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2 / 4)
“不清楚,看老太爷、老太太怎么说。”秦氏到底是四房的,不好太插手三房的是非,只道,“你三伯也有可能会续弦,到底年岁又不是很大。”
娇娇心下一动,脑海里想的却不是冯府三房的事儿,而是她曾经的家,平安镇下河村的冯家。
上辈子,及至她过世,她爹冯源都不曾续弦。可这辈子呢?在没了她以后,她爹应该会再成个家?
秦氏见她低头不吭声,以为她是在为冯三太太难过,便道:“其实,人各有命,这也是没法子的。你也是,嫁过去好几个月了,肚子可有动静?”
“有时候,真不是咱们当女人的不心疼女人,而是没法子啊!”
“我要是有个亲闺女,我也将她捧在手心里疼着宠着。可我就怕嫁出去了,还得操一辈子心,怕公婆妯娌不好相处,怕夫妻感情不和,怕这个怕那个的。可要是换做儿子,随他怎么折腾,便是他同儿媳不睦,大不了多抬几个美妾,又怎样呢?”
从某方面来说,冯三太太那些病真的可以说是操心操出来的。其实,她同秦氏是同一年生的,相差不过两三个月,可俩人站在一起,看起来却是三太太苍老憔悴的多了。
娇娇默默的点了点头,她上辈子不就是让她爹冯源操了一辈子心的?偏她还早早的离世了,想也知道她死后,她爹有多难过痛苦。而这辈子,替她操心的人还多了俩。
“你回去,在魏家相夫教子,好好的过日子。这高兴也是一天,难过也是一天,凡事看开点儿,跟生死相比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安好,家里也能少操点儿心。”
秦氏说罢,便摆手让娇娇离开了。
而及至娇娇离开了冯府,三太太的亲生女儿也不过才来了两个。当然,未出阁的小女儿倒是一起待在灵堂里,哭得泪流满面。这大概是唯一一个不掺任何杂念,单纯为三太太的离世而痛哭的人。
至于婠娘,也不知道是因为送信的人在路上耽搁了时间,才是别的什么原因。一直到冯三太太出殡,连个音讯都没有,不像其他人,哪怕本人无法赶到,起码派了人过来悼念。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
从冯府回来后,娇娇就一连好几日都有些心神不宁的。等丁嬷嬷都病愈回了东院,她还是没能缓过来。
跟前伺候的人都不明白她这是怎么了,毕竟谁也不认为她跟冯三太太能有什么感情。只是她自己知道,她惦记的是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冯家。
她想家了。
第54章
平安镇下河村。
春耕已过,秋收未至,这段时日便是乡下地头惯常所说的农闲日子。不过,说闲其实也不闲,很多人盘算着秋收过后要盖房子、要嫁女娶妻,都掐准了日子提前准备起来。
盖房子要木梁砖瓦,嫁女娶妻也少不得家舍布帛,这些事儿搁在城里兴许算不得什么,可在乡下地头,采买东西都难,可不得早好几个月甚至早半年光景就备下了。
而这段时日,也是媒人们忙活的日子。
“陈媒婆又来了?今个儿又是帮谁家说亲?”
“是他三婶喊你来?她前头还在叨叨你,说攒够了娶儿媳的钱,偏你又忙,好久没来咱们村了。”
“我家二郎年岁也不小了,陈媒婆也帮着留意留意?人勤快能干就成,别的可不敢挑。”
小南庄的陈媒婆自打进了村,就有那蹲在路边家门口的村民主动跟她打招呼。陈媒婆一一应下了,还道办完了正事,就过来闲磕牙,到时候慢慢聊。
就有村民一脸好奇的跟着她,看她往哪家去,及至见了她果真进了三婶子家的院子,这才恹恹的走了。
“他三婶,人我帮你瞧好了,是柳桩头村张家的二闺女,今年刚十五,干起活来利索得很。你要是中意,回头我领你去那头瞧瞧。”
三婶子一脸惊喜的答应下来,她儿子都十九岁了,要是搁在城里的大户人家或许不算什么,可乡下地头成亲本就讲究一个赶早不赶晚。尤其村里年岁相近的小伙儿都成亲的成亲,生娃的生娃,可把三婶子给急坏了。
一听说有人选了,且陈媒婆都这么说了,听着就知道对方应该是乐意的,当下喜得她将人往屋里请,又是泡茶又是拿花生瓜子的,恨不得立刻就能定下来。 ↑返回顶部↑
娇娇心下一动,脑海里想的却不是冯府三房的事儿,而是她曾经的家,平安镇下河村的冯家。
上辈子,及至她过世,她爹冯源都不曾续弦。可这辈子呢?在没了她以后,她爹应该会再成个家?
