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3 / 4)
赵九福微微一笑,解释道:“射箭除了力气之外,最重要的是眼力,要先学会不眨眼,把小物看成大物,把模糊的看成清晰的,这般就算是远距离的箭靶,也如同就在面前。”
小皇帝似乎听不太懂的模样,赵九福也没打算将皇帝培养成一个文武全才,笑着说道:“陛下可是累了,不如咱们先歇一会儿吧,您的年纪尚小,现在力气不足,等长大一些便会好了,射箭讲究一个专,这个字陛下已经做到了一半。”
小皇帝也觉得自己的手臂有些发酸,他顺着这话放下了弓箭,微微叹了口气说道:“那朕什么时候才能像太傅一般孔武有力呢?”
赵九福还是第一次被人用孔武有力这四个字形容,倒是真的有几分新鲜,他忍不住笑着说道:“微臣从五岁开始不断练习,时至今日已有四十余年。”
小皇帝听见这话惊讶的张大了嘴巴,盯着赵九福问道:“太傅,这么多年以来,您难道一日也没有间断过吗?”
赵九福笑了一下,避重就轻的说道:“间断自然是有的,但大多数日子都要练习,都说熟能生巧,不管是读书还是练武都是如此。”
小皇帝点了点头,又转而说道:“母后曾同朕说过,太傅当年高中状元的时候,已经武艺超群,还曾被祖爷爷夸赞过,只是太傅是文臣,反倒是一直没有用武之地。”
“陛下谬赞了,论刀枪拳脚的话,微臣远不如诸位武将们。”赵九福这话是实话,他也就是力气大一个好处而已,阴阳五行拳并不是有杀伤力的拳法,可惜在他杀了那么多人之后,竟然再也没有人相信他的实话了。
小皇帝自然也是不相信的,他觉得自家母后说得对,赵太傅确实是朝中难得的沉稳谦虚之臣,他从不喜欢提起自己的功绩,对大周却忠心耿耿。
离开练武场,一边走,赵九福一边考问起皇帝的功课来,不得不说小皇帝的聪明才智远超过先帝,当年赵九福教导先帝的时候,先帝都已经是成人了,许多事情依旧需要他掰碎了来说,可小皇帝却不同,他常有一点就通的时候。
学生聪明,赵九福先是高兴,随后又有些担心,聪明人有聪明人的坏处,就比如小皇帝如今才年满六岁,就开始琢磨一些事情了。
聪明人若是引导的不好,引发的结果恐怕比蠢笨的人还要可怕,若是这个人还是皇帝的话,给大周带来灭顶之灾也是有可能的。
就是因为如此,赵九福放在小皇帝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甚至当年他教育自己的长子赵顺灏的时候,都没有这般的用心。
小皇帝没有先帝的教导,关于皇帝要做的事情也得他这个太傅来,虽说朝中又选了几人作为皇帝的老师,但有些事情并不是他们能说的。
赵九福将自己的教育想法一次次的写下来梳理清晰,又一次次的烧毁,最后才能化为实践,在小皇帝的身上,他几乎花费了全部的精力,才能保证不出差错。
幸运的是,后宫之后的李皇后也是如此,她也许想要增加自己在小皇帝心中的重要性,但绝不是那种要把儿子培养成昏君,好来一个自己执政的野心家。
正因为如此,赵九福与李太后才能达成现在的和谐,否则光是教育的理念不同,就足以让这两位一个前朝重臣,一个后宫太后闹得不可开交。
李太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女人,在那次血洗朝堂之后,她对赵九福就十分的客气,这种客气的辈分是谨慎和戒备,但同时,却不影响她对赵九福的倚重。
小皇帝在朝中最坚定的支持者,除了李家人就是赵九福,对于这一点李太后认识的十分深刻,固然因为当时赵九福的强势作为,她心中有些畏惧,却不会选择在小皇帝羽翼未丰的时候与赵九福撕破脸,与此相反,她十分配合。
考校完毕,赵九福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陛下学习的极快,有仁帝之风。”
小皇帝显然知道,别看先帝临死的时候来了一个托孤,但赵九福其实是仁帝那时候提拔起来的大臣,他与仁帝的私交极好,甚至一度被人传出有龙阳之事。
对于小皇帝而言,类似仁帝自然是比类似先帝更好的夸赞,他忍不住也露出一个笑容来:“太傅,仁帝是一位怎么样的皇帝?”
