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予将军心所向 完结 太平盛世(1 / 3)
八 太平盛世(完结章)
天启二十九年,夏,北境战三年之久,大将军郑中谨用兵如有神助,将羌人赶出蛰护草原百里,斩杀羌人士兵二十余万,俘虏十余万,此后,羌人元气大伤,羌人王庭王族四散逃窜,从此北境安。
景元帝收到北境最后一封捷报,下诏命郑中谨带军凯旋。
而此时天启朝早已不复三年前荣光,国库空虚,百姓家中无存银。世人皆叹景元帝暴虐成性,穷兵黩武,三年间,郑中谨在北境前线所需之军饷、粮草、兵戈、战马无一不缺,而这些俱是高堂之上景元帝力排众议,杀了一个又一个反对的言官换来的。
几十万大军三年战之所需,足矣将这个大国财力耗尽,尽管郑中谨在三年后带来了好消息,但这些并不足以慰天下。
只是那归来的将军并不知晓这些,这些年,来往北境之信件只有战报,其余信件皆被景元帝所控,任何提及郑中谨好战而耗国力之言论的信件尽数被拦截,而所书之人轻则发配,重则人头落地。
郑中谨凯旋而归七日,这些被景元帝所围堵之言犹如溃之堤坝下的洪水般涌来,郑中谨这才知道,支持他战神之名身后的到底是什么。
庆功宴上,武官色喜,文官面颓,郑中谨端坐于龙椅上,帝冕之下的面容比之三年前苍白憔悴了许多,那双看向郑中谨的眼睛却亮的很,仿若暗夜之星辰。
刘治手持双耳杯,遥遥对着郑中谨的方向举着,郑中谨起身,面朝他的方向,双手捧着酒杯,恭敬相对,刘治对他笑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一场庆功宴欢喜之人愿多留,而厌恶之人早早离席,刘治坐了许久,他自是欢喜的,但天色暗,便起身离席,郑中谨目光始终在他身上,见他离去,便抬脚跟了上去。
身后有人跟着,刘治知晓,他却脚步不停,背着手走在御花园的湖侧,夏季晚间微风拂过水面,带起丝丝涟漪,路过人身,很是舒爽,仿佛醉意都叫它带走了几分,让清明醒了来。
“陛下。”郑中谨叫住了刘治,快步上前,掀起大将军朝服,跪在他身前,行了一个大礼。
刘治不动,他受了郑中谨这个礼。
君臣之礼。
这是刘治登基后受的他第一个君臣礼。
“大将军,请起。”刘治盯着那人头上的黑冠勾着唇笑,一双眼睛和这身旁的湖水像极了,清澈里溢满了柔软。
郑中谨起身,视线不期然与这双透软的桃花眼相撞,空荡荡的心脏蓦然慢慢被填满。
“一别三年,中谨过得可好?”
“臣,甚好。”郑中谨笑。
“那便好,”刘治挥挥手,李自与了然,带着周围伺候的人往外走去,站在刘治和郑中谨远处,听不见陛下与大将军所言的远处。
“可臣所知,陛下这些年,并不好。”宫人走远,郑中谨愧疚开口:“臣不知三年征战竟让陛下背下暴虐好战之骂名,更不知大启为此付出了此等代价,臣之功绩,是陛下舍弃了名声换来的,臣,有罪。”
“你无罪,”刘治笑了:“中谨,你该知晓,在我这里,天下人皆有罪,唯你不会,当年我曾说过……”
郑中谨听到刘治自称,眉头微蹙,他为臣,刘治为帝,他们之间不该如此。
“陛下,”郑中谨打断刘治:“君臣之别,陛下这般,臣惶恐。”
刘治斜睨他一眼,不理会他那番腐朽至极的言论,接着往下说:“我曾说过,中谨所求,治都会尽力为你做到,中谨所求国泰民安,太平盛世,太大了,治为凡人,只能在你战时保惑人心之言不扰你,保你三军所需,保你身后大启朝仍在,其余的,治却难以做到了,这三年,治累了,给不了中谨太平盛世了。”
“陛下!”郑中谨心里忽然发慌,他抬眼看到刘治那双清澈坚定得不像话的眼睛,知道他要说出什么了不得的、自己无法承受的言论,他急忙推拒:“陛下醉了,臣军中还有事,先行告辞……”
“今日不说,明日,后日,”刘治出声阻他:“只要中谨还在京中一日,我都会说出我想说的,中谨,你面对羌人的弯刀铁骑可面不改色,莫不是治实在丑陋可怖甚于那些,让中谨一见,便次次都要逃吗?”
