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节(2 / 4)
自身的礼仪,和我们现在可不一样,见朋友,穿着拖鞋、满脸油光就能去。
中华自古被称作礼仪之邦,即便在西北这种边塞地区,该有的基本礼仪都是有的。
特别是在当时对出家人比较尊重的年代,一般有出家人上门留宿,即便天色晚了,一家人也会出来迎接,陪着说些话,顺便烧些茶水,下个面条款待什么的,再穷一点儿,也得煮个土豆红薯款待客人。
尚元当晚的待遇有些惨,黑瘦的女人领他进门后,直接带他到了卧室,让他自己就寝,并没有多说什么。
第一章 雷纹(8)
尚元在心里嘀咕:果然是蛮夷之地,这里的人居然如此不重礼节,夜半竟然让一个女子出来开门待客。一边嘀咕,他还一边摇头。
搁现代,这丫的想法绝对是找抽型的,你丫大半夜上人家里借宿,人家好心收留你就不错了,你丫居然还等着别人一家出来迎接,还得给你煮红薯?丫是不是太厚脸皮了?
按照现代的情况,尚元在心里的那段儿嘀咕,绝对属于找抽型,但在当时那种注重礼仪的环境中,他的嘀咕却是非常正常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国人,即便是在西北蛮夷之地,也注重礼节,再穷基本的礼节也不能丢。
所以这种远方来客到家,却没有人出来迎接的情形,是相当不正常的。
尚元又累又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肚子里饥肠辘辘,别提多难受了。就在他饿的实在难受,根本
睡不着,打算起来找些水,灌自己个水饱时,那黑瘦的女人,端了一挖灰糊糊热腾腾的东西进来给他,说了些话,大意是今晚情况特殊,不便带客,失礼的地方万望谅解一类的,请客人先吃一碗吃食填填肚子,明日再赔罪招待。
有道是礼尚往来,礼仪这个东西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向的。
黑瘦的女人一番赔罪后,尚元立刻还礼,表示是自己叨扰了,让黑瘦女人一家干嘛干嘛,不必顾虑自己,又谢过她的吃食后,立刻端着碗呼啦啦吃起来。
吃的是什么他也不知道,反正当时饿了,吃的挺香的,一碗热食下肚,尚元没急着睡觉,而是打算溜达溜达再休息。修道之人注重养生,吃饱了就睡这种事儿是不会干的,于是他轻手轻脚,走到了房屋的的楼台处。
楼台和现在的阳台差不多,过去主要用来晒一些辣椒、瓜子、干菜一类的。
站在楼台上,初秋的冷风吹的人睁不开眼,尚元眯着眼,眺望着黑暗中的村落。
如果没有那些零零星星的灯笼,这会儿村落里应该是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的,但正因为有了那些灯笼
,所以尚元能模模糊糊眺望到村里的情况。
他当时虽然觉得这个地方有些奇怪,但华夏地大物博,风物人情差别很大,些微的奇异之处,并不值得深究,因此当时吃饱喝足的尚元,在楼台上吹着风,眯着眼消食。
身体的疲惫,让他有种想要立刻往床上一躺的欲望,用尚元现在的话来说,当时他虽然站在楼台处,但整个人其实已经昏昏欲睡了,对周围的环境,敏感度很低。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站了大约十多二十分钟,正当他觉得差不多,打算回去睡觉时,朦朦胧胧间,便觉得不远处的灯笼底下,似乎有一道道人影,如同缓慢行走的僵尸一般,在晦涩朦胧的光线下慢悠悠的晃过去。
尚元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他眯着眼仔细去瞧不远处的灯笼,灯笼的光线十分朦胧,晦涩不清,他盯着看了会儿,便瞧见又一个人影,缓缓的从晦涩的光线下经过。
这一次看得真真切切,那人影行动缓慢而僵硬,由于隔得远,光线又晦暗不明,因此也看不清穿着打扮,但那张僵硬缓慢的步调,却给人一种不似活人的感觉。
尚元一个激灵,脑子里闪过一个词儿:赶尸。
民间历来就有湘西赶尸的传说,相传赶尸匠用秘法,操控死去的人行走,用这种方法,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身运回家乡、落叶归根,而赶尸匠就收取赶尸费谋生。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赶尸是只存在于里或者电影里才有的情节,而对于尚元来说,赶尸其实并不是那么神秘的事,他虽然不是赶尸匠,但他认识赶尸匠,也见过赶尸艺人赶尸时的情景。
但这里已经是极之地,赶尸一脉主要活动在湘西一带,什么时候赶尸竟然赶到这儿来了?
