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6(2 / 3)
“海鲜会不会不新鲜?”
“没关门,这家我清楚,都挺新鲜的。”陈嘉树指了指不远处的水族箱,果然各种海产品正游得很欢呢。
“点得是不是有点多啊?万一吃不完不就浪费了?”
“没事,这家单份量少。”
冬青:行吧行吧,你的地盘你做主。
“对了,要不要饮料?蓝莓汁吧,解腻。”
……
烤肉店火锅店都一样,点完菜之后后厨直接准备菜品,保证三分钟之内上齐,当然,海鲜需要稍作处理,慢一些。
没一会,桌子上摆满琳琅满目的菜品,电炉打开,锅里浇上一层浅浅的油,便可以开始了。两个人来来往往非常礼貌,都是各吃各烤,不存在那些个隔壁桌子上“你烤来亲自递给我吃”的现象。
在旁人看来他俩也够奇怪的,一对来往礼貌的男女,各吃各的,但语言交谈上虽然谈不上亲昵,但也还算融洽和谐。莫不是相亲?
其实下午那会儿两人有些聊开了,晚上吃饭谈得话题也不怎么避讳,不知不觉从读书考研就聊到了工作就业,绕着绕着又回到了出发的时候,就是老家了。
“你去过民发广场那家烤肉吗?去年暑假刚开业,我们家还有我二姨一家去吃了,味道也很好,是自助烤肉,还算蛮干净的,还有水果之类,那家的西瓜真是,甜绝了,瓜瓤又沙又脆。”冬青说。
“民发广场?听我妈说过,下次去回家去尝尝。”陈嘉树已经好几个暑假在外,要么是实习,要么是考察,“不过,说起来烤肉,我想起来咱们厂里面,大下坡拐弯那,那家东北夫妻开的烤肉店才一绝。”
“对呀,”冬青轻轻地附和一声,“只可惜,以后再也吃不到了……”
陈嘉树去翻了一片五花肉,却没有做声。
过了一会,他道:“我只听说是他们家出了什么事,阖家搬走了。”
“人生无常,”冬青叹了口气,“记得咱们小学的时候经常跟着大人去他家吃饭,大人喝酒,聊天,小孩子就吃着烤肉喝汽水,吃饱喝足了再去隔壁的小卖部买一根小布丁,晚上散散步,就懒懒散散地回家了,别提多舒服。”
“长大了,好多事情都变了……”她又感叹一句。
不光光是那家儿时回忆里的烤肉店,很多曾经深深联系的东西都在离散。
分子在不断运动的,事物在不断变化。
儿时的美好破碎时,其最残忍之处就在于,小孩子刚刚长大时所认知的、约定俗成的东西一一被拆解、打破,作为一个大人他们必须去重组重塑,甚至迷迷茫茫,去寻找新的认知与价值观。这大概就是成长的一部分吧。
冬青暗忖,啧,她当个什么建筑师啊,干脆写花火那种疼痛青春纯爱小说得了。
这时陈嘉树用筷子搅了搅味碟。
“很多事情也不能那样盖棺定论,”他道,“也挺多事变得挺好的。民生民计,星辰大海,跟十多年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说是应该保持谦虚,继续奋斗,但很多成就和收获都是值得肯定的啊。”
冬青尴尬地笑了笑。
在这个时候她突然感觉到一种在价值观上的落差感。
她看到的儿时回忆不再,童年的家园一步一步走向没落。
他看到的是祖国就像丝绸之路上的驼铃阵阵,像郑和远航时的巨船扬帆,是正蓄势待发的火箭,祖国正在成长,祖国正在强大。
她又辛酸,他们不一样。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家庭里长出来的孩子,父母都只不过是没什么知识文化的工人出身。现在妈妈已经退休,在家里还坐着小生意赚钱,爸爸早年辞了职,一大把年纪还在外面跑运输。她父母给她的教育是吃好穿暖,支持她的学习学业,就已经是尽了很大的努力。 ↑返回顶部↑
“没关门,这家我清楚,都挺新鲜的。”陈嘉树指了指不远处的水族箱,果然各种海产品正游得很欢呢。
“点得是不是有点多啊?万一吃不完不就浪费了?”