赵九福见他一路走来满头大汗,拿出帕子替他擦了擦额头,笑着说道:“仁帝啊,他是一位有志之君,他的一生极为克制,为了大周的繁荣做了许多常人不会做的事情。”
小皇帝在旁人口中也听过这话,他走了几步忽然停了下来,旁边的太监连忙问道:“陛下,可是累了,可要奴才抱着您走?”
练习了大半天的小皇帝自然是双手发酸,双腿发颤的,但他还是咬牙说道:“不用。”
赵九福低头看了他一眼,忽然伸手将小皇帝抱了起来,微微笑道:“陛下,不管是读书还是练武都需要劳逸结合,不如就让微臣抱你回去吧?”
小皇帝脸色有些发红,似乎带着几分羞怯,但还是很快顺势搂住赵九福的脖子,开口说道:“那就辛苦太傅了,太傅若是累了,就把朕放下来。”
赵九福年纪已经不轻了,但他身体极好,抱着一个孩子走路稳稳当当,丝毫没有吃力的样子,小皇帝脸色还带着一丝扭捏,口中却继续说道:“朕也想做一个仁帝那般的皇帝。”
赵九福只是笑着没有说话,未来小皇帝会成为什么样的皇帝,就连他自己也控制不了,现在所说的一切都只是空谈,一切只等着时间来证明。
随着一步步的靠近宫殿,小皇帝原本有些僵硬的身体倒是慢慢放松下来,在他有记忆一来,除了身边的大太监之外似乎并未被人抱着走过。 ↑返回顶部↑
小皇帝似乎听不太懂的模样,赵九福也没打算将皇帝培养成一个文武全才,笑着说道:“陛下可是累了,不如咱们先歇一会儿吧,您的年纪尚小,现在力气不足,等长大一些便会好了,射箭讲究一个专,这个字陛下已经做到了一半。”
小皇帝也觉得自己的手臂有些发酸,他顺着这话放下了弓箭,微微叹了口气说道:“那朕什么时候才能像太傅一般孔武有力呢?”
赵九福还是第一次被人用孔武有力这四个字形容,倒是真的有几分新鲜,他忍不住笑着说道:“微臣从五岁开始不断练习,时至今日已有四十余年。”
小皇帝听见这话惊讶的张大了嘴巴,盯着赵九福问道:“太傅,这么多年以来,您难道一日也没有间断过吗?”
