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的红包群_分卷阅读_110(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太子就没上次那么放肆敢直接带着薛夷光去自己的马车中坐,因为顾及安国公夫人,太子只能将薛夷光留着陪同安国公夫人。
  安国公夫人倒也不是不通人情,她让薛夷光陪着太子说了好一会儿话,只是让女儿和太子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安国公夫人是不愿意的,到底对女儿的名声不好。
  薛夷光看着太子腰间的荷包,胖胖的鸳鸯已经有些旧了,可见是经常戴在身上,在太子一身光鲜亮丽的衣服上显得有些突出。
  想一想太子一身太子冠服,再配上这个荷包,薛夷光感觉十分不搭,“回头我再给阿绎重新绣一个,一定比这个好看。”虽然她一共就练了两个荷包,但是她现在的技艺怎么都比这第一个好吧。
  太子却摇了摇头道:“太费神了,还是别做了。”他虽然心里想要,但也知道刺绣是个劳心费神的活儿,他的阿瑶每日忙碌,不应该为了这样的小事再费神了。
  “荷包费神,手帕还是可以的。”薛夷光最后拍板道,太子都不嫌弃她的绣技,她又怎么会有其他的顾虑?
  太子浅笑地应道:“好。”
  太子看着面前的薛夷光,他的小姑娘已经长大了,三年不见,还长高了,如今已经到他唇边了,在女子中算得上是高挑的了,江南到底是养人,把他的小姑娘养的肌肤如雪,发如墨,宽大的衣袖也掩饰不住小姑娘玲珑的身材。
  他的小姑娘已经长成大姑娘了,而且是最美的姑娘。
  太子牵起薛夷光的手,在安国公夫人注视的目光中,将薛夷光送回马车,道:“你先回府休息两日,后日我接你去宫中。”
  薛夷光自然应道:“好。”有安国公夫人在,她也不好和太子太亲热,到底是有些不好意思。
  太子亲自将薛夷光送回安国公府,安国公因为朝中有事,从衙门赶回来后就赶紧朝着家中赶去,正好在安国公夫人和薛夷光到府之前回来了,看着亲自扶薛夷光下车的太子,安国公到底没有像之前一样对太子没好脸色,这么多年,安国公也看出来了太子对女儿的真心和体贴。
  太子和安国公打过招呼后才离开,安国公送太子离开后,看着女儿和妻子十分欣喜,这三年他可以说过得那是孤独者的生活,孩子都外放了,妻子和女儿不在身边,安国公孤独极了,只觉得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
  一家人说了一下午的话,安国公对女儿在苏州的政绩给予了赞扬和肯定,晚间的时候,薛家的二房和三房也都来了,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吃了饭。期间,薛培等人对薛夷光提出的票盐法以及苏州学院等方面很感兴趣,特别是薛夷光编著的基本关于科学自然解释的书。
  特别是家中的一些小辈,就像是十万个为什么似的,比如说他们会问太阳为什么会从东面升起,西方落下等等,在大魏若是换成其他的家长,定然不会回答这个问题,还会觉得厌烦,因为他们觉得这没有什么好问的,世界就是这样,他们已经丧失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和疑问。
  但是小孩子不会,薛夷光甚至会觉得高兴,因为这证明她的那些书起作用了,想要让老一辈的人改变思想很难,但是让孩子改变却很容易,青年人才更容易接受新兴的事物,等这些年轻人成长起来,整个世界的观念就会改变。
  薛夷光耐心地回答着这些孩子的问题,她甚至觉得自己可以学习后世出一个儿童科普类的书籍,孩子的想象力和探索力是需要引导的,而大魏的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却会扼杀这种想象力和探索力。
  虽说太子说让她在家中休息两日,但她第二日也是需要去吏部报道的,身为地方官员进京都是要去吏部报道的,而且还需要递奏书请安,薛夷光第二日去了吏部,又写了奏书。第三日,便随着太子进宫了。
  和之前不一样,这次薛夷光作为苏州知府调任进宫,先是去给景祐帝请安,回禀苏州任职期间的政绩和遇到的问题,回答景祐帝的提问。
  景祐帝对薛夷光的回答还是很满意的,苏州的情况可以说薛夷光张口就来,这在地方官员中属于少有的,也让景祐帝对薛夷光越发满意。他生性开明,可以接受女子为官,但若是薛夷光不争气,他也不会喜欢让朝堂上出现大量的女子。其实这和性别无关,能力才是景祐帝看重一个人的标准。
  “你之后任何职,朕会和太子内阁商议,你放心,朕一定辜负你这一身的才华的。”景祐帝本来抬起手来想要拍一拍薛夷光的肩膀,但是太子的目光太强烈,景祐帝慢慢收回了手,轻咳一声道:“去太后和皇后那儿吧,她们念叨你好久了。”
  薛夷光应是后和太子一起退了出去,到了慈安宫见到太后和皇后,薛夷光第一次面临起了催婚的问题。
  第258章 苏夷玉之死
  《礼记·哀公问》:“大昏为大, 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 孔颖达疏:“大昏,谓天子、诸侯之昏也。”
  在大魏, 大婚这个词绝不能用于平民百姓身上,对于他们来说, 婚就只是婚,大婚这两个字只能用于皇帝和太子的婚礼上,便是其余的皇子成婚也是不能用这个词的,就连帝王立继后也是不行的。
  《大魏律》规定“婚”的程序为︰纳采, 问名,纳吉, 纳征, 告期和亲迎, 也称“六礼”。但是在太子大婚中,对这六礼又会做出改动, 比如对太子妃的册封礼,还有太子与太子妃庙见,朝见, 庆贺等礼节, 这些礼节是其他的妃子和皇子妃都不能有的,像是朝见这样的礼节,除了皇后也就只有太子妃能有。
  所以, 太子大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有内廷局、礼部以及宗室操办, 这件事依旧十分繁琐, 需要薛夷光忙碌的事情很多, 比如量体裁衣, 服饰,冠钗,佩饰等等,都需要薛夷光抽出时间。
  这让薛夷光忍不住想起前世的一些人说结婚是件极为忙碌的事情,很多未婚夫妻都因为结婚而走向分手,寻常人家结婚都这么麻烦了,更何况皇家?
  所以自从被周皇后和太后催婚后,礼部将此事提上了议程,薛夷光不得不放下手中忙碌的事情,专心准备婚礼,不过下面的人手足够,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薛夷光操心,只要拿决定就好。
  当然除了薛夷光以外,太子也是如此,整个宫中,安国公府和吏部,宗室都围着这场大婚打转。根据钦天监推算的吉日,大婚就在两个月后。其实按照大婚的规矩,天子一年,诸侯半年,大夫一季,平民一月,这个时间才算得上充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