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错,自古以来相省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想要吃饱饭,除了种植水稻、番薯和养鱼之类的,咱们还要发展产业,这才会来钱快,子期所说的青梅酒就不错。”安景然总结道。
  “咱们水田种水稻,旱地种番薯,土豆也要种一季,先解决吃饭的问题。有余力了,咱们就利用农闲时间去做青梅酒,到时还得找人去学如何酿酒,总不能匆匆忙忙就酿,酒的味道好才能卖出去。”
  既然定下了基调和方向,穆子期等人就心中有数,知道该如何做了。
  经过讨论,大家决定把镇上附近的那座湖和梅山的所有权归于镇衙门,到时人手会向全镇招工,至于收益,当然是镇衙门收着。官府有钱了,福利就会提高,就能修桥铺路,集中力量干大事,总不能事事都问上头拨款,难讨不说,每次还得着人去磨破嘴皮子。
  第157章 态度强硬
  县衙的钱也是有数的, 不可能他们一申请, 上头就给得很痛快。不说别的, 单是这段时间, 四千多人的吃饭问题就让他们跑县衙跑了很多次,有时候穆子期都觉得自己的腿已经跑细了。
  所以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想要把梅山镇发展好,就得利用现有的资源, 多挣钱, 有钱才能办事。
  整个春节期间, 穆子期等人为了做好分地工作, 就利用这段空闲时间较多的日子, 先组织人员培训,讲解分地的注意事项和教会他们使用标尺, 分完地后还得给百姓登记名册并下发地契……这样一算,要忙的事情还真多。
  到了这个时候, 穆子期就深切地感觉到三位穿越大佬为了教育而推迟扩张的重要性了, 有文化和没文化真的有很大的区别。数一数,他们整个镇衙门能派得上用场就只有他们六个人, 通过培训, 这个人数增加到十二人。
  就算分成三组人, 前期还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穆子期有预感, 这次分地不会太轻松。想想八年前他刚到清溪村时, 看郝村长的做法, 明明并不难啊。
  当然,现在回想起来,那也是他们人少的缘故,不像现在,四千多人的目光都在盯着这里,容易出问题。
  这样培训的日子一直持续到过完元宵节,此时温度在慢慢上升,雪逐渐融化了,寒风的凌冽程度有所减弱,穆子期等人见状,就不再等待,开始出发去测量土地。
  穆子期这组有四个人,他们负责的是东村的测量,身后还跟了十个身体看起来较为强壮的年轻人。东村那里没有人烟,为了防止有野兽下村,他们只好带多点人,还可以帮忙打下手,帮上一点忙。
  测量的工作是繁琐的,穆子期亲自动手,直接负责登记造册工作。
  “除了天气冷一些,手容易冻僵,其他的没毛病。”穆子期一手拿着本子,一手拿着铅笔,呼气成霜。
  “多亏了大人们未雨绸缪,事先给我们讲解过如何去做,要不然完成的速度不会这么快。”许多才在他旁边感叹道,面露尊敬之色。
  穆子期瞟了他一眼,没有针对此事发表看法,只是点点头,笑道:“测量土地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分到村民手里的过程不要出大问题。”
  他的内心却在暗叹,就算只是一个小小的镇衙门,里面的人也不简单,有时他根本看不出对方是否表里如一。
  在花费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后,他们终于完成测量工作,算出当地的人均耕地面积有二亩三分地,比清溪村要好一些。紧接着,分地开始了。
  “副镇长大人,这不公平啊,凭啥我们家的地离河边那么远,其他人的地就在河边?地里还那么瘦?这不公平,要重新分过。”这天中午,难得的好天气,没有刮风下雪,眼看着分地的过程颇为顺利,穆子期刚松了口气,就听到有一妇人叫嚷道。
  穆子期没有计较她不伦不类的称呼,抬眼看了看她,发现是自己认识的妇人,知道这人一向胡搅蛮缠,就定了定神,沉声说道:“丁大娘,不满意的话,你们一家可以到南洋去,那里的土地肥沃,你们家还能分到更多的田地。”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变得不耐烦,继续说道,“这是运气,我们已经尽量做到公平,好地和不怎么肥的水田搭在一起,你家男人运气不好能怪谁?丁老三,你说句话,不要让你婆娘在你前头冲锋陷阵,你待在后面不出头,坐享其成。”
  丁老三见状,脑袋缩了缩,连忙咧开嘴憨笑道:“我这就跟婆娘说,不让她来捣乱。”
  按理来说,分地只需要各家的户主到场就行,可关系到未来的口粮问题,其他妇人也跟着来到这里观看,就为了第一时间知道自家的地处于哪个方位,因此在场的人不少。
  连日来的疲惫让穆子期的脑袋有些抽疼,看到有部分人跃跃欲试的神情,今天早上他就觉得鼻子有些堵塞,生怕受了风寒,情绪就有些激动了。
  最主要的是,对农村工作有些了解的他明白,在乡下,一味的宽和不能让他的工作顺利开展,有时候态度就得强硬点,欺软怕硬的人哪里都有。
  此刻他的语气一变冷,在场的人就噤若寒蝉。
  丁大娘见一向待人温和的穆子期如此作态,似乎想发火的样子,想到对方到底是官家身份,嘴巴张了张,终究还是不敢再开口。
  穆子期的话音刚落,刚才憋着不说话的村民立即开口了。
  “就是,抽中哪里就是哪里,哪有手气不好又要重抽的道理?那搞到明天都搞不完,总有人不满意。”有村民叫嚷道,他的话赢得了一部分村民的拥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