赵九福笑了一下,避重就轻的说道:“间断自然是有的,但大多数日子都要练习,都说熟能生巧,不管是读书还是练武都是如此。”
小皇帝点了点头,又转而说道:“母后曾同朕说过,太傅当年高中状元的时候,已经武艺超群,还曾被祖爷爷夸赞过,只是太傅是文臣,反倒是一直没有用武之地。”
“陛下谬赞了,论刀枪拳脚的话,微臣远不如诸位武将们。”赵九福这话是实话,他也就是力气大一个好处而已,阴阳五行拳并不是有杀伤力的拳法,可惜在他杀了那么多人之后,竟然再也没有人相信他的实话了。
小皇帝自然也是不相信的,他觉得自家母后说得对,赵太傅确实是朝中难得的沉稳谦虚之臣,他从不喜欢提起自己的功绩,对大周却忠心耿耿。
离开练武场,一边走,赵九福一边考问起皇帝的功课来,不得不说小皇帝的聪明才智远超过先帝,当年赵九福教导先帝的时候,先帝都已经是成人了,许多事情依旧需要他掰碎了来说,可小皇帝却不同,他常有一点就通的时候。
学生聪明,赵九福先是高兴,随后又有些担心,聪明人有聪明人的坏处,就比如小皇帝如今才年满六岁,就开始琢磨一些事情了。
聪明人若是引导的不好,引发的结果恐怕比蠢笨的人还要可怕,若是这个人还是皇帝的话,给大周带来灭顶之灾也是有可能的。
就是因为如此,赵九福放在小皇帝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甚至当年他教育自己的长子赵顺灏的时候,都没有这般的用心。
小皇帝没有先帝的教导,关于皇帝要做的事情也得他这个太傅来,虽说朝中又选了几人作为皇帝的老师,但有些事情并不是他们能说的。
赵九福将自己的教育想法一次次的写下来梳理清晰,又一次次的烧毁,最后才能化为实践,在小皇帝的身上,他几乎花费了全部的精力,才能保证不出差错。
幸运的是,后宫之后的李皇后也是如此,她也许想要增加自己在小皇帝心中的重要性,但绝不是那种要把儿子培养成昏君,好来一个自己执政的野心家。
正因为如此,赵九福与李太后才能达成现在的和谐,否则光是教育的理念不同,就足以让这两位一个前朝重臣,一个后宫太后闹得不可开交。
李太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女人,在那次血洗朝堂之后,她对赵九福就十分的客气,这种客气的辈分是谨慎和戒备,但同时,却不影响她对赵九福的倚重。
小皇帝在朝中最坚定的支持者,除了李家人就是赵九福,对于这一点李太后认识的十分深刻,固然因为当时赵九福的强势作为,她心中有些畏惧,却不会选择在小皇帝羽翼未丰的时候与赵九福撕破脸,与此相反,她十分配合。
考校完毕,赵九福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陛下学习的极快,有仁帝之风。”
小皇帝显然知道,别看先帝临死的时候来了一个托孤,但赵九福其实是仁帝那时候提拔起来的大臣,他与仁帝的私交极好,甚至一度被人传出有龙阳之事。
对于小皇帝而言,类似仁帝自然是比类似先帝更好的夸赞,他忍不住也露出一个笑容来:“太傅,仁帝是一位怎么样的皇帝?”
赵九福见他一路走来满头大汗,拿出帕子替他擦了擦额头,笑着说道:“仁帝啊,他是一位有志之君,他的一生极为克制,为了大周的繁荣做了许多常人不会做的事情。”
小皇帝在旁人口中也听过这话,他走了几步忽然停了下来,旁边的太监连忙问道:“陛下,可是累了,可要奴才抱着您走?”
练习了大半天的小皇帝自然是双手发酸,双腿发颤的,但他还是咬牙说道:“不用。”
赵九福低头看了他一眼,忽然伸手将小皇帝抱了起来,微微笑道:“陛下,不管是读书还是练武都需要劳逸结合,不如就让微臣抱你回去吧?”
小皇帝脸色有些发红,似乎带着几分羞怯,但还是很快顺势搂住赵九福的脖子,开口说道:“那就辛苦太傅了,太傅若是累了,就把朕放下来。”
赵九福年纪已经不轻了,但他身体极好,抱着一个孩子走路稳稳当当,丝毫没有吃力的样子,小皇帝脸色还带着一丝扭捏,口中却继续说道:“朕也想做一个仁帝那般的皇帝。”
赵九福只是笑着没有说话,未来小皇帝会成为什么样的皇帝,就连他自己也控制不了,现在所说的一切都只是空谈,一切只等着时间来证明。
随着一步步的靠近宫殿,小皇帝原本有些僵硬的身体倒是慢慢放松下来,在他有记忆一来,除了身边的大太监之外似乎并未被人抱着走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