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民国女配[穿书]_分卷阅读_132(3 / 4)
和大哥重新结婚,她坚决不住一处,还不是怕再次被欺负?
林思晴想来想去,觉得十分惭愧,终究是自家不好,才让人家有了戒备。
只有先向大嫂示好,打消她的顾虑,才会让她对自家没那么痛恨。
要示好,没有什么比归还拿走的东西更直截了当,林思晴觉得有必要和妹妹林思巧通个气,姐妹俩将那些贵重的黄金首饰拿出来退还给方琮珠。
林思巧有些心疼:“姐姐,那可是黄金首饰,贵重得很。”
“再贵重也不是咱们的呀。”林思晴叹气:“那时候我们可是说借着戴而已。”
“可是你问过大嫂,能不能把黄金坠子送给你,她是点了头的。”林思巧犹然在为所有权争取着:“她点了头,那就是送给咱们了,她能送你,就不能送给我吗?”
“我也只问了坠子,并没有问手镯,就算坠子是她答应送的,可手镯她也没说啊。”林思晴劝着妹妹:“思巧,至少得将那手镯拿出来吧?”
林思巧想了很久,恋恋不舍的叹了一口气:“唉,真是舍不得,那么好看的东西。”
“东西再好看又有什么用呢?总归不是咱们的。大哥与大嫂离婚以后,我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情,是不是咱们家做得太过了,大嫂才不愿意与大哥过下去?唉,那时候咱们也真的做得太过了,要是换着是你和我过这样的日子,只怕也是要离开的。”林思晴抓住林思巧一只手劝慰她:“思巧,咱们把黄金首饰还给大嫂,她与咱们的关系肯定会好不少,以后大哥也不会难做人,要不是他总夹在大嫂与咱们家之间,左右为难的,到时候多尴尬。”
“姐姐,你说得对。”林思巧羞愧的低下了头:“那我也不要那个手镯了,以后咱们跟着大哥去上海,挣了钱以后给自己打一对漂亮手镯做嫁妆。”
“可不是这样?”林思晴点了点头:“妹妹,你能想通就好。”
今年的天气比往年要暖和,这才元宵节,枝头已经有了淡淡的一抹黄绿色,远远望着绒绒的一层,好像披了一件新衣裳似的。
两顶轿子晃晃悠悠的在苏州的青石小街上走着,林夫人撩起软帘不时看了看外边:“怎么还没到呢?这要走多久啊?”
“快了快了。”林思虞在竹轿一侧跟着走,指了指前边的那条路:“就快到了,从这边下去就是来分钟的样子了。”
林夫人将软帘放了下来,一双手急急忙忙的在里边整理衣裳,总觉得自己衣裳的领口没有理好有些皱皱巴巴。她心里头有些虚,想着要去方家吃饭,一颗心就悬着不踏实,可是不过去她又觉得遗憾——毕竟是儿子再一次结婚,总得到场才是。
常妈抓着竹轿的一根杆子,气喘吁吁的朝前边走:“夫人,其实不远呢,真不远。”
抬轿子的两个人看了常妈一眼:“也有那么一段路程。”
若不是林大少爷给的钱足,他们才不会在正月十五还出门抬轿子呢。
本来林思虞是想一家人走路过来的,可林夫人总觉得走路不免会被人看轻,至少也得要坐轿子。
家里有倒是有几乘竹轿,可那都是家中鼎盛的时候添置的代步工具,而林家这时候却的却是轿夫。那时候家里下人多,随随便便就能抬出好几乘,可现在家里就这么点儿人手,最多抬一辆轿子,可是总不能让林思晴和林思巧两姐妹走路,故此林思虞到村里请了两个力气大的过来抬轿子,跟他们说好中午吃过饭再抬回来,给一百铜元。
见他出的钱到位,两个人答应了下来,林思晴与林思巧两个挤在一乘竹轿里,由两个力气大些的抬着朝方家这边过来,好在两个人都瘦,轿夫倒也不觉得吃力。
渐渐的走近了那一鉴方塘,此刻依旧还是荷叶凋零,没有发出新枝,但方塘边的杨柳已经绿了,柔软的枝条点在水面上,不是的惊起一圈圈波澜。
方家门口的下人见着林思虞伴着两乘竹轿过来,赶紧上前作揖打躬:“姑爷,竹轿里边这是……”
“我母亲和我妹妹。”林思虞掀开竹轿的门帘,将林夫人扶了出来,看门人听着说是亲家太太过来了,连忙飞奔着进去报信:“老爷,夫人,亲家太太过来了。”
这时候辰光还早,只不过已经有些亲戚过来方家这边了,众人都知道方琮珠去年已经和林思虞离婚的事情,现在听着看门人说“亲家太太”,皆是大为惊奇:“亲家太太?什么时候贵府又结亲了?是琮亭还是琮珠啊?”
方夫人站起身来陪着笑脸道:“诸位,没有另外结亲哪,还是原来林家。”
方正成与方夫人两人一道朝外边走了过去,堂屋里几个来得早些的亲戚相互看了看,都有些莫名其妙,不是说琮珠已经离婚了?这正月十五里头,林家人上门作甚?
