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的红包群_分卷阅读_106(3 / 4)
要知道财帛动人心,想要拉拢朝臣,这钱自然是少不了的,二皇子的外家又不是什么豪奢之家,当然最重要的是二皇子至今都没有获封爵位,比不得太子有封地,二皇子那是真的没钱,这些年越发地捉襟见肘,盐商倒是投其所好。
二皇子如今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答应盐商,毕竟景祐帝对这些盐商并不喜欢,盐税是国之大事,和盐商接触就像接触兵权一样被忌讳,二皇子到底是怕被景祐帝不喜,所以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接受这百万两白银。
但若是太子一旦选择让查抄文家,这到时候二皇子必然是要被逼得和盐商勾结。
“他们想要蹦跶,就让他们蹦跶个够!”太子眸中满是冷色。
若是二皇子一旦和盐商勾结,做出什么误国误民的大事来,只怕到时候离倒台就不远了,二皇子的好日子没几天了,但是同时杨廷和更为担心的不是这个,二皇子倒台对太子真的是好事吗?
景祐帝正值壮年,朝中皇子除却二皇子和六皇子外,剩下的大皇子等人都唯太子马首是瞻,朝臣多数也被太子收服,这样势力强大的太子真的不会被景祐帝忌惮吗?
这么想着,杨廷和也就对着太子说了出来,“陛下正值壮年,若是朝堂之上无人和您相较,您锋芒太露,未必不是好事。”没有一个帝王不忌讳年轻力壮的太子的,至少杨廷和是这么觉得的,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他遇到的帝王景祐帝思维不同于一般的帝王。
太子如何不明白杨廷和的想法,杨廷和毕竟跟随自己多年,太子知道若是自己没有理由让杨廷和信服解决这个问题,杨廷和是不会同意自己这么快解决二皇子的。虽然太子不觉得自己做事需要杨廷和同意,但是到底是感念杨廷和跟随自己多年,最后还是提点道:“杨首辅不必担忧,父皇英明神武,有慈爱之心。”
他父皇不止一次跟他透露过想要退位,想要带着母后游历大魏的心思,太子一直也知道自己父皇对权力并没有那么热衷,当初若不是被先帝和先帝的诸皇子逼得没有退路,景祐帝本人都没有想要当帝王的心思。
其实当了这么多年的帝王,景祐帝都当得有些厌烦了。
杨廷和看太子胸有成竹的样子,又想想景祐帝这些年已经慢慢将权力交到太子手中,心中的不安稍微少了些,勉强同意了太子的决定。
另一边的英国公没有插话,英国公自觉自己的脑子是比不过外甥的,太子说什么他们听着就是了,照做就好。其实,英国公一直都觉得自己应当是最轻松的外戚,因为太子的聪慧,让其在诸多皇子中连对手都没有,至于二皇子,那也不过是太子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算不得什么。
三日后,御史在朝堂之上弹劾文家长子行凶,幼子强抢民女,文家家主礼部侍郎文楚贪污受贿,渎职卖官等罪行,景祐帝在朝堂震怒,下旨查抄文家。除此之外,御史还弹劾了二皇子一系的信阳侯府等府邸,景祐帝全都下旨彻查。
二皇子和文贵妃跪在宫门前为文家求情,景祐帝却并不理会,依旧命三司彻查。
第249章 慈父
内监看着二皇子和文贵妃跪在景祐帝的宫门前, 上前道:“贵妃娘娘和殿下还是回去吧,陛下休息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来。”
二皇子只觉得内监在敷衍他,但是他也知道他母族获罪对他影响极大, 他只觉得内监是看碟下菜, 以前见他的时候殷勤的厉害, 现在倒是敢敷衍他了。二皇子想要发脾气, 文贵妃在一旁拉住了儿子,虽然文贵妃自己也在宫中骄纵跋扈,但是她在后宫见得多了, 自是知道人情冷暖, 现在绝不是儿子能够发脾气的时候。
