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2 / 2)
总的说来,古代一般都是根据以下几项要素,来确定建都地址的:第一,地面要平坦开阔。都城为全国第一大城市,没有开阔的原野是不行的。只有建筑在比较平坦开阔的地方,才便于都城的布局和发展,也才有比较方便的交通系统和发达的农业生产。因此,我国古代的著名都城,特别是统一王朝的五大都城,无不位于平原上。甚至疆域面积较小的区域性政权的都城,差不多也都位于境内较大的平原上。例如,山西境内的太原、大同、临汾,便都是在地势比较平坦的盆地内,四川的成都更是居于全省主要平原的腹地。只有少数都城建在崇山峻岭之中,但这并不是统治者乐意选择这种地形建都,而是境内地形都是如此,平地较少,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即使这样,这种都城仍是建在境内地势稍平的地方,例如河谷。
就同一都城而言,地面状况的变化也会引起城址的变化。西汉和隋唐的都城长安都在今西安市,但两城城址不同,变迁的原因就是隋唐要寻找较为开阔的城址。汉长安城在龙首原北原,北临渭河。汉代以后由于渭河向南摆动,侵蚀北原,北原面积缩小。因此,隋建大兴城时,把城址选在平原面积较大、便于都城发展的龙首原南原。
第二,水源要充足。都城人口稠密,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帝王将相的宫殿园囿、沟渠池塘,需要涓涓的绿水加以美化点缀。近水择址,也可为灌溉和航运提供方便。因此,水源对城址的选择有很大影响。由于水源的原因,我国的古都无不是设在大江大河旁边。西北干旱地区河流较少,但古都也都是在水源较为丰富的绿洲上。此外,水源的变迁往往直接导致都城城址的迁移。元朝兴建大都,不取金中都城旧址而选择在它的东北郊建城,原因就是金中都城所依赖的水源——莲花池水系已不能满足新首都的要求,不得不移动城址,以使用新的水源——高梁河水系。
第三,交通要通畅。要将统治者的命令迅速送达全国各地,来自全国的信息较快地反馈到都城,东西南北的物资尽快地输送到都城,都离不开优越的交通条件,首先是良好的地理位置。战国时,秦国的三个都城雍、栎阳和咸阳,都排列在渭河北岸,主要是因为渭河之北有一条平坦的东西大道,可以直通到当时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晋国。虽然渭南也有一条道路,但却不如渭北的重要。北京在古代之所以发展为华北北部最大的城市和著名古都,原因之一就是位于中原北部通往东北、蒙古高原和山西高原几条道路的连接点,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古代,利用河流进行水上运输是最为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但不少都城周围缺少可供航行的河流。为此,朝廷往往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开挖运河,以弥补天然运力的不足。因此,战国魏惠王迁都大梁的第二年,就开挖鸿沟,沟通黄河和淮河间的主要水道。隋炀帝在营建东都的同一年,便开通济渠和大运河,使船只可在洛阳下水,入黄河和淮河,直下江南。
第四,周围要山环水绕,便于防守。为了确保都城的安全,不至于轻而易举就被敌人攻占,历代王朝都要求都城所在区域是险要之地,今西安之所以成为古代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其所在的关中区域山环水绕,易守难攻显然是原因之一。不仅如此,都城的四周最好也有险可依,以资最后的抵抗。建于西安附近的古都,西周的丰、镐,秦的咸阳,西汉、北朝、隋、唐的长安,城址都没有越过灞水,原因是要“临河以为渊”。因为这些王朝的主要威胁来自东部,南北流向的灞河无疑是一道天然屏障。隋朝营建的东都洛阳,南望伊阙,北据邙山,东临瀍[chan潺]水,西接涧河,洛水中贯,显然在选址时已考虑到防御的需要。
如果不具备山环水绕的地理形胜,便只好在都城周围屯驻重兵,借助于血肉长城,由此就要大大加重都城对外地粮食和物资的需求程度。北宋初太祖之所以打算迁都洛阳或长安,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东周)、汉(西汉和东汉)故事,以安天下也”。他担心定都开封,屯驻重兵,必然要大大加重人民运输漕粮的负担,“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dan单〕(意思是用尽)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这种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
第五,所在区域经济要发达。都城既然是全国人口最多的都市,消耗巨量的粮食和生活用品,而古代长途运输又是如此不便,如果都城所在地区经济发达,就可以减少对外地的依赖程度。因此,古代都城的所在地往往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上节已经指出,唐中叶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所以统一王朝的都城设在长安和洛阳,以后经济重心南移,迫使都城向东向南移,先是迁到靠近江淮的开封,然后干脆迁到位于江南的南京。就全国总的经济格局而言,都城需要位于或靠近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就次一级的区域来说,都城所在地也应该是区域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战国时,秦国把都城从栎阳迁到咸阳,主要因为栎阳所在区域多盐碱泽卤地,没有经过长期的开发改造,经济落后,而咸阳一带人口稠密,开发早,终南山物产丰富,取之不尽。元明清的都城北京虽然已不是经济重心地区,但所在地也是北方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