“亲家母。”
方正成与方夫人两人一同走了出去,见着林夫人由林思虞搀扶着站在那里,笑着作了个揖:“亲家母,今日登门可是不容易,真让我们家蓬荜生辉哪。” ↑返回顶部↑
林思晴想来想去,觉得十分惭愧,终究是自家不好,才让人家有了戒备。
只有先向大嫂示好,打消她的顾虑,才会让她对自家没那么痛恨。
要示好,没有什么比归还拿走的东西更直截了当,林思晴觉得有必要和妹妹林思巧通个气,姐妹俩将那些贵重的黄金首饰拿出来退还给方琮珠。
林思巧有些心疼:“姐姐,那可是黄金首饰,贵重得很。”
“再贵重也不是咱们的呀。”林思晴叹气:“那时候我们可是说借着戴而已。”
“可是你问过大嫂,能不能把黄金坠子送给你,她是点了头的。”林思巧犹然在为所有权争取着:“她点了头,那就是送给咱们了,她能送你,就不能送给我吗?”
“我也只问了坠子,并没有问手镯,就算坠子是她答应送的,可手镯她也没说啊。”林思晴劝着妹妹:“思巧,至少得将那手镯拿出来吧?”
林思巧想了很久,恋恋不舍的叹了一口气:“唉,真是舍不得,那么好看的东西。”
“东西再好看又有什么用呢?总归不是咱们的。大哥与大嫂离婚以后,我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情,是不是咱们家做得太过了,大嫂才不愿意与大哥过下去?唉,那时候咱们也真的做得太过了,要是换着是你和我过这样的日子,只怕也是要离开的。”林思晴抓住林思巧一只手劝慰她:“思巧,咱们把黄金首饰还给大嫂,她与咱们的关系肯定会好不少,以后大哥也不会难做人,要不是他总夹在大嫂与咱们家之间,左右为难的,到时候多尴尬。”
“姐姐,你说得对。”林思巧羞愧的低下了头:“那我也不要那个手镯了,以后咱们跟着大哥去上海,挣了钱以后给自己打一对漂亮手镯做嫁妆。”
“可不是这样?”林思晴点了点头:“妹妹,你能想通就好。”
今年的天气比往年要暖和,这才元宵节,枝头已经有了淡淡的一抹黄绿色,远远望着绒绒的一层,好像披了一件新衣裳似的。
两顶轿子晃晃悠悠的在苏州的青石小街上走着,林夫人撩起软帘不时看了看外边:“怎么还没到呢?这要走多久啊?”
“快了快了。”林思虞在竹轿一侧跟着走,指了指前边的那条路:“就快到了,从这边下去就是来分钟的样子了。”
林夫人将软帘放了下来,一双手急急忙忙的在里边整理衣裳,总觉得自己衣裳的领口没有理好有些皱皱巴巴。她心里头有些虚,想着要去方家吃饭,一颗心就悬着不踏实,可是不过去她又觉得遗憾——毕竟是儿子再一次结婚,总得到场才是。
常妈抓着竹轿的一根杆子,气喘吁吁的朝前边走:“夫人,其实不远呢,真不远。”
抬轿子的两个人看了常妈一眼:“也有那么一段路程。”
若不是林大少爷给的钱足,他们才不会在正月十五还出门抬轿子呢。
本来林思虞是想一家人走路过来的,可林夫人总觉得走路不免会被人看轻,至少也得要坐轿子。
家里有倒是有几乘竹轿,可那都是家中鼎盛的时候添置的代步工具,而林家这时候却的却是轿夫。那时候家里下人多,随随便便就能抬出好几乘,可现在家里就这么点儿人手,最多抬一辆轿子,可是总不能让林思晴和林思巧两姐妹走路,故此林思虞到村里请了两个力气大的过来抬轿子,跟他们说好中午吃过饭再抬回来,给一百铜元。
见他出的钱到位,两个人答应了下来,林思晴与林思巧两个挤在一乘竹轿里,由两个力气大些的抬着朝方家这边过来,好在两个人都瘦,轿夫倒也不觉得吃力。
渐渐的走近了那一鉴方塘,此刻依旧还是荷叶凋零,没有发出新枝,但方塘边的杨柳已经绿了,柔软的枝条点在水面上,不是的惊起一圈圈波澜。
方家门口的下人见着林思虞伴着两乘竹轿过来,赶紧上前作揖打躬:“姑爷,竹轿里边这是……”
“我母亲和我妹妹。”林思虞掀开竹轿的门帘,将林夫人扶了出来,看门人听着说是亲家太太过来了,连忙飞奔着进去报信:“老爷,夫人,亲家太太过来了。”
这时候辰光还早,只不过已经有些亲戚过来方家这边了,众人都知道方琮珠去年已经和林思虞离婚的事情,现在听着看门人说“亲家太太”,皆是大为惊奇:“亲家太太?什么时候贵府又结亲了?是琮亭还是琮珠啊?”
方夫人站起身来陪着笑脸道:“诸位,没有另外结亲哪,还是原来林家。”
方正成与方夫人两人一道朝外边走了过去,堂屋里几个来得早些的亲戚相互看了看,都有些莫名其妙,不是说琮珠已经离婚了?这正月十五里头,林家人上门作甚?
“亲家母。”
方正成与方夫人两人一同走了出去,见着林夫人由林思虞搀扶着站在那里,笑着作了个揖:“亲家母,今日登门可是不容易,真让我们家蓬荜生辉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