思索间,又一个看不清的人影,慢吞吞从晦涩的光线下走过,尚元心中惊疑,不知是何人竟然在此地赶尸,好奇之下,有心想结识,便轻手轻脚,打算出门去看看。
为了防止大半夜吵扰到主人家,尚元的动作很小心,他一路摸到了一楼,正当要打开大门出去时,黑暗中,忽听‘咕叽’一声响。 ↑返回顶部↑
中华自古被称作礼仪之邦,即便在西北这种边塞地区,该有的基本礼仪都是有的。
特别是在当时对出家人比较尊重的年代,一般有出家人上门留宿,即便天色晚了,一家人也会出来迎接,陪着说些话,顺便烧些茶水,下个面条款待什么的,再穷一点儿,也得煮个土豆红薯款待客人。
尚元当晚的待遇有些惨,黑瘦的女人领他进门后,直接带他到了卧室,让他自己就寝,并没有多说什么。
第一章 雷纹(8)
尚元在心里嘀咕:果然是蛮夷之地,这里的人居然如此不重礼节,夜半竟然让一个女子出来开门待客。一边嘀咕,他还一边摇头。
搁现代,这丫的想法绝对是找抽型的,你丫大半夜上人家里借宿,人家好心收留你就不错了,你丫居然还等着别人一家出来迎接,还得给你煮红薯?丫是不是太厚脸皮了?
按照现代的情况,尚元在心里的那段儿嘀咕,绝对属于找抽型,但在当时那种注重礼仪的环境中,他的嘀咕却是非常正常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国人,即便是在西北蛮夷之地,也注重礼节,再穷基本的礼节也不能丢。
所以这种远方来客到家,却没有人出来迎接的情形,是相当不正常的。
尚元又累又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肚子里饥肠辘辘,别提多难受了。就在他饿的实在难受,根本
睡不着,打算起来找些水,灌自己个水饱时,那黑瘦的女人,端了一挖灰糊糊热腾腾的东西进来给他,说了些话,大意是今晚情况特殊,不便带客,失礼的地方万望谅解一类的,请客人先吃一碗吃食填填肚子,明日再赔罪招待。
有道是礼尚往来,礼仪这个东西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向的。
黑瘦的女人一番赔罪后,尚元立刻还礼,表示是自己叨扰了,让黑瘦女人一家干嘛干嘛,不必顾虑自己,又谢过她的吃食后,立刻端着碗呼啦啦吃起来。
吃的是什么他也不知道,反正当时饿了,吃的挺香的,一碗热食下肚,尚元没急着睡觉,而是打算溜达溜达再休息。修道之人注重养生,吃饱了就睡这种事儿是不会干的,于是他轻手轻脚,走到了房屋的的楼台处。
楼台和现在的阳台差不多,过去主要用来晒一些辣椒、瓜子、干菜一类的。
站在楼台上,初秋的冷风吹的人睁不开眼,尚元眯着眼,眺望着黑暗中的村落。
如果没有那些零零星星的灯笼,这会儿村落里应该是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的,但正因为有了那些灯笼
,所以尚元能模模糊糊眺望到村里的情况。
他当时虽然觉得这个地方有些奇怪,但华夏地大物博,风物人情差别很大,些微的奇异之处,并不值得深究,因此当时吃饱喝足的尚元,在楼台上吹着风,眯着眼消食。
身体的疲惫,让他有种想要立刻往床上一躺的欲望,用尚元现在的话来说,当时他虽然站在楼台处,但整个人其实已经昏昏欲睡了,对周围的环境,敏感度很低。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站了大约十多二十分钟,正当他觉得差不多,打算回去睡觉时,朦朦胧胧间,便觉得不远处的灯笼底下,似乎有一道道人影,如同缓慢行走的僵尸一般,在晦涩朦胧的光线下慢悠悠的晃过去。
尚元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他眯着眼仔细去瞧不远处的灯笼,灯笼的光线十分朦胧,晦涩不清,他盯着看了会儿,便瞧见又一个人影,缓缓的从晦涩的光线下经过。
这一次看得真真切切,那人影行动缓慢而僵硬,由于隔得远,光线又晦暗不明,因此也看不清穿着打扮,但那张僵硬缓慢的步调,却给人一种不似活人的感觉。
尚元一个激灵,脑子里闪过一个词儿:赶尸。
民间历来就有湘西赶尸的传说,相传赶尸匠用秘法,操控死去的人行走,用这种方法,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身运回家乡、落叶归根,而赶尸匠就收取赶尸费谋生。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赶尸是只存在于里或者电影里才有的情节,而对于尚元来说,赶尸其实并不是那么神秘的事,他虽然不是赶尸匠,但他认识赶尸匠,也见过赶尸艺人赶尸时的情景。
但这里已经是极之地,赶尸一脉主要活动在湘西一带,什么时候赶尸竟然赶到这儿来了?
思索间,又一个看不清的人影,慢吞吞从晦涩的光线下走过,尚元心中惊疑,不知是何人竟然在此地赶尸,好奇之下,有心想结识,便轻手轻脚,打算出门去看看。
为了防止大半夜吵扰到主人家,尚元的动作很小心,他一路摸到了一楼,正当要打开大门出去时,黑暗中,忽听‘咕叽’一声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