“那本宫就和二皇子在这跪着, 一直跪到陛下醒来见我们为止。”文贵妃拉住了儿子,沉声道。
内监见到二皇子和文贵妃执意如此, 也不再劝说, 转身进了宫殿。没有内监喜欢二皇子和文贵妃,这两人平日里仗着身份嚣张跋扈, 没少为难他们这些宫人。
要他说, 这两人也是不聪明,陛下这个时辰哪里是睡觉的时候, 这明显敷衍二人的说辞, 只是为了让两人回宫,不要跪在殿门前, 给二皇子和文贵妃留些颜面, 只是这两人不想要罢了。
进了殿内后, 内监听着棋子落在棋盘上清脆的响声, 不敢抬头, 只对着景祐帝回禀道:“启禀陛下,贵妃和二皇子还跪在殿门外,不愿意回去。”
景祐帝听到内监的话头都没有抬,只一心盯着面前的棋盘,手中拿着黑子不知道落在哪里,因为棋盘上黑子的败局基本上已定,景祐帝叹了一口气,对着对面陪着他下棋的太子道:“你也不知道让让朕!”说这话的时候,景祐帝的语气中并没有任何不满,嘴角还有着笑意。
内监不敢抬头,只看着景祐帝对面一身蓝色长袍的太子的衣角,再想想在殿门前还跪着的二皇子和文贵妃,心想这就是两个皇子之间的差距。
“下棋若是不尽全力,倒是儿臣欺君了。”太子对景祐帝的话没有任何诚惶诚恐,也没有赔罪,依旧笑得温润。
景祐帝听到后叹了一口气,道:“你从小在棋艺上就天赋过人,先帝时期你尚且年幼,却能够以幼子之身带着你母亲和兄长守住府中,让我安心前朝之事,你长大些便替我处理朝政,面面俱到,我常与你母亲感叹,我这一生无异于高位,手段心性都不适合做帝王,但是我却生了一个真正的有帝王之才的儿子,也算是上天助我良多。”
说这些话的时候景祐帝用的是“我”而不是“朕”,像是在以一个寻常的父亲在和自己的儿子对话。
看到太子不说话,景祐帝接着道:“你二皇兄被文贵妃惯坏了,倒是到底是朕的儿子,我不求你和他冰释前嫌,但是我也不想要看到你们兄弟真的反目成仇,无论他做了什么,你最后留他一条命,他走上这条路,也是朕对不住他,是朕给了他希望。”
在历代的帝王中,景祐帝算得上是一个慈父,只从他对太子和永淑公主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同样对待二皇子,景祐帝依旧有心照拂,即便这个孩子在性情上让他不喜,但到底是他的孩子。
太子听到景祐帝的话,沉声道:“他若是不将主意打到永嘉身上,我也并没有想要对文家下手,而且我并没有冤枉文家,上面所列之罪状,全都属实,文家这些年仗着贵妃和二皇兄在京中可是没少作恶。”
景祐帝叹了一口气,他也知道老二是触到太子的逆鳞了,他也觉得二皇子是活该,在京中好好地折腾就是,何必要将手插进江南去找永嘉的麻烦吗?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吗? ↑返回顶部↑
二皇子如今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答应盐商,毕竟景祐帝对这些盐商并不喜欢,盐税是国之大事,和盐商接触就像接触兵权一样被忌讳,二皇子到底是怕被景祐帝不喜,所以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接受这百万两白银。
但若是太子一旦选择让查抄文家,这到时候二皇子必然是要被逼得和盐商勾结。
“他们想要蹦跶,就让他们蹦跶个够!”太子眸中满是冷色。
若是二皇子一旦和盐商勾结,做出什么误国误民的大事来,只怕到时候离倒台就不远了,二皇子的好日子没几天了,但是同时杨廷和更为担心的不是这个,二皇子倒台对太子真的是好事吗?
景祐帝正值壮年,朝中皇子除却二皇子和六皇子外,剩下的大皇子等人都唯太子马首是瞻,朝臣多数也被太子收服,这样势力强大的太子真的不会被景祐帝忌惮吗?
