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4 / 1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世缘不同。”燕红强掩内心的感觉,极力用平静的声音说,“璱人,各有因缘莫羡人,但亦不必为他人伤感。”
  “感从中来,人我莫辨;为他人伤,其实亦是自伤。”
  “如此说来,过去亦有过类似的情形?”
  “什么类似?”龚定庵茫然地问。
  “你刚才不是为我伤感吗?”
  “噢!有过。”
  “能不能说给我听听?”
  龚定庵沉吟了一会儿答说:“我念首词你听听吧,是《台城路》。”接着便念:“城西一角临官柳,阴阴画楼低护。冶叶倡条——”
  “又是个薄命的。”燕红失声插嘴。
  “你别打岔,一打岔我就不容易记得起来了。‘冶叶倡条,年年惯见,露里风中无数。谁家怨女,有一种工愁,天然眉妩。红烛欢场,惺忪敛袖正无语。’”
  “这是上半阕。着墨不多,情事如见,白描得好。”燕红问道,“到底何事自怨?”
  龚定庵便又念:“相逢纵教迟暮,者春潮别馆,牢记迎汝——”
  “对不起!”燕红打断他的话说,“我又要打岔了,到底是相逢嫌晚,还是美人迟暮?”
  “兼而有之。”
  “这春潮别馆是哪里?”
  “有人有个别墅,名叫春潮别馆。”
  “‘牢记迎汝’,迎了没有?”
  龚定庵不答,管自己一口气念道:“我亦频年,弹琴说剑,憔悴江东风雨。烦卿低诉,怕女伴回眸,晓人心绪。归去啼痕,夜灯瞧见否?”
  “看来你是没有迎!”
  龚定庵念了一首诗,作为回答:“春灯如雪浸兰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到扬州。”
  “一词一诗合在一起读,意思便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了。”燕红说道,“所可知的是,事情发生在扬州。”
  “不错。”龚定庵问道,“你到过扬州没有?”
  “没有。”
  “扬州是好地方。”他本想说几时带她去逛一逛,但想到她今后行动,不似往时自由,便缩住了口,心头浮起一丝若有所失的怅惘。
  “龚大少爷,吃粥!”人随声到,舱门前出现了宋嫂的影子,双手捧着瓷罐,指间挟着一根纸媒。
  点起烛台,揭开瓷罐,是宋嫂特制的芦鸭粥,龚定庵一连吃了两碗。初夏天气进热粥,自然满身大汗,于是走向船头,披襟当风,月下遥望,远处错落灯火,却不能分辨是否出于刘氏家庵。
  “你看,”他回进舱来,为燕红遥指灯火,“那里就是刘氏家庵,可惜无从确指。白天刘姑太太要我看看,哪里可以加盖几间屋子,当时我就想,应该建一座高阁,秋来玩赏芦花,不必出门,现在看来,又多一样妙处,你倒想一想是何妙处?”
  “这里地势低,能够建一座高阁,远远就能望见,自然成为一胜,更可以当作路标,确是一个好主意。”
  “还有,”龚定庵说,“我希望你住那座高阁,晚上点起一盏灯,扁舟远来,一望即知,也是一种安慰。”
  说得深情款款,燕红心中一动。但如照他的意思做,又成魔障,这样便成了自己的一个矛盾,想要这么办,却又害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