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3 / 4)
黛文婷没想过杜若竟然会说这么一番长篇大论开解她,一下子倒是忘了哭。
“你自己再想想吧,我觉得你不能光想着不好的地方,不想想自己得到的是什么。”
杜若其实也隐约能猜到黛文婷的意思,“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如果嫉妒你靠这个赚钱,一开始就会表现出来。我们这几个人里,我是不在乎这些的,苏丽一根筋根本想不到这个,秦朗家庭条件应该不错,看不上这点钱,江昭辉就不用说了,他对你可以说是掏心挖肺。你担心的无非就是张校长那边,可张校长因为搞发菜基地的事,现在已经不会轻易和我们有矛盾,在我看来,你所有顾及的东西都是你自己的庸人自扰。”
“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做?”
黛文婷被说得一愣一愣的。
“傻啊,趁着还在这里,多赚钱啊!”
杜若翻了个白眼,“好歹也下乡受了几个月苦了,赚点钱怎么了?谁说你风凉话,叫她下乡学你的路线,保准一个月就哭着回去。”
她站起身,将椅子又推了回去,仿佛什么事都没有一般走了出去。
大概是杜若将做人的“凉薄”和“自我总行”表现的太过现实,被她开解过一番后,黛文婷的心理压力没那么大了,平时再做直播就没有那么魂不守舍,教导孩子们时还更认真了不少,经常还送班上的女孩子一些漂亮的小发夹、文具什么的,这些东西都是淘宝上批发的,花不了多少钱,但这个地方的人很多没有“审美”的概念,更不会花心思打扮女孩子。
有了高额的打赏收入,在杜若的开解下,黛文婷不仅仅和其他老师一样是来义务支教的,这些孩子在某些意义上,已经是她的“合作伙伴”了。
黛文婷原本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现在又变成了最“大方”的老师,再加上之前的冬衣,每天都有不少孩子和父母视频时反复提起这个美貌又温柔的老师,那些媒体出去采访学生家长时,没有一个不提黛文婷好的。
于是,在某个下雪的日子里,学校接到了《xx人物》周刊请求采访的要求。
《xx人物周刊》和之前在网上报道她事迹的网媒不同,能登上周刊的无一不是政商精英就是体育明星,要么就是当时已经是现象级的人物,除了要求名气足够大以外,还要求必须是充满正能量、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面形象。
在这之前,从未有任何一位直播类网红上过《xx人物周刊》,有记者愿意千里迢迢来到这西北贫困的山村,则代表她已经得到了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黛文婷接到采访邀请时,她的眼泪就像是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不停地流出眼眶,好似要将这么多个月来的压力和憋闷都发泄出来一样。
大哭一场后,她精神抖擞,如获新生,因为现在她不但“红”了,而且还将以一种正面形象登上这个舞台,她之前的担心就将不复存在。
来采访她的是一个年轻的女记者,名叫“李薇薇”,按照随行摄影的说法,现在是他们xx报业最被看好的新人。
李薇薇确实非常专业,她报道的主题不仅仅围绕着黛文婷,还以点为面拓展出去,探讨起在支教这项事业上,女教师比男教师有哪些优势,又要付出哪些牺牲。
她是个既冷静又充满情怀的好记者,而且精通网络营销的一些门道,在采访过程中也有意引导黛文婷回答一些网上不利于她的负面言论,这对她进一步奠定自己的良好形象有积极一面的作用。
那一瞬间,黛文婷真的觉得她就是个神仙人物,是上天派来拯救她的小天使,有些误会她在网上澄清像是狡辩,可是在这样一问一答的访谈中,就显得无比诚恳了。
更别说,黛文婷的美貌对她的回答是有加成的。
采访结束后,穿着一袭风衣的记者李薇薇跟着老师们参观了红星小学,在看到学校里的信号增幅器与多媒体教室后,临时起意,和随行摄影一起,又新加了一组有关“网络对于留守儿童作用”的采访主题。
网上有很多人对于黛文婷花钱架构什么“直播平台”和“多媒体教室”很有意见,认为在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地方搞这些就是浪费钱,但李薇薇相信,当外界看到自己做出的这期报道,就会理解,在孩子们眼里,精神需求有时候更甚于物质需求。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只会出现在“电视上”的记者才是让他们最感兴趣的。
看着扛着摄像机的摄影师和白领精英一样的李薇薇,不少孩子都凑在他们的身边,问她们是做什么的。
当李薇薇告诉他们自己是“记者”时,孩子们都轰动了。
“那是记者,是上电视的人!”
“我知道我知道,记者就是写报纸上文章的人!”
“记者是天天和电影明星在一起的人!”