秦氏见她低头不吭声,以为她是在为冯三太太难过,便道:“其实,人各有命,这也是没法子的。你也是,嫁过去好几个月了,肚子可有动静?”
“有时候,真不是咱们当女人的不心疼女人,而是没法子啊!”
“我要是有个亲闺女,我也将她捧在手心里疼着宠着。可我就怕嫁出去了,还得操一辈子心,怕公婆妯娌不好相处,怕夫妻感情不和,怕这个怕那个的。可要是换做儿子,随他怎么折腾,便是他同儿媳不睦,大不了多抬几个美妾,又怎样呢?”
从某方面来说,冯三太太那些病真的可以说是操心操出来的。其实,她同秦氏是同一年生的,相差不过两三个月,可俩人站在一起,看起来却是三太太苍老憔悴的多了。
娇娇默默的点了点头,她上辈子不就是让她爹冯源操了一辈子心的?偏她还早早的离世了,想也知道她死后,她爹有多难过痛苦。而这辈子,替她操心的人还多了俩。
“你回去,在魏家相夫教子,好好的过日子。这高兴也是一天,难过也是一天,凡事看开点儿,跟生死相比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安好,家里也能少操点儿心。”
秦氏说罢,便摆手让娇娇离开了。
而及至娇娇离开了冯府,三太太的亲生女儿也不过才来了两个。当然,未出阁的小女儿倒是一起待在灵堂里,哭得泪流满面。这大概是唯一一个不掺任何杂念,单纯为三太太的离世而痛哭的人。
至于婠娘,也不知道是因为送信的人在路上耽搁了时间,才是别的什么原因。一直到冯三太太出殡,连个音讯都没有,不像其他人,哪怕本人无法赶到,起码派了人过来悼念。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
从冯府回来后,娇娇就一连好几日都有些心神不宁的。等丁嬷嬷都病愈回了东院,她还是没能缓过来。
跟前伺候的人都不明白她这是怎么了,毕竟谁也不认为她跟冯三太太能有什么感情。只是她自己知道,她惦记的是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冯家。
她想家了。
第54章
平安镇下河村。
春耕已过,秋收未至,这段时日便是乡下地头惯常所说的农闲日子。不过,说闲其实也不闲,很多人盘算着秋收过后要盖房子、要嫁女娶妻,都掐准了日子提前准备起来。
盖房子要木梁砖瓦,嫁女娶妻也少不得家舍布帛,这些事儿搁在城里兴许算不得什么,可在乡下地头,采买东西都难,可不得早好几个月甚至早半年光景就备下了。
而这段时日,也是媒人们忙活的日子。
“陈媒婆又来了?今个儿又是帮谁家说亲?”
“是他三婶喊你来?她前头还在叨叨你,说攒够了娶儿媳的钱,偏你又忙,好久没来咱们村了。”
“我家二郎年岁也不小了,陈媒婆也帮着留意留意?人勤快能干就成,别的可不敢挑。”
小南庄的陈媒婆自打进了村,就有那蹲在路边家门口的村民主动跟她打招呼。陈媒婆一一应下了,还道办完了正事,就过来闲磕牙,到时候慢慢聊。
就有村民一脸好奇的跟着她,看她往哪家去,及至见了她果真进了三婶子家的院子,这才恹恹的走了。
“他三婶,人我帮你瞧好了,是柳桩头村张家的二闺女,今年刚十五,干起活来利索得很。你要是中意,回头我领你去那头瞧瞧。”
三婶子一脸惊喜的答应下来,她儿子都十九岁了,要是搁在城里的大户人家或许不算什么,可乡下地头成亲本就讲究一个赶早不赶晚。尤其村里年岁相近的小伙儿都成亲的成亲,生娃的生娃,可把三婶子给急坏了。
一听说有人选了,且陈媒婆都这么说了,听着就知道对方应该是乐意的,当下喜得她将人往屋里请,又是泡茶又是拿花生瓜子的,恨不得立刻就能定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