意力不集中,等到门外出现了一位仆从时,郑文就看见郑林暗地里撞了撞惠小郎君的胳膊。
然后惠小郎君面红耳赤地就站了起来,说自己肚子不舒服,要外出更衣。
郑文听闻此话却并未应允,目光平静,看着惠小郎君,面色不变。
她什么话也没说,惠小郎君就在这渐渐安静的气氛下率先低下了头,“先生,学生有错,阿惠撒谎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