第六,山川要秀丽,景色宜人。古代帝王在志得意满,饮甘餍饫[yanyu厌玉]之余,还要纵情于声色犬马,田猎游乐。他们不仅在城内修建了大量的宫殿楼阁、沟渠池塘,还在城外大造离宫别馆、禁园御苑。古今闻名的游览胜地西安骊山脚下的华清池和杭州的西湖、北京的西郊,当年都是帝王纵情游乐的地方。由于这一原因,历代统治者在选择都城地址时,往往也要求都城及其附近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明朝人谢肇淛在《五杂俎[zu祖]》一书中分析南宋高宗定都杭州的原因,甚至说:“高宗之都临安,不过贪西湖之繁华耳。”即西湖周围的秀山丽水是促使高宗定都杭州的主要原因。
都城选址时,除了要考虑上述自然条件,往往还要取决于占卜的结果。古人认为在宇宙间存在着无所不能的主宰力量,选择都城这种重大事情,必须征询上天的意见。西周修建洛邑之前,首先进行“卜宅”,即通过占卜确定在此建都是否吉利,占卜大吉,才能确定城址并正式动工。隋代在龙首原建都城,事先也经过占卜。新都开工前,隋文帝发布诏令说:“现在居住在此,只是权宜之计,既没用筮〔shi适〕草或龟甲占过卦,也没对过天象,因此不能建为首都。而龙首原山川秀丽,万物生长茂盛,经过占卜,适宜建都。”(《隋书·高祖上》)
就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样,要选择各方面都十分理想的都城同样也是不可能的。不仅统一王朝的五大都城如此,杭州、安阳、成都等区域性政权的都城也同样如此。因此,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和迫切需要确定都城地址。此外,都城的选址往往还要受历史继承性影响。
长期生活在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的人,一般是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的,因为举家搬迁不是一件轻易的事。一个王朝,要在一个新的地方建都,或将都城迁到另外一个地方更非易事。这不仅是因为不容易选择到各方面较旧都城更适宜建都的城址,主要也因为建设一个新都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一个尚未巩固的新政权来说,这是一件影响民心向背的大事,不得不认真考虑。况且,旧都城经营多年,一般都建有华丽的宫殿和完善的生活设施以及发达的交通系统,可以现成利用。正由于这个原因,我国不少的古都长期延续,往往具有几百年的历史。
第八章 京华一瞥:都城的布局
选择好城址,下一步就是按照一定的布局建设都城了。古代都城的布局,除了要遵循一般城市布局的规律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古代都城首先是政治中心,是帝王发布政令的地方,因此都城布局的核心思想,是要体现帝王的而权力和威严,确保帝王的安全,满足帝王奢华生活的需要。为此,历代都城的布局都破费心思。 ↑返回顶部↑
就同一都城而言,地面状况的变化也会引起城址的变化。西汉和隋唐的都城长安都在今西安市,但两城城址不同,变迁的原因就是隋唐要寻找较为开阔的城址。汉长安城在龙首原北原,北临渭河。汉代以后由于渭河向南摆动,侵蚀北原,北原面积缩小。因此,隋建大兴城时,把城址选在平原面积较大、便于都城发展的龙首原南原。
第二,水源要充足。都城人口稠密,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帝王将相的宫殿园囿、沟渠池塘,需要涓涓的绿水加以美化点缀。近水择址,也可为灌溉和航运提供方便。因此,水源对城址的选择有很大影响。由于水源的原因,我国的古都无不是设在大江大河旁边。西北干旱地区河流较少,但古都也都是在水源较为丰富的绿洲上。此外,水源的变迁往往直接导致都城城址的迁移。元朝兴建大都,不取金中都城旧址而选择在它的东北郊建城,原因就是金中都城所依赖的水源——莲花池水系已不能满足新首都的要求,不得不移动城址,以使用新的水源——高梁河水系。
第三,交通要通畅。要将统治者的命令迅速送达全国各地,来自全国的信息较快地反馈到都城,东西南北的物资尽快地输送到都城,都离不开优越的交通条件,首先是良好的地理位置。战国时,秦国的三个都城雍、栎阳和咸阳,都排列在渭河北岸,主要是因为渭河之北有一条平坦的东西大道,可以直通到当时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晋国。虽然渭南也有一条道路,但却不如渭北的重要。北京在古代之所以发展为华北北部最大的城市和著名古都,原因之一就是位于中原北部通往东北、蒙古高原和山西高原几条道路的连接点,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古代,利用河流进行水上运输是最为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但不少都城周围缺少可供航行的河流。为此,朝廷往往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开挖运河,以弥补天然运力的不足。因此,战国魏惠王迁都大梁的第二年,就开挖鸿沟,沟通黄河和淮河间的主要水道。隋炀帝在营建东都的同一年,便开通济渠和大运河,使船只可在洛阳下水,入黄河和淮河,直下江南。
