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3 / 4)
他简直难以置信,生怕是自个儿听错了。能从黑漆漆阴森森的井里上到地面,他哪有不乐意的?
“你来的话,先把矿上给辞了,哪天都能过来。但咱们丑话说前头,来了就要守规矩,你年纪小,多做事少说话,跟着哥哥叔叔们多学学,技多不压身。”以后说不定就是条出路呢。
唐丰年比谁都明白,挖煤不可能挖一辈子。
顶多七八年,这饭碗就到头了。而且还是要身体别出问题,不然这七八年挣的还不够看病呢。
杜峰心头狂喜,满口答应,“好,我今天回去就辞!”笑得露出一口大白牙来。
唐丰年点点头,要他那就不可能要二姐两口子了。
工人们全都是县城周边的,唐家只有中午包一顿伙食,其他两顿都是自行解决,晚上就各回各家。但杜家离大渔乡还挺远,杜峰回去不方便,唐丰年问过媳妇儿没意见,就让他每天跟着自己回唐家住。
反正家里空屋子多的是。
他倒是勤快,只要见到外公外婆要做什么,第一个就跑上去帮忙,坚决不让他们干重活。老两口越来越喜欢他,逢人便夸他们外孙能干,聪明,孝顺。
等工地上的活计开始步上正轨,李曼青也轻松下来,每天带带孩子,偶尔看看铺子,时不时还出门玩一趟,日子倒是轻松。
不过,随着工期的推进,第一次发工资没问题,第二次也还行,第三次就开始捉襟见肘了,到第四个月,发完工人工资后,账上就只有几百块现金了。
而原本计划的五层教学楼,已经基本完工了,只要再接通水电,清理完建筑垃圾,就可以等着验收了。
而要做这些善后工作,就得继续开工资。
大姐夫和李志青知道唐丰年难处,又把刚领的工资给退回来,说是家里不急用钱,等先把工交了接到款项再说。杜峰知道了也不肯要工钱,说他吃住全在舅舅家,也花不到什么钱。
就是李建华和孟家几兄弟,也都多多少少退了一部分回来。
李曼青铺子上收入比较稳定,左边才进自己口袋,右边立马也全拿来给他发工资了。本来计划要在年中把店铺盘下来的,现在也暂时不考虑了。
没钱盘,那就继续租吧。她又抽空去县城转了几天,寻思着再开一家分店,因为二小后门那家生意实在太好了,老太太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许多都是从县城四面八方涌来的老顾客,有时候为了等着买面包,光排队就得排十多分钟,有时候要上班赶不及了,只能失望而归。
许多客人就劝李曼青再在别的地儿开一家,能够把客源分散一下不用等那么久。尤其是街天,下头乡镇的也进城,那人才叫多,她周围两三家铺子跟前都站满了人。
其实大家见她面包生意好,县里也有人蠢蠢欲动,跟风开了两家,但味道始终比不上双胞胎,再加价格也比她贵,生意也是半死不活。
只有双胞胎面包房,一年多了,味道不变,样式越来越多,分量不变,价格也才涨了两毛钱,宣城县的老百姓提起吃面包,第一反应和首选都是双胞胎。
既然要打算做大,李曼青觉着,开分店就势在必行。
店铺选址她找过好几个,蔡雄波两口子的意思是,尽量往中高端上定位,不如去县城百货商场里租个铺面,价格也能提得上去。
但她去看过几次,空置的商铺不多,能空下来的都是不太好的位置,要么靠近洗手间,要么靠近楼梯间的,人流量甚至还不如在广场上摆摊呢。
走中高端路线她也想过,但目前在宣城县这样的内陆县城,还是不大行得通。
只能先把牌子做出去,等以后条件好了再考虑专门开个高端礼品店之类的。
其他人流量大的地方,只有学校和工厂了。学校已经占据二小那样绝佳的地段,她想把第一家分店开在工厂附近。
那几个厂她都去看过,顺着东大河往西边走,一条宽阔的大马路过去,几个岔路分过去就是工厂,每天人流量上万,她特别心动。
问题那附近全是荒地,只有一座小民房孤零零的立在大马路中央,是真真正正的中央,为了这家“钉子户”专门把大马路一劈为二的那种。