这么想着,杨廷和也就对着太子说了出来,“陛下正值壮年,若是朝堂之上无人和您相较,您锋芒太露,未必不是好事。”没有一个帝王不忌讳年轻力壮的太子的,至少杨廷和是这么觉得的,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他遇到的帝王景祐帝思维不同于一般的帝王。
太子如何不明白杨廷和的想法,杨廷和毕竟跟随自己多年,太子知道若是自己没有理由让杨廷和信服解决这个问题,杨廷和是不会同意自己这么快解决二皇子的。虽然太子不觉得自己做事需要杨廷和同意,但是到底是感念杨廷和跟随自己多年,最后还是提点道:“杨首辅不必担忧,父皇英明神武,有慈爱之心。”
他父皇不止一次跟他透露过想要退位,想要带着母后游历大魏的心思,太子一直也知道自己父皇对权力并没有那么热衷,当初若不是被先帝和先帝的诸皇子逼得没有退路,景祐帝本人都没有想要当帝王的心思。
其实当了这么多年的帝王,景祐帝都当得有些厌烦了。
杨廷和看太子胸有成竹的样子,又想想景祐帝这些年已经慢慢将权力交到太子手中,心中的不安稍微少了些,勉强同意了太子的决定。
另一边的英国公没有插话,英国公自觉自己的脑子是比不过外甥的,太子说什么他们听着就是了,照做就好。其实,英国公一直都觉得自己应当是最轻松的外戚,因为太子的聪慧,让其在诸多皇子中连对手都没有,至于二皇子,那也不过是太子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算不得什么。
三日后,御史在朝堂之上弹劾文家长子行凶,幼子强抢民女,文家家主礼部侍郎文楚贪污受贿,渎职卖官等罪行,景祐帝在朝堂震怒,下旨查抄文家。除此之外,御史还弹劾了二皇子一系的信阳侯府等府邸,景祐帝全都下旨彻查。
二皇子和文贵妃跪在宫门前为文家求情,景祐帝却并不理会,依旧命三司彻查。
第249章 慈父
内监看着二皇子和文贵妃跪在景祐帝的宫门前, 上前道:“贵妃娘娘和殿下还是回去吧,陛下休息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来。”
二皇子只觉得内监在敷衍他,但是他也知道他母族获罪对他影响极大, 他只觉得内监是看碟下菜, 以前见他的时候殷勤的厉害, 现在倒是敢敷衍他了。二皇子想要发脾气, 文贵妃在一旁拉住了儿子,虽然文贵妃自己也在宫中骄纵跋扈,但是她在后宫见得多了, 自是知道人情冷暖, 现在绝不是儿子能够发脾气的时候。
“那本宫就和二皇子在这跪着, 一直跪到陛下醒来见我们为止。”文贵妃拉住了儿子,沉声道。
内监见到二皇子和文贵妃执意如此, 也不再劝说, 转身进了宫殿。没有内监喜欢二皇子和文贵妃,这两人平日里仗着身份嚣张跋扈, 没少为难他们这些宫人。
要他说, 这两人也是不聪明,陛下这个时辰哪里是睡觉的时候, 这明显敷衍二人的说辞, 只是为了让两人回宫,不要跪在殿门前, 给二皇子和文贵妃留些颜面, 只是这两人不想要罢了。
进了殿内后, 内监听着棋子落在棋盘上清脆的响声, 不敢抬头, 只对着景祐帝回禀道:“启禀陛下,贵妃和二皇子还跪在殿门外,不愿意回去。”
景祐帝听到内监的话头都没有抬,只一心盯着面前的棋盘,手中拿着黑子不知道落在哪里,因为棋盘上黑子的败局基本上已定,景祐帝叹了一口气,对着对面陪着他下棋的太子道:“你也不知道让让朕!”说这话的时候,景祐帝的语气中并没有任何不满,嘴角还有着笑意。
内监不敢抬头,只看着景祐帝对面一身蓝色长袍的太子的衣角,再想想在殿门前还跪着的二皇子和文贵妃,心想这就是两个皇子之间的差距。
“下棋若是不尽全力,倒是儿臣欺君了。”太子对景祐帝的话没有任何诚惶诚恐,也没有赔罪,依旧笑得温润。
景祐帝听到后叹了一口气,道:“你从小在棋艺上就天赋过人,先帝时期你尚且年幼,却能够以幼子之身带着你母亲和兄长守住府中,让我安心前朝之事,你长大些便替我处理朝政,面面俱到,我常与你母亲感叹,我这一生无异于高位,手段心性都不适合做帝王,但是我却生了一个真正的有帝王之才的儿子,也算是上天助我良多。”
说这些话的时候景祐帝用的是“我”而不是“朕”,像是在以一个寻常的父亲在和自己的儿子对话。
看到太子不说话,景祐帝接着道:“你二皇兄被文贵妃惯坏了,倒是到底是朕的儿子,我不求你和他冰释前嫌,但是我也不想要看到你们兄弟真的反目成仇,无论他做了什么,你最后留他一条命,他走上这条路,也是朕对不住他,是朕给了他希望。”
在历代的帝王中,景祐帝算得上是一个慈父,只从他对太子和永淑公主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同样对待二皇子,景祐帝依旧有心照拂,即便这个孩子在性情上让他不喜,但到底是他的孩子。
太子听到景祐帝的话,沉声道:“他若是不将主意打到永嘉身上,我也并没有想要对文家下手,而且我并没有冤枉文家,上面所列之罪状,全都属实,文家这些年仗着贵妃和二皇兄在京中可是没少作恶。”
景祐帝叹了一口气,他也知道老二是触到太子的逆鳞了,他也觉得二皇子是活该,在京中好好地折腾就是,何必要将手插进江南去找永嘉的麻烦吗?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