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千顷养包子_分卷阅读_196(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快,灶的三面已经围起来了,就剩下一个烧火的这么一面。众人围在一起,苏黎拿了一点稻草作为引火的,烧着之后,扔进灶里的干柴火下面。
  不多时,火彻底的烧着了。由于灶做的空间,还算大,苏黎在里头陆陆续续的塞了一半的柴火,锅里的雪,已经开始有融化的倾向。
  “郡主,这盐是现在加吗?”侍菊看着雪融化成水后,有开始沸腾的倾向,便问着苏黎。
  “锅盖盖好,等沸腾了,在扔吧,其实什么时候都差不多。”苏黎也冷,便干脆蹲在那,自己开始烧火。一来可以取暖,二来,她心急,想要看看自己一天,能搞定多少。
  “是!”侍菊看到苏黎这边搞定之后,便让人又砌了一个稍微小点的灶,自己在那边用小锅,也烧了起来。能加快速度,尽快就加快速度。
  不多时,众人看着参杂着盐的热水,被侍卫长用厚厚的布捏着端起来,往雪坡上用力一杨,就看见那雪快速的化成水,往下流,不多时,则是快速变成冰。
  不过效果还是良好的,那么一锅水,就化了不少的雪。而结成的冰,则是被其他的侍卫快速的用树枝往两边划拉开。
  夜晚,苏黎看着已经下去三分之二的雪坡,心里很是兴奋。剩下了十来米了,明天一个早上应该能够搞定了,这外头的雪很大,希望不能不会有高了好几米才是。
  夜晚,丁大夫给宋侍卫他们送东西和银子过来了。
  “这是三两的银子,现在这天气寒冷,野味少了。在镇上都卖了高价,都是一个价格卖出去的,均是二十五文一斤。总共是五两又七百五十文,这两匹布,花了三百文,这些棉花贵,花了一两的银子,米面花了九百六十文银子。
  如今这米又贵了,现在是十六文一斤,先买了五十斤,面粉则是买了二十斤。剩下三两又四百九十文。这些都在这了,一会儿这些棉花和布我拿回去,让我家那口子做好,给你们送过来,你先将王爷的衣服尺寸都给到我。”
  待丁大夫走后,贾氏母女看着买了这么多的米面,心里乐呵呵的。看来接下来都有大白米饭吃了。贾氏都忘了,她有多少年没吃过一口大白米饭了。就算是家里现在有大米,她也只敢熬粥。
  苏黎又花了一个上午,终于将雪融化去了。只是跟着露出已经死去的侍卫,又让苏黎伤心难过了好久。
  吩咐人安葬好这些人后,苏黎留下了两个侍卫和一个侍梅,自己带着人乔装打扮,悄悄的回国都去。
  ☆、第八十六章 复仇开始
  从青云山出来,苏黎一路小心翼翼,自己装扮成乡野村妇,穿着褴褛,脸上涂抹着青一块紫一块,手上装得像是因为受了寒冷,长得冻疮似的。抱着同样装扮过,穿的破破烂烂的小肉包,身边一个侍梅装成自己的小姑,同样穿的破烂不堪,往京都前去。
  而身边的侍卫,则是装扮成同样是受了灾,因为寒冷饥饿而远离家乡的村民。至于马车则是让另外的侍卫先驾车到另一个城镇等待。每到一个城镇,她就重新装扮一下自己,保证那些对自己有坏心眼的人,都认不出来为止。
  而马车的外表,则是变了又变,甚至连马,都给了做了不同的装扮。然而就算是如此,到了湾区镇,还是被认了出来。
  “郡主,你一定是郡主。郡主,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这天这么冷,外头还下着雪,你抱着孩子,这是要去哪?郡主你要是没地方住,就先住我这吧。”
  苏黎本来想既然是回国都,现在这个时间,去凤村看看酱油做的怎么样了。以现在这个装扮,应该没有人认出来才是。
  可偏偏不巧,被陶氏给认出来了。他们现在一家子都是住在这镇上,一个月才回家三四次。现在酒楼的生意很是不错,镇上有钱的人家,都会来光顾一番。这毕竟是郡主投资的,有郡主的名义在,谁敢不买账?
  只是没想到,她今天还准备着去买点东西,想着趁着夜晚,赶回家去,明天刚好可以住上一天来着。现在家里也买了马车,主要是为了回家方便。可没想到,这一出门,就看见了郡主。
  虽然穿的破破烂烂的,但郡主是她心目中神一般的存在,不管怎么样,她都能够认得出来的。只是郡主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苏黎想说些什么,可又不敢大声嚷嚷。现在虽然天气冷,可这街上的人也不少。本来她想先找个地方,租个牛车,装成去凤村投靠亲戚的样子。奈何这还没找到地方呢,就被陶氏认出来了,且还大声嚷嚷。
  趁着人还没完全看过来,苏黎赶紧做了一个静音的手势。一手抱着小肉包,一手拉着陶氏从侧门进了酒楼后院,铁蛋他们住的地方。
  “郡主,你这是怎么了?”为何她又有一种,郡主和第一次一样,被追杀的感觉呢?不是吧,像郡主这样的人,难道天天活在被追杀中吗?
  村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郡主,天生来就是命好,会投胎。可她明白,如果郡主是活在天天有人想杀了她的环境中,那又怎么会幸福呢?
  苏黎没仔细说什么,只是道:“你也知道我的身份,第一次到凤村的情况,你应该明白。我现在情况差不多,我要回国都,不过回去之前,我要先去凤村看看我做的酱油。你这是要回凤村吗?要回去的话,带我一起。
  只是关于我回去的事情,你别声张出去,带着我直接去村长家就好,我不能在这里耽搁太久的时间。”
  陶氏听着苏黎简单的话语,便明白她现在的情况。心里忍不住有些同情起郡主来,原来身份高贵,也没有什么好的。像他们这种小老百姓,是最好了,只要能够吃得饱,穿得暖,谁又有他们来的幸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