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早就以武力起家,并壮大到差点能吞并整个西边的丈夫国, 显然不是这画风。
  无论是一开始便强势冲出,占据各个重要位置的兵士,还是夹在在其中的, 几乎无法掩藏的强大灵力波动,甚至是城门守卫大喊公主, 路人几乎非常习惯地退避到两侧,都可以看出其严格的秩序性。
  在小姑娘嘀咕完后, 又是两排人马自城门处飞快出现。这次与之前一批不同, 清一色地骑着高头大马, 昂首扬蹄间显得神骏非凡, 更奇特的,则是马背上的人。
  那是清一色的娘子军。
  干干净净不施粉黛的脸,头发利落地束在脑后,统一的深色服装,身上要害处加了防护,窄袖收口方便行动,样式简洁无比,只在上衣下摆处绣了一圈偏亮的花纹,让整支人马都多了几分亮色。
  更重要的是,肖衍能明显地感觉到她们身上比前一些人活跃得多的灵气,加上那不经千锤百炼不可能出来的沉凝之气——显然,这些人马绝对不止看着赏心悦目而已,动起手来也绝对给力。
  若说小姑娘只听到喊声时还有些迟疑的话,这两排人马一现身,小脸上的凝重顿时荡然无存,几乎忍不住跳起来:“呀——羽衣军的小姐姐们!”
  羽衣军。
  虽然肖衍才来丈夫国没两天,但对这三个字可绝对不陌生。
  在介绍起丈夫国的情况时,一臂国的人不止一次地以敬佩的口吻提起过她们。不过肖衍他们的身份是生意人,不好表现得对人家的兵力太感兴趣,便假装兴致缺缺,只稍稍旁敲侧击了一些内容。
  好在他们有个包打听的智。
  老头儿东转西走,听了一脑门杂七杂八的消息,把其中关于羽衣军的剔出来,再去掉那些不靠谱的道听途说,很快就理出了一条相对清晰的“丈夫国大公主崛起记”。
  这是一个近乎传奇的故事。
  说起来,很久之前,丈夫国的人也基本如现在的一些小国一样,男女都很剽悍,上阵亲兄弟,打架夫妻团。也不知是远古的血脉特别浓郁,还是占据的地方灵气特别丰沛,这里有神血的人相当多,不拘男女,实力相当。
  转折点还是那次与巫咸国的一场大战。
  丈夫国功败垂成,被打得相当惨,之后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不管勃勃野心是不是还在,表面上的姿态总是要做足的,装模作样地去遥远的中原学了满口的谦退之辞,又号召国内所有人学礼,从穿着打扮到进退举止,总要做出一副谦谦君子型“大丈夫”的模样。
  一时间满国衣冠胜雪,全是白衣飘飘宽袍大袖的模样,不知情的人猛一看肯定会吓一跳,以为在举行什么隆重的国丧。虽然满街的大汉们依然走路甩手甩脚,下巴朝天,一言不合就恨不能撩袖子打一架,看起来与“哀戚”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然而,表面工作做了多年,到底也会有些潜移默化的作用。
  丈夫国到底太偏西,与中原文化差异太大,理解起来,难免会有些偏差。这般不走心地学习中原时,囫囵吞枣下难免就会走一些极端。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重男轻女的思想逐渐盛行。
  事实上,肖衍听着老头儿对东边风俗的描述,在这个世界的中原地带,虽然男人有越来越强势的趋势,但男女的地位差别还没那么大。可到了丈夫国,经过多年的发酵演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得“女人就该乖乖待在家里”。
  类似的声音越来越多,对女性的审美悄然改了方向。同样的美人胚子,以前跺跺脚能震塌一间房,挥挥手电闪雷鸣,能力强悍性子又爽直的妹子受欢迎,现在变成了会绣花一类“高雅艺术”的、温顺乖巧的妹子备受追捧。
  倒不是说两者之间有高下之分,可当风向明显地一边倒时,许多懵懵懂懂的人就开始随大流了。
  父母开始教育男孩子,你要专心练剑,专心锻炼神血能力,将来保家卫国。然后转头对小女孩说,你要温顺乖巧,不要老反驳别人,没事别往外疯,多学学绣花,或者跟某家的闺女学学赏花也行。
  什么?锻炼神血能力?没必要,有哥哥弟弟保护你呢!什么?某某某家的孩子?不行,你不能跟她玩,那简直是个疯丫头!
  这样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养成了丈夫国男女间截然不同的气质。底层为生计奔波的还好一些,上层贵族中尤为明显。
  自然也有女孩是不乐意的。
  她们或天生神血浓郁,打起架来可以秒杀那些只会淘气的笨蛋小男生,却总是被人告诫,女孩子别这么野。或在某些领域有特殊的领悟能力,却被告知女孩子不要整天“不务正业”,学好女红找个好人家才是正经。或者有些女孩子,单纯因为不爱梳妆打扮,就被人指指点点“不讲究”“没礼貌”“将来找不到人家的”。
  在环境还相对宽松的时候,有不忿的女子联合起来,按着兴趣自由地学习武艺,锻炼神血能力,或者钻研其他喜欢的内容,试图以此来证明,女子绝不只有温顺乖巧的单调一面。
  然而她们并没能平稳地发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