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 第19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论如何,此次廷议结果已经票拟呈给天子,吴兑已付出了足够的艰辛。
  他又道:“柳阁老你提到的那位赵士桢,我已将其请进了兵部,此子果真大才。”
  吴兑毕竟是任过边臣的,他与俺答之妻三娘子关系不错——三娘子就是那位看中了文官帅哥小蔡就带回去睡的奇女子,长期在边关,吴兑见过赵士桢发明的火器后,便立刻明白其威猛之处。
  《育言报》也常常刊载弗朗机、泰西等地火炮之威,虽吴兑不知其消息源于何处,但既是《育言报》登载,其中也有几分可信之理。
  除此之外,《育言报》上也登载了朝鲜、倭国的近况,令人看了大开眼界——吴兑此前也曾怀疑过《育言报》所登内容不实,然而某回朝鲜使者进京,见了《育言报》所载之事,便大呼小叫称《育言报》败坏其王室声名,他们国王委屈云云。
  大明官民原本对《育言报》上的内容只是将信将疑,见了使者这般,如何不知《育言报》所言皆是事实?
  因而《育言报》各版中,除了论辩外,其讲述海外风情的内容也格外受读书人欢迎,《育言报》几乎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了对大明百姓的科普。
  自利玛窦进入广东以来,《育言报》想尽办法与利玛窦联系上,开辟了《育言报》的海外专栏,版面越做越大,百姓们自其上知晓了海外的大航海时代,也知晓了各国的怪异风俗。
  就算天子也对其颇感兴趣。
  当然,已有大臣猜到了柳贺在其上详细介绍海外风俗的目的——隆庆之后关闭的开海之路,柳贺恐怕是想将其再度开启。
  第255章 开海之论
  吴兑的提议经由内阁票拟,最终交至天子手中,天子只批了两个字——准拟,但花钱的是天子也十分看重,便又将四位阁臣与吴兑叫去,听几人详说边饷之事。
  无论如何,柳贺入阁的第一战算是大获全胜。
  不过边饷发与不发还未涉及到张四维的核心利益,只是叫他权势受损罢了,张四维也并非承受不起。
  但柳贺这一出,倒令官员们见识到了他的本事。
  无论在永宁公主一事上出力,还是力主天子任下王恭妃,柳贺永远做的比说的多。
  因而,在阁臣眼中,在六部部堂眼中,柳贺不够沉稳严肃,反而有股难言的锐气,但在年轻官员看来,这便是如今的官场所需要的。
  大明官场积重难返,极需的便是柳贺这般敢为天下先的官员——自柳贺连中三元那日起,他便受到天下读书人景仰,而之后,他并未辜负天下读书人与百姓的期待,一步步走得极为有力。
  满朝诸公不敢为之事,他敢为,文武官员不敢问之人,他敢问。
  张四维觉得,这也是柳贺真正的威胁所在。
  ……
  自《育言报》扩版之后,读书人与官员们热议的话题俨然变成了海禁该不该开,原本没有《育言报》的宣传,读书人并不知海外情形如何,只觉得他们是群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可经《育言报》一刊登,他们才知,原来天下并非如此。
  但也因《育言报》的影响,柳贺之心也路人皆知了。
  这一年十月初,大文豪王世贞便在《育言报》上刊文,称自隆庆开海至今已有数年,开海之效尚未知,便因张居正柄政而中断,而今天子既亲政,当思开海通商,以令民得其惠。
  王世贞这文一发,远在福建的李贽便发文声援于他,之后民间亦有许多支持开海的声音。
  李贽称,如今士风凋敝,百姓埋首于田却不得温饱,漕运亦是贪腐成风,漕粮所获进国库者,不过十之三四。
  百姓既逐渐知晓海外如何,我大明也当兴船运,开海禁,以使各地贸易通畅,令大明之货物自海外获得许多利润。
  然而,支持开海的声音多出自民间,王世贞这会儿正因为得罪张居正而被罢归故里,李贽更是全大明朝公认的疯疯癫癫,在官方层面上,大多数官员都是不支持开海的。
  尤其是张四维。
  张四维本身是山西大商出身,江南的盐运与漕运就有张家在支撑,海禁一开,受影响最大的必定是河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