她也去接触过,那户人家还真是对得起“钉子”两个字。 ↑返回顶部↑
“你来的话,先把矿上给辞了,哪天都能过来。但咱们丑话说前头,来了就要守规矩,你年纪小,多做事少说话,跟着哥哥叔叔们多学学,技多不压身。”以后说不定就是条出路呢。
唐丰年比谁都明白,挖煤不可能挖一辈子。
顶多七八年,这饭碗就到头了。而且还是要身体别出问题,不然这七八年挣的还不够看病呢。
杜峰心头狂喜,满口答应,“好,我今天回去就辞!”笑得露出一口大白牙来。
唐丰年点点头,要他那就不可能要二姐两口子了。
工人们全都是县城周边的,唐家只有中午包一顿伙食,其他两顿都是自行解决,晚上就各回各家。但杜家离大渔乡还挺远,杜峰回去不方便,唐丰年问过媳妇儿没意见,就让他每天跟着自己回唐家住。
反正家里空屋子多的是。
他倒是勤快,只要见到外公外婆要做什么,第一个就跑上去帮忙,坚决不让他们干重活。老两口越来越喜欢他,逢人便夸他们外孙能干,聪明,孝顺。
等工地上的活计开始步上正轨,李曼青也轻松下来,每天带带孩子,偶尔看看铺子,时不时还出门玩一趟,日子倒是轻松。
不过,随着工期的推进,第一次发工资没问题,第二次也还行,第三次就开始捉襟见肘了,到第四个月,发完工人工资后,账上就只有几百块现金了。
而原本计划的五层教学楼,已经基本完工了,只要再接通水电,清理完建筑垃圾,就可以等着验收了。
而要做这些善后工作,就得继续开工资。
大姐夫和李志青知道唐丰年难处,又把刚领的工资给退回来,说是家里不急用钱,等先把工交了接到款项再说。杜峰知道了也不肯要工钱,说他吃住全在舅舅家,也花不到什么钱。
就是李建华和孟家几兄弟,也都多多少少退了一部分回来。
李曼青铺子上收入比较稳定,左边才进自己口袋,右边立马也全拿来给他发工资了。本来计划要在年中把店铺盘下来的,现在也暂时不考虑了。
没钱盘,那就继续租吧。她又抽空去县城转了几天,寻思着再开一家分店,因为二小后门那家生意实在太好了,老太太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许多都是从县城四面八方涌来的老顾客,有时候为了等着买面包,光排队就得排十多分钟,有时候要上班赶不及了,只能失望而归。
许多客人就劝李曼青再在别的地儿开一家,能够把客源分散一下不用等那么久。尤其是街天,下头乡镇的也进城,那人才叫多,她周围两三家铺子跟前都站满了人。
其实大家见她面包生意好,县里也有人蠢蠢欲动,跟风开了两家,但味道始终比不上双胞胎,再加价格也比她贵,生意也是半死不活。
只有双胞胎面包房,一年多了,味道不变,样式越来越多,分量不变,价格也才涨了两毛钱,宣城县的老百姓提起吃面包,第一反应和首选都是双胞胎。
既然要打算做大,李曼青觉着,开分店就势在必行。
店铺选址她找过好几个,蔡雄波两口子的意思是,尽量往中高端上定位,不如去县城百货商场里租个铺面,价格也能提得上去。
但她去看过几次,空置的商铺不多,能空下来的都是不太好的位置,要么靠近洗手间,要么靠近楼梯间的,人流量甚至还不如在广场上摆摊呢。
走中高端路线她也想过,但目前在宣城县这样的内陆县城,还是不大行得通。
只能先把牌子做出去,等以后条件好了再考虑专门开个高端礼品店之类的。
其他人流量大的地方,只有学校和工厂了。学校已经占据二小那样绝佳的地段,她想把第一家分店开在工厂附近。
那几个厂她都去看过,顺着东大河往西边走,一条宽阔的大马路过去,几个岔路分过去就是工厂,每天人流量上万,她特别心动。
问题那附近全是荒地,只有一座小民房孤零零的立在大马路中央,是真真正正的中央,为了这家“钉子户”专门把大马路一劈为二的那种。
她也去接触过,那户人家还真是对得起“钉子”两个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