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小厨娘 第169节(3 / 4)
姜言意莞尔道:“我既决定跟你,将来不管你走哪条路,我都是在你身旁的,你想坐拥这天下也好,想裂土封王自在逍遥也好,我的身份都只是你的妻。”
封朔用力抱了她一下,“阿意,有你真好。”
姜言意用莹白的指尖轻轻帮他梳理鬓角的发,“发生什么事了?”
封朔道:“各路诸侯要朝廷也出兵才肯一道出兵抵御明翰国。”
姜言意见他神情疲惫,指尖下移帮他揉按太阳穴的位置,问:“朝廷那边要你俯首称臣?”
封朔点了一下头:“宫里虽然对外一直隐瞒新帝重病的消息,但京城的探子来报,大长公主前不久召了六岁的淮王世子进宫,新帝显然是撑不了多久了,长公主在挑选幼帝。”
淮王生母只是个宫女,淮王一脉无权无势,大长公主扶持淮王世子登基,颇有些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在里边了。
封时衍一死,他和高家当年为夺嫡做的那些天怒人怨之事,就也跟着翻篇了。
封朔要夺帝位,得在大长公主挑选的幼帝继位前杀回京城才行。
但如今外敌当前,他一撤兵,不仅是衡州沦陷,大宣朝南边的大门简直就是对外敞开着的。
况且单耗他一方的兵力,这么耗下去也不是办法。
姜言意反问他:“封朔,你想要这天下吗?”
封朔执了她的手放到唇边轻吻了一下,“我不想再让母妃回皇宫那地方,也不想你受半点委屈。”
现在看似是朝廷给了他选择,但他若是放手一搏,打下京城倒也并非没有胜算。
只是皇宫那地方对他和太皇太妃来说都没什么好的记忆,他反倒担心太皇太妃回到宫里病情又会加重。
经年战乱已让百姓苦不堪言,贸然迁都又是一项劳民伤财的大工程,短期内迁都是不可能的。
他手底下的兵曹家中妇人对姜言意做的那些蠢事,也让封朔窝火。
他如今还没称帝,就有人这般不折手段,将来若是真当了皇帝,后宫若是只有姜言意一人,明面上会有大臣给姜言意施压,暗地里不知还有多少腌臜伎俩。
封朔光是想想都觉着恶心。
相反他俯首称臣,朝廷那边除了在对外的名声上好听些,实质上也奈何不了他,只能任他占着半壁江山当个逍遥王爷。
第144章
姜言意能感觉到封朔厌恶皇城, 也厌恶金銮殿上那把龙椅,恐怕他幼时最想做的就是带着太皇太妃逃离那吃人的地方。
但走到了这一步,究竟是接受朝廷的归降条件、还是在这内忧外患的时候拼个鱼死网破将这乾坤覆个彻底, 最终的决策还得同谋士们共议。
眼见大事将成, 封朔麾下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大多都是不甘心的。
反倒是先前同封朔结盟的各路诸侯作壁上观起来——朝廷派了使者前去画大饼,最终主宰这江山的不管是封朔还是即将登基的幼帝, 都不会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幼帝登基,朝堂上下全靠大长公主一介女流撑着, 届时他们架空皇权岂不美哉?
封朔夺位后, 对他们自然是论功行赏, 但面对一个能征善战的君王, 满朝文武哪个不得夹着尾巴做人?
因此,各路诸侯明面上还跟封朔是盟友, 但在商议要不要接受朝廷封赏时,话里话外都拿着家国大义做挡箭牌,劝封朔归降。
封朔手底下以池青为首的一帮谋士也不是吃白饭的, 哪能就这么如了朝廷的意,扬言让朝廷先出兵共同抵御外敌, 等收复失地, 再算私账。
朝廷那边自是不同意, 煽动民心造成舆论压力这事封朔手底下的人熟, 一首首大骂朝廷只会窝里斗, 任外敌来犯不作为的童谣、打油诗从衡州一直传到京城, 民愤被引到了极致。 ↑返回顶部↑
封朔用力抱了她一下,“阿意,有你真好。”
姜言意用莹白的指尖轻轻帮他梳理鬓角的发,“发生什么事了?”
封朔道:“各路诸侯要朝廷也出兵才肯一道出兵抵御明翰国。”
姜言意见他神情疲惫,指尖下移帮他揉按太阳穴的位置,问:“朝廷那边要你俯首称臣?”
封朔点了一下头:“宫里虽然对外一直隐瞒新帝重病的消息,但京城的探子来报,大长公主前不久召了六岁的淮王世子进宫,新帝显然是撑不了多久了,长公主在挑选幼帝。”
淮王生母只是个宫女,淮王一脉无权无势,大长公主扶持淮王世子登基,颇有些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在里边了。
封时衍一死,他和高家当年为夺嫡做的那些天怒人怨之事,就也跟着翻篇了。
封朔要夺帝位,得在大长公主挑选的幼帝继位前杀回京城才行。
但如今外敌当前,他一撤兵,不仅是衡州沦陷,大宣朝南边的大门简直就是对外敞开着的。
况且单耗他一方的兵力,这么耗下去也不是办法。
姜言意反问他:“封朔,你想要这天下吗?”
封朔执了她的手放到唇边轻吻了一下,“我不想再让母妃回皇宫那地方,也不想你受半点委屈。”
现在看似是朝廷给了他选择,但他若是放手一搏,打下京城倒也并非没有胜算。
只是皇宫那地方对他和太皇太妃来说都没什么好的记忆,他反倒担心太皇太妃回到宫里病情又会加重。
经年战乱已让百姓苦不堪言,贸然迁都又是一项劳民伤财的大工程,短期内迁都是不可能的。
他手底下的兵曹家中妇人对姜言意做的那些蠢事,也让封朔窝火。
他如今还没称帝,就有人这般不折手段,将来若是真当了皇帝,后宫若是只有姜言意一人,明面上会有大臣给姜言意施压,暗地里不知还有多少腌臜伎俩。
封朔光是想想都觉着恶心。
相反他俯首称臣,朝廷那边除了在对外的名声上好听些,实质上也奈何不了他,只能任他占着半壁江山当个逍遥王爷。
第144章
姜言意能感觉到封朔厌恶皇城, 也厌恶金銮殿上那把龙椅,恐怕他幼时最想做的就是带着太皇太妃逃离那吃人的地方。
但走到了这一步,究竟是接受朝廷的归降条件、还是在这内忧外患的时候拼个鱼死网破将这乾坤覆个彻底, 最终的决策还得同谋士们共议。
眼见大事将成, 封朔麾下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大多都是不甘心的。
反倒是先前同封朔结盟的各路诸侯作壁上观起来——朝廷派了使者前去画大饼,最终主宰这江山的不管是封朔还是即将登基的幼帝, 都不会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幼帝登基,朝堂上下全靠大长公主一介女流撑着, 届时他们架空皇权岂不美哉?
封朔夺位后, 对他们自然是论功行赏, 但面对一个能征善战的君王, 满朝文武哪个不得夹着尾巴做人?
因此,各路诸侯明面上还跟封朔是盟友, 但在商议要不要接受朝廷封赏时,话里话外都拿着家国大义做挡箭牌,劝封朔归降。
封朔手底下以池青为首的一帮谋士也不是吃白饭的, 哪能就这么如了朝廷的意,扬言让朝廷先出兵共同抵御外敌, 等收复失地, 再算私账。
朝廷那边自是不同意, 煽动民心造成舆论压力这事封朔手底下的人熟, 一首首大骂朝廷只会窝里斗, 任外敌来犯不作为的童谣、打油诗从衡州一直传到京城, 民愤被引到了极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