“我们是要上电视了吗?” ↑返回顶部↑
“你自己再想想吧,我觉得你不能光想着不好的地方,不想想自己得到的是什么。”
杜若其实也隐约能猜到黛文婷的意思,“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如果嫉妒你靠这个赚钱,一开始就会表现出来。我们这几个人里,我是不在乎这些的,苏丽一根筋根本想不到这个,秦朗家庭条件应该不错,看不上这点钱,江昭辉就不用说了,他对你可以说是掏心挖肺。你担心的无非就是张校长那边,可张校长因为搞发菜基地的事,现在已经不会轻易和我们有矛盾,在我看来,你所有顾及的东西都是你自己的庸人自扰。”
“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做?”
黛文婷被说得一愣一愣的。
“傻啊,趁着还在这里,多赚钱啊!”
杜若翻了个白眼,“好歹也下乡受了几个月苦了,赚点钱怎么了?谁说你风凉话,叫她下乡学你的路线,保准一个月就哭着回去。”
她站起身,将椅子又推了回去,仿佛什么事都没有一般走了出去。
大概是杜若将做人的“凉薄”和“自我总行”表现的太过现实,被她开解过一番后,黛文婷的心理压力没那么大了,平时再做直播就没有那么魂不守舍,教导孩子们时还更认真了不少,经常还送班上的女孩子一些漂亮的小发夹、文具什么的,这些东西都是淘宝上批发的,花不了多少钱,但这个地方的人很多没有“审美”的概念,更不会花心思打扮女孩子。
有了高额的打赏收入,在杜若的开解下,黛文婷不仅仅和其他老师一样是来义务支教的,这些孩子在某些意义上,已经是她的“合作伙伴”了。
黛文婷原本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现在又变成了最“大方”的老师,再加上之前的冬衣,每天都有不少孩子和父母视频时反复提起这个美貌又温柔的老师,那些媒体出去采访学生家长时,没有一个不提黛文婷好的。
于是,在某个下雪的日子里,学校接到了《xx人物》周刊请求采访的要求。
《xx人物周刊》和之前在网上报道她事迹的网媒不同,能登上周刊的无一不是政商精英就是体育明星,要么就是当时已经是现象级的人物,除了要求名气足够大以外,还要求必须是充满正能量、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面形象。
在这之前,从未有任何一位直播类网红上过《xx人物周刊》,有记者愿意千里迢迢来到这西北贫困的山村,则代表她已经得到了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黛文婷接到采访邀请时,她的眼泪就像是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不停地流出眼眶,好似要将这么多个月来的压力和憋闷都发泄出来一样。
大哭一场后,她精神抖擞,如获新生,因为现在她不但“红”了,而且还将以一种正面形象登上这个舞台,她之前的担心就将不复存在。
来采访她的是一个年轻的女记者,名叫“李薇薇”,按照随行摄影的说法,现在是他们xx报业最被看好的新人。
李薇薇确实非常专业,她报道的主题不仅仅围绕着黛文婷,还以点为面拓展出去,探讨起在支教这项事业上,女教师比男教师有哪些优势,又要付出哪些牺牲。
她是个既冷静又充满情怀的好记者,而且精通网络营销的一些门道,在采访过程中也有意引导黛文婷回答一些网上不利于她的负面言论,这对她进一步奠定自己的良好形象有积极一面的作用。
那一瞬间,黛文婷真的觉得她就是个神仙人物,是上天派来拯救她的小天使,有些误会她在网上澄清像是狡辩,可是在这样一问一答的访谈中,就显得无比诚恳了。
更别说,黛文婷的美貌对她的回答是有加成的。
采访结束后,穿着一袭风衣的记者李薇薇跟着老师们参观了红星小学,在看到学校里的信号增幅器与多媒体教室后,临时起意,和随行摄影一起,又新加了一组有关“网络对于留守儿童作用”的采访主题。
网上有很多人对于黛文婷花钱架构什么“直播平台”和“多媒体教室”很有意见,认为在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地方搞这些就是浪费钱,但李薇薇相信,当外界看到自己做出的这期报道,就会理解,在孩子们眼里,精神需求有时候更甚于物质需求。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只会出现在“电视上”的记者才是让他们最感兴趣的。
看着扛着摄像机的摄影师和白领精英一样的李薇薇,不少孩子都凑在他们的身边,问她们是做什么的。
当李薇薇告诉他们自己是“记者”时,孩子们都轰动了。
“那是记者,是上电视的人!”
“我知道我知道,记者就是写报纸上文章的人!”
“记者是天天和电影明星在一起的人!”
“我们是要上电视了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