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2 / 4)
攒完这个会议之后,叶知秋又去攒了建设工农兵大学的会议,将她跑动跑西召集来的那些人才聚集在一块儿,将工农兵大学建系的问题给落实下来。
从姑苏学院挖来的食品专业的人才不少,就由高玉教授牵头成立工农兵大学的食品系,以正大食品厂、奶糖厂、海产品厂为实习实训基地,将工农兵大学的食品系给办起来,一边培养研究型人才,一边培养高级工程师。
从首都医科大学、京城药学院、金陵药学院以及卫健委挖来的医学专家也不少,就由临海市中心医院院长胡滨牵头成立工农兵大学医学系,以临海市中心医院为实习实训基地,将工农兵大学的医药学系办起来,为医学发展培育人才,也为临海市内各区输送高水平医疗人员。
还有从赣南学院挖来的纺织人才,也可以立足于颍上区新建的蚕桑棉基地建立纺织印染系,为纺织业培养人才,输送精英。
……
至于工农兵大学的第一批学生,就从各大厂子里的优秀职工中选取。因为这些职工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工农兵大学的四年制学制中,前两年都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基础课与通识基础课,两年后,所有学生面临分流,一部分学生已经成为了掌握专业技能的工程师,可以服务社会了,就被输送往社会工作岗位上去,一部分学生留下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为科学研究继续奉献。
叶知秋会时不时地去各个院系走一走,同那边的专家学者交流交流,将自己‘签到’所得的技术透露一些出去,给这些行业的发展添加了一些‘催熟剂’。
这一年,临海市各区的发展都按下了加速键,全市的脱贫攻坚战通通打响,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些县城因为土地贫瘠而连年贫困,老百姓都生活在饥寒交迫的温饱线上,政府就在这些地方建设工厂,培养当地的青年进入工厂工作,将农业种植用地变更为工业用地,这些贫瘠的土地上负责输出工业产能,而那些土地肥沃的土地上输出的农业产能也会被调来供给这边的老百姓。
这是太忙了,忙到叶知秋都没时间同林国栋作了,夫妻俩晚上回去后就累得不行,就在叶知秋快将临海市中心医院还有一个后勤预备处的时候,后勤预备处的那些医院职工家属突然给她送来了好消息。
经过历时十九个月全年无休的公关工作,研究人员顺利攻克避震技术,经过改造过的避震技术安装在长青市造的救护车上,抗震防颠簸的功效比意呆利生产的救护车还要好。
更让叶知秋惊喜的时候,医院后勤预备处那些专家们研究出来的这种避震技术还可以运用在普通的车上,装在三轮车和‘四不像’上,这类农机在运送蔬菜的过程中造成的损耗都被降低了百分之八十。
叶知秋将医院后勤预备处的这些专家们的工级全部上调了三个级,然后就着急忙慌地成立了工农兵大学机械系,将医院后勤预备处的这些专家单独拎出来,让这些专家们认真搞研究,主要负责突破发动机技术、农机改造与创新技术等。
另外一边,受到惊吓的市政也开始配合发力,在当初规划为重工业基地的白水区内开始建设汽车厂,林国栋还将汽车厂建设申请提交到了东山省省委。
在建厂理由一栏中,林国栋相当自信地写道:已掌握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避震技术,大大提高了救护车的抗震防颠簸性能,使的救护车更能满足急救需求。
东山省的省委一看,这汽车厂是生产急救车的啊,那没什么关系,批就批了。
批复文件返回临海市时,东山省省委的领导还在吐槽林国栋,“一个造救护车的厂子,叫啥汽车厂,叫救护车厂不好吗?就喜欢把摊子给搞大……”
殊不知,临海市要建的就是汽车厂,不止要造救护车,农用机车要造,轿车也要造!
这么好的避震技术,放到轿车里不香吗?
能坐舒舒服服的轿车,为什么要想不开去坐那把人颠得好似抽风的车?
第77章 交易
临海市新创办的汽车厂名叫‘大元’, 取自元朝征伐四方的寓意。
东山省领导审批‘大元汽车厂’的时候,压根没想到临海市的摊子会铺的那么大,可当这份已经审批好的材料报送首都时,首都那边的人关注到了。
“这临海市要建汽车厂?难道是打算从轻工业转型向重工业了?可是国内最好的汽车厂在东北, 他们怎么竞争得过长青一汽、长青二汽、长青三汽?”
