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2 / 4)
当然, 柯大虽在心里觉得柯祐欠揍, 但在人前还是要维护一下自家弟弟的。他走上前,和小胖墩打了个招呼, 见小胖墩不像是要找柯祐麻烦的,心里松了口气,说了番客套话后, 便领着柯祐走了。
柯祐像鹌鹑似的跟在自家大哥身后,柯大以为他学乖了。却不想,柯祐忽然回头对着于志做了个鬼脸,十分欠揍地说:“其实,一百七十六斤和一百八十斤是一样的,你接受现实吧。”反正都是胖!
“胡、胡说!明明差了四斤呢!”小胖墩说。
等到柯祐走远了,小胖墩才回过神来,气得在原地跺了跺脚,也不管柯祐能不能听见,冲着柯祐的背影喊着说:“才、才没有那么重!也没有一百七十六斤那么重!”更何况,他最近都轻了一斤了!
自从冯良的婚期定了下来,于志就难受得茶饭不思,确实瘦了足足一斤了!多么不容易啊!
回家的马车上,柯大教育自家弟弟,道:“人家好好的,虽说确实有点胖,但又没吃咱家的米,你非逗着他做什么?你知道他是什么人?万一碰上个脾气不好的,不等你见着我,就先被人揍一顿了。”
柯祐嬉皮笑脸地说:“大哥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不管他是谁,以后肯定没机会再碰面了。我不认识他,他不认识我的,我在口头上胜了一回,他估计这辈子都没机会赢回去了。嘿嘿嘿,嘿嘿嘿嘿。”
然而,几个月后,问草园中,柯祐的脸都要被打肿了。
柯家大哥转而说起了读报会上的事,他知道自家弟弟不爱听那些咬文嚼字的东西,就直接对柯祐说起了文人间的八卦,道:“最近几个月的报纸上刊登的都是各省解元的文章。而近两期报纸上都有谢四爷的诗文。哎,我对这位谢四爷真是服气的。不光是我,我们读报会的所有人对着他都是服气的。”
“他很厉害吗?”柯祐的好奇心果然就冒出来了。
“和谢四爷一比,我竟是痴长了这些年岁!”柯家大哥此时的语气就像是在描述心中挚爱。
柯祐只觉得浑身上下都起了鸡皮疙瘩。
柯家大哥说:“他在乡试第一场中写的诗,真是灵气十足啊。这还不算什么,最叫人惊艳的是,第三场中的五道时务策论,我已经读过两篇,确实辞藻华丽又内容详实,最重要的是句句都言之有物。”
在读报会上,主持者会大声读出报纸上的文章,然后众人或品、或思、或议、或辩,将针对这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读完谢瑾华的时务策,整个会场都安静了。大家竟然都陷入了沉思回味之中。
虽说文人相轻,但读报会是一个群体性聚会。
若有人觉得报纸上的文章写得不好?可以啊!请说出你的理由!若你能言之有物,那么你说不定就能在读报会上一举成名了。但如果你说得没道理,这脸也就丢大发了。人们会这么想,你连文章的好坏都看不出来,非要把好的说成坏的,想必肯定是没什么真本事的,不过是个哗众取宠的的丑角。
所以,读报会的氛围一直相当不错。一篇好文章,会让所有人都心生向往。
“……我现在就盼着下期的报纸能快些出来,谢四爷还有三篇时务策没有被刊登上报。”柯家大哥砸了砸嘴。可以说,柯家大哥所在的这个读报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被谢瑾华的文采和思想征服了。
而在京城中,大大小小的读报会有多少呢?