那言语中的脆弱让郑中谨心里纠了一下,停了脚步。
“陛下……”
“半月后,我会将皇位禅让与你。” ↑返回顶部↑
天启二十九年,夏,北境战三年之久,大将军郑中谨用兵如有神助,将羌人赶出蛰护草原百里,斩杀羌人士兵二十余万,俘虏十余万,此后,羌人元气大伤,羌人王庭王族四散逃窜,从此北境安。
景元帝收到北境最后一封捷报,下诏命郑中谨带军凯旋。
而此时天启朝早已不复三年前荣光,国库空虚,百姓家中无存银。世人皆叹景元帝暴虐成性,穷兵黩武,三年间,郑中谨在北境前线所需之军饷、粮草、兵戈、战马无一不缺,而这些俱是高堂之上景元帝力排众议,杀了一个又一个反对的言官换来的。
几十万大军三年战之所需,足矣将这个大国财力耗尽,尽管郑中谨在三年后带来了好消息,但这些并不足以慰天下。
只是那归来的将军并不知晓这些,这些年,来往北境之信件只有战报,其余信件皆被景元帝所控,任何提及郑中谨好战而耗国力之言论的信件尽数被拦截,而所书之人轻则发配,重则人头落地。
郑中谨凯旋而归七日,这些被景元帝所围堵之言犹如溃之堤坝下的洪水般涌来,郑中谨这才知道,支持他战神之名身后的到底是什么。
庆功宴上,武官色喜,文官面颓,郑中谨端坐于龙椅上,帝冕之下的面容比之三年前苍白憔悴了许多,那双看向郑中谨的眼睛却亮的很,仿若暗夜之星辰。
刘治手持双耳杯,遥遥对着郑中谨的方向举着,郑中谨起身,面朝他的方向,双手捧着酒杯,恭敬相对,刘治对他笑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一场庆功宴欢喜之人愿多留,而厌恶之人早早离席,刘治坐了许久,他自是欢喜的,但天色暗,便起身离席,郑中谨目光始终在他身上,见他离去,便抬脚跟了上去。
身后有人跟着,刘治知晓,他却脚步不停,背着手走在御花园的湖侧,夏季晚间微风拂过水面,带起丝丝涟漪,路过人身,很是舒爽,仿佛醉意都叫它带走了几分,让清明醒了来。
“陛下。”郑中谨叫住了刘治,快步上前,掀起大将军朝服,跪在他身前,行了一个大礼。
刘治不动,他受了郑中谨这个礼。
君臣之礼。
这是刘治登基后受的他第一个君臣礼。
“大将军,请起。”刘治盯着那人头上的黑冠勾着唇笑,一双眼睛和这身旁的湖水像极了,清澈里溢满了柔软。
郑中谨起身,视线不期然与这双透软的桃花眼相撞,空荡荡的心脏蓦然慢慢被填满。
“一别三年,中谨过得可好?”
“臣,甚好。”郑中谨笑。
“那便好,”刘治挥挥手,李自与了然,带着周围伺候的人往外走去,站在刘治和郑中谨远处,听不见陛下与大将军所言的远处。
“可臣所知,陛下这些年,并不好。”宫人走远,郑中谨愧疚开口:“臣不知三年征战竟让陛下背下暴虐好战之骂名,更不知大启为此付出了此等代价,臣之功绩,是陛下舍弃了名声换来的,臣,有罪。”
“你无罪,”刘治笑了:“中谨,你该知晓,在我这里,天下人皆有罪,唯你不会,当年我曾说过……”
郑中谨听到刘治自称,眉头微蹙,他为臣,刘治为帝,他们之间不该如此。
“陛下,”郑中谨打断刘治:“君臣之别,陛下这般,臣惶恐。”
刘治斜睨他一眼,不理会他那番腐朽至极的言论,接着往下说:“我曾说过,中谨所求,治都会尽力为你做到,中谨所求国泰民安,太平盛世,太大了,治为凡人,只能在你战时保惑人心之言不扰你,保你三军所需,保你身后大启朝仍在,其余的,治却难以做到了,这三年,治累了,给不了中谨太平盛世了。”
“陛下!”郑中谨心里忽然发慌,他抬眼看到刘治那双清澈坚定得不像话的眼睛,知道他要说出什么了不得的、自己无法承受的言论,他急忙推拒:“陛下醉了,臣军中还有事,先行告辞……”
“今日不说,明日,后日,”刘治出声阻他:“只要中谨还在京中一日,我都会说出我想说的,中谨,你面对羌人的弯刀铁骑可面不改色,莫不是治实在丑陋可怖甚于那些,让中谨一见,便次次都要逃吗?”
那言语中的脆弱让郑中谨心里纠了一下,停了脚步。
“陛下……”
“半月后,我会将皇位禅让与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