首都这边的人将临海市报送来的这份材料压到案头, 决定等年末报送材料的时候再重点关注一下。
毕竟这些材料只要省级批复了就可以, 国-家不会一一干涉,更别提临海市的特殊性质, 都不需要省级批复, 自己就可以做决定,只需要向省级报送,再由省级向国-家报送。
-------------------------------------
大元汽车厂选择的路子是‘弯道超车’, 主要配件都从长青市买, 自己暂时只生产避震系统, 生产完后组装成整车,再进行喷漆与对外销售。
凭借一市之力,想要构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那是不现实的, 而且也没必要, 长青市那边的产业链已经很完善了,合作共赢才是王道。
为了让大元汽车厂尽快建成,林国栋与叶知秋兵分两路,纷纷出去走动。 ↑返回顶部↑
从姑苏学院挖来的食品专业的人才不少,就由高玉教授牵头成立工农兵大学的食品系,以正大食品厂、奶糖厂、海产品厂为实习实训基地,将工农兵大学的食品系给办起来,一边培养研究型人才,一边培养高级工程师。
从首都医科大学、京城药学院、金陵药学院以及卫健委挖来的医学专家也不少,就由临海市中心医院院长胡滨牵头成立工农兵大学医学系,以临海市中心医院为实习实训基地,将工农兵大学的医药学系办起来,为医学发展培育人才,也为临海市内各区输送高水平医疗人员。
还有从赣南学院挖来的纺织人才,也可以立足于颍上区新建的蚕桑棉基地建立纺织印染系,为纺织业培养人才,输送精英。
……
至于工农兵大学的第一批学生,就从各大厂子里的优秀职工中选取。因为这些职工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工农兵大学的四年制学制中,前两年都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基础课与通识基础课,两年后,所有学生面临分流,一部分学生已经成为了掌握专业技能的工程师,可以服务社会了,就被输送往社会工作岗位上去,一部分学生留下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为科学研究继续奉献。
叶知秋会时不时地去各个院系走一走,同那边的专家学者交流交流,将自己‘签到’所得的技术透露一些出去,给这些行业的发展添加了一些‘催熟剂’。
这一年,临海市各区的发展都按下了加速键,全市的脱贫攻坚战通通打响,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些县城因为土地贫瘠而连年贫困,老百姓都生活在饥寒交迫的温饱线上,政府就在这些地方建设工厂,培养当地的青年进入工厂工作,将农业种植用地变更为工业用地,这些贫瘠的土地上负责输出工业产能,而那些土地肥沃的土地上输出的农业产能也会被调来供给这边的老百姓。
这是太忙了,忙到叶知秋都没时间同林国栋作了,夫妻俩晚上回去后就累得不行,就在叶知秋快将临海市中心医院还有一个后勤预备处的时候,后勤预备处的那些医院职工家属突然给她送来了好消息。
经过历时十九个月全年无休的公关工作,研究人员顺利攻克避震技术,经过改造过的避震技术安装在长青市造的救护车上,抗震防颠簸的功效比意呆利生产的救护车还要好。
更让叶知秋惊喜的时候,医院后勤预备处那些专家们研究出来的这种避震技术还可以运用在普通的车上,装在三轮车和‘四不像’上,这类农机在运送蔬菜的过程中造成的损耗都被降低了百分之八十。
叶知秋将医院后勤预备处的这些专家们的工级全部上调了三个级,然后就着急忙慌地成立了工农兵大学机械系,将医院后勤预备处的这些专家单独拎出来,让这些专家们认真搞研究,主要负责突破发动机技术、农机改造与创新技术等。
另外一边,受到惊吓的市政也开始配合发力,在当初规划为重工业基地的白水区内开始建设汽车厂,林国栋还将汽车厂建设申请提交到了东山省省委。
在建厂理由一栏中,林国栋相当自信地写道:已掌握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避震技术,大大提高了救护车的抗震防颠簸性能,使的救护车更能满足急救需求。
东山省的省委一看,这汽车厂是生产急救车的啊,那没什么关系,批就批了。
批复文件返回临海市时,东山省省委的领导还在吐槽林国栋,“一个造救护车的厂子,叫啥汽车厂,叫救护车厂不好吗?就喜欢把摊子给搞大……”
殊不知,临海市要建的就是汽车厂,不止要造救护车,农用机车要造,轿车也要造!
这么好的避震技术,放到轿车里不香吗?
能坐舒舒服服的轿车,为什么要想不开去坐那把人颠得好似抽风的车?
第77章 交易
临海市新创办的汽车厂名叫‘大元’, 取自元朝征伐四方的寓意。
东山省领导审批‘大元汽车厂’的时候,压根没想到临海市的摊子会铺的那么大,可当这份已经审批好的材料报送首都时,首都那边的人关注到了。
“这临海市要建汽车厂?难道是打算从轻工业转型向重工业了?可是国内最好的汽车厂在东北, 他们怎么竞争得过长青一汽、长青二汽、长青三汽?”
首都这边的人将临海市报送来的这份材料压到案头, 决定等年末报送材料的时候再重点关注一下。
毕竟这些材料只要省级批复了就可以, 国-家不会一一干涉,更别提临海市的特殊性质, 都不需要省级批复, 自己就可以做决定,只需要向省级报送,再由省级向国-家报送。
-------------------------------------
大元汽车厂选择的路子是‘弯道超车’, 主要配件都从长青市买, 自己暂时只生产避震系统, 生产完后组装成整车,再进行喷漆与对外销售。
凭借一市之力,想要构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那是不现实的, 而且也没必要, 长青市那边的产业链已经很完善了,合作共赢才是王道。
为了让大元汽车厂尽快建成,林国栋与叶知秋兵分两路,纷纷出去走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