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6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这条路线不长,但是足以证明他们有能力修建磁悬浮上用线,而这在世界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然而,在最初的风光之后,迎接沪城磁悬浮的却是一个极其尴尬的局面。
  他们的确现在有了自己的磁悬浮公司,也有国家的支持,有最前沿的科技,还有华国无数的科研人员为其努力,锦城交大的实验室,更是没有停过。
  但核心技术却是掌握在合作的德方磁浮公司手里。
  原本专家组在几次会议之后形成的观点,关于磁悬浮是想要修建一条连接首都机场和津城机场的专线,这样,无论是从客流量还是使用价值上,这条商用线都会发挥最好作用。
  但现在,磁悬浮专线是修建在沪城。
  在沪城,人民出行有各种选择,城市轨道交通也好,公共交通工具也好,或者自己开车出行——无论是哪一条,都比磁悬浮要便宜,有用。
  尽快磁悬浮很快,但高昂的票价,还有鸡肋的运输定位,都让它成了一条无法盈利,甚至是无法适应普通城市人们出行需求的路线。
  而磁悬浮每年昂贵的维护费用却不容小觑。
  每一年,它亏损的数额以亿计算。
  高铁的票价比它便宜,造价也比它便宜,即便是不能跑高速列车,也可以跑普通列车,尽管这样,国外的高速铁路依然是以亏损状态在运营,更别说磁悬浮。
  修建一条高速路,不能盈利,反而巨亏,这显然不能算是证明了自己的优势 。
  高速轮轨没有了消息,磁悬浮没有核心技术,技术被卡在德方,无论是价格还是之后的维护等工作,主动权都控制住德方手里,修建需要投入上千亿的资金,修成之后还要每年靠烧钱运营。
  ——京沪线的高速计划,就是在这样两败俱伤的情况下,一再延迟着。
  谢雁去高原之前,和郑晴、苏筝打过电话。
  郑晴倒是挺高兴的,她参与研究的信息系统有很大突破,而且可以应用在沪城的各个方面,“倒是磁悬浮线,就算是沪城,也养不起啊。当年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尴尬。”
  苏筝倒是没那么着急,“即便是没有磁悬浮线,沪城也依然在高速发展,所以经济账算不到磁悬浮头上,自然是巨亏,但这不代表磁悬浮就是错误的。”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只有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做成一件事。
  高速轮轨三个都差,磁悬浮就差一个天时地利。
  “倒是严教授的实验室,还在继续研究更高速的磁悬浮技术,争取早日把核心技术突破。”
  现在上面的态度模棱两可,中华之星的事故可能是个诱因,一部分人认为,既然国外已经有成熟的技术,完全可以做技术引进,就像是之前的动车核心一样,都是通过国家层面的技术引进合作,才拿到手,继而开始研发。
  这比起自己从无到有地攻克技术难关,要容易的多。
  当然,也会付出别的代价。
  “你去那边注意身体。”
  苏筝最后说,“系医生现在是你的私人医生,他会跟着你去吗?”
  谢雁:“形影不离。”
  系统:我太敬业了。
  听见这个回答,他放心了些,“那边的环境很恶劣,如果受不了,就和我说。”
  “说了你能怎么样?”
  “我去接你回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