第四,周围要山环水绕,便于防守。为了确保都城的安全,不至于轻而易举就被敌人攻占,历代王朝都要求都城所在区域是险要之地,今西安之所以成为古代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其所在的关中区域山环水绕,易守难攻显然是原因之一。不仅如此,都城的四周最好也有险可依,以资最后的抵抗。建于西安附近的古都,西周的丰、镐,秦的咸阳,西汉、北朝、隋、唐的长安,城址都没有越过灞水,原因是要“临河以为渊”。因为这些王朝的主要威胁来自东部,南北流向的灞河无疑是一道天然屏障。隋朝营建的东都洛阳,南望伊阙,北据邙山,东临瀍[chan潺]水,西接涧河,洛水中贯,显然在选址时已考虑到防御的需要。
如果不具备山环水绕的地理形胜,便只好在都城周围屯驻重兵,借助于血肉长城,由此就要大大加重都城对外地粮食和物资的需求程度。北宋初太祖之所以打算迁都洛阳或长安,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东周)、汉(西汉和东汉)故事,以安天下也”。他担心定都开封,屯驻重兵,必然要大大加重人民运输漕粮的负担,“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dan单〕(意思是用尽)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这种担心不能说没有道理。
第五,所在区域经济要发达。都城既然是全国人口最多的都市,消耗巨量的粮食和生活用品,而古代长途运输又是如此不便,如果都城所在地区经济发达,就可以减少对外地的依赖程度。因此,古代都城的所在地往往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上节已经指出,唐中叶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所以统一王朝的都城设在长安和洛阳,以后经济重心南移,迫使都城向东向南移,先是迁到靠近江淮的开封,然后干脆迁到位于江南的南京。就全国总的经济格局而言,都城需要位于或靠近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就次一级的区域来说,都城所在地也应该是区域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战国时,秦国把都城从栎阳迁到咸阳,主要因为栎阳所在区域多盐碱泽卤地,没有经过长期的开发改造,经济落后,而咸阳一带人口稠密,开发早,终南山物产丰富,取之不尽。元明清的都城北京虽然已不是经济重心地区,但所在地也是北方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
第六,山川要秀丽,景色宜人。古代帝王在志得意满,饮甘餍饫[yanyu厌玉]之余,还要纵情于声色犬马,田猎游乐。他们不仅在城内修建了大量的宫殿楼阁、沟渠池塘,还在城外大造离宫别馆、禁园御苑。古今闻名的游览胜地西安骊山脚下的华清池和杭州的西湖、北京的西郊,当年都是帝王纵情游乐的地方。由于这一原因,历代统治者在选择都城地址时,往往也要求都城及其附近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明朝人谢肇淛在《五杂俎[zu祖]》一书中分析南宋高宗定都杭州的原因,甚至说:“高宗之都临安,不过贪西湖之繁华耳。”即西湖周围的秀山丽水是促使高宗定都杭州的主要原因。
都城选址时,除了要考虑上述自然条件,往往还要取决于占卜的结果。古人认为在宇宙间存在着无所不能的主宰力量,选择都城这种重大事情,必须征询上天的意见。西周修建洛邑之前,首先进行“卜宅”,即通过占卜确定在此建都是否吉利,占卜大吉,才能确定城址并正式动工。隋代在龙首原建都城,事先也经过占卜。新都开工前,隋文帝发布诏令说:“现在居住在此,只是权宜之计,既没用筮〔shi适〕草或龟甲占过卦,也没对过天象,因此不能建为首都。而龙首原山川秀丽,万物生长茂盛,经过占卜,适宜建都。”(《隋书·高祖上》)
就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样,要选择各方面都十分理想的都城同样也是不可能的。不仅统一王朝的五大都城如此,杭州、安阳、成都等区域性政权的都城也同样如此。因此,只能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和迫切需要确定都城地址。此外,都城的选址往往还要受历史继承性影响。
长期生活在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的人,一般是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的,因为举家搬迁不是一件轻易的事。一个王朝,要在一个新的地方建都,或将都城迁到另外一个地方更非易事。这不仅是因为不容易选择到各方面较旧都城更适宜建都的城址,主要也因为建设一个新都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一个尚未巩固的新政权来说,这是一件影响民心向背的大事,不得不认真考虑。况且,旧都城经营多年,一般都建有华丽的宫殿和完善的生活设施以及发达的交通系统,可以现成利用。正由于这个原因,我国不少的古都长期延续,往往具有几百年的历史。
第八章 京华一瞥:都城的布局
选择好城址,下一步就是按照一定的布局建设都城了。古代都城的布局,除了要遵循一般城市布局的规律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古代都城首先是政治中心,是帝王发布政令的地方,因此都城布局的核心思想,是要体现帝王的而权力和威严,确保帝王的安全,满足帝王奢华生活的需要。为此,历代都城的布局都破费心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