“没事,这家单份量少。”
冬青:行吧行吧,你的地盘你做主。
“对了,要不要饮料?蓝莓汁吧,解腻。”
……
烤肉店火锅店都一样,点完菜之后后厨直接准备菜品,保证三分钟之内上齐,当然,海鲜需要稍作处理,慢一些。
没一会,桌子上摆满琳琅满目的菜品,电炉打开,锅里浇上一层浅浅的油,便可以开始了。两个人来来往往非常礼貌,都是各吃各烤,不存在那些个隔壁桌子上“你烤来亲自递给我吃”的现象。
在旁人看来他俩也够奇怪的,一对来往礼貌的男女,各吃各的,但语言交谈上虽然谈不上亲昵,但也还算融洽和谐。莫不是相亲?
其实下午那会儿两人有些聊开了,晚上吃饭谈得话题也不怎么避讳,不知不觉从读书考研就聊到了工作就业,绕着绕着又回到了出发的时候,就是老家了。
“你去过民发广场那家烤肉吗?去年暑假刚开业,我们家还有我二姨一家去吃了,味道也很好,是自助烤肉,还算蛮干净的,还有水果之类,那家的西瓜真是,甜绝了,瓜瓤又沙又脆。”冬青说。
“民发广场?听我妈说过,下次去回家去尝尝。”陈嘉树已经好几个暑假在外,要么是实习,要么是考察,“不过,说起来烤肉,我想起来咱们厂里面,大下坡拐弯那,那家东北夫妻开的烤肉店才一绝。”
“对呀,”冬青轻轻地附和一声,“只可惜,以后再也吃不到了……”
陈嘉树去翻了一片五花肉,却没有做声。
过了一会,他道:“我只听说是他们家出了什么事,阖家搬走了。”
“人生无常,”冬青叹了口气,“记得咱们小学的时候经常跟着大人去他家吃饭,大人喝酒,聊天,小孩子就吃着烤肉喝汽水,吃饱喝足了再去隔壁的小卖部买一根小布丁,晚上散散步,就懒懒散散地回家了,别提多舒服。”
“长大了,好多事情都变了……”她又感叹一句。
不光光是那家儿时回忆里的烤肉店,很多曾经深深联系的东西都在离散。
分子在不断运动的,事物在不断变化。
儿时的美好破碎时,其最残忍之处就在于,小孩子刚刚长大时所认知的、约定俗成的东西一一被拆解、打破,作为一个大人他们必须去重组重塑,甚至迷迷茫茫,去寻找新的认知与价值观。这大概就是成长的一部分吧。
冬青暗忖,啧,她当个什么建筑师啊,干脆写花火那种疼痛青春纯爱小说得了。
这时陈嘉树用筷子搅了搅味碟。
“很多事情也不能那样盖棺定论,”他道,“也挺多事变得挺好的。民生民计,星辰大海,跟十多年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说是应该保持谦虚,继续奋斗,但很多成就和收获都是值得肯定的啊。”
冬青尴尬地笑了笑。
在这个时候她突然感觉到一种在价值观上的落差感。
她看到的儿时回忆不再,童年的家园一步一步走向没落。
他看到的是祖国就像丝绸之路上的驼铃阵阵,像郑和远航时的巨船扬帆,是正蓄势待发的火箭,祖国正在成长,祖国正在强大。
她又辛酸,他们不一样。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家庭里长出来的孩子,父母都只不过是没什么知识文化的工人出身。现在妈妈已经退休,在家里还坐着小生意赚钱,爸爸早年辞了职,一大把年纪还在外面跑运输。她父母给她的教育是吃好穿暖,支持她的学习学业,就已经是尽了很大的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