明年二月是会试之期,在各省乡试中取得了会试资格的考生都将要汇聚京城。他们是全国最优秀的一批考生。或许现在的他们还很青涩,但其中有一些将会在日后成为或朝堂或清流里的中坚力量。
此时的交通很依赖水路,冬季河面会结冰,路上恐有诸多意外,为了不耽误考期,考生大都在年前就已经赶到京城了。他们到了后,也不是死读书的,会按照惯例想尽办法去结识权贵,并且还会想尽办法去文人集会中扬名。这是为了给未来铺路。而读报会就是借着考生进京的这场东风兴盛起的。
所以,这读报会只多不少。
真金不怕火炼。谢瑾华的才名就通过各读报会迅速传扬开来了。
其实,报纸上不光刊登了谢瑾华的文章,还刊登了其他省份解元的文章。可就算同为解元,水平也有高低。世间确实有文无第一的说法,但如果第一名的水平超出其他人很多呢?举个非常夸张的例子,如果让某个刚刚弄懂声韵的人去和诗仙李白比写诗,那么这一点萤烛之火,又怎能与日月争辉?
谢瑾华竟是成为了众多解元中最为耀眼的一个。
柯祐不能算是读书人,他不读《秋林文报》,但他常在市井往来,知道茶馆里的说书人现在都爱说谢解元的故事。柯祐叹了一口气,道:“其实小九读书也很厉害的,只可惜他今年被守孝耽误了。”
柯家大哥其实不觉得柯祺能比谢瑾华更厉害,但他知道柯祐和柯祺关系好,就顺着柯祐的话往下说,道:“小九确实可惜了……身为秋林书院的学生,他若今年能参加童试、乡试,肯定也很顺利。”
柯祐点着头说:“哎,等我们回到家,我跟着娘去小佛堂烧点香,帮他临时抱一抱佛脚,盼着他下一届时也能一举金榜题名。”柯祐再没心没肺,身为和柯祺一块儿长大的兄弟,他总是盼着柯祺好的。
很快这一年又走到了头。安朝各地流言四起。
春阳门自二月那场并未成功的纵火案之后就全都避出了京城。即便开瑞帝一直在抓捕他们,可他们人少,散入各地后,就如藏水入海、藏木于林,竟是直接没了踪影。一直到了年底,他们才重新活跃起来。而他们其实也不能把朝廷怎么样,只能传些开瑞帝得位不正的流言,说他不得老天爷眷顾。 ↑返回顶部↑
柯祐像鹌鹑似的跟在自家大哥身后,柯大以为他学乖了。却不想,柯祐忽然回头对着于志做了个鬼脸,十分欠揍地说:“其实,一百七十六斤和一百八十斤是一样的,你接受现实吧。”反正都是胖!
“胡、胡说!明明差了四斤呢!”小胖墩说。
等到柯祐走远了,小胖墩才回过神来,气得在原地跺了跺脚,也不管柯祐能不能听见,冲着柯祐的背影喊着说:“才、才没有那么重!也没有一百七十六斤那么重!”更何况,他最近都轻了一斤了!
自从冯良的婚期定了下来,于志就难受得茶饭不思,确实瘦了足足一斤了!多么不容易啊!
回家的马车上,柯大教育自家弟弟,道:“人家好好的,虽说确实有点胖,但又没吃咱家的米,你非逗着他做什么?你知道他是什么人?万一碰上个脾气不好的,不等你见着我,就先被人揍一顿了。”
柯祐嬉皮笑脸地说:“大哥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不管他是谁,以后肯定没机会再碰面了。我不认识他,他不认识我的,我在口头上胜了一回,他估计这辈子都没机会赢回去了。嘿嘿嘿,嘿嘿嘿嘿。”
然而,几个月后,问草园中,柯祐的脸都要被打肿了。
柯家大哥转而说起了读报会上的事,他知道自家弟弟不爱听那些咬文嚼字的东西,就直接对柯祐说起了文人间的八卦,道:“最近几个月的报纸上刊登的都是各省解元的文章。而近两期报纸上都有谢四爷的诗文。哎,我对这位谢四爷真是服气的。不光是我,我们读报会的所有人对着他都是服气的。”
“他很厉害吗?”柯祐的好奇心果然就冒出来了。
“和谢四爷一比,我竟是痴长了这些年岁!”柯家大哥此时的语气就像是在描述心中挚爱。
柯祐只觉得浑身上下都起了鸡皮疙瘩。
柯家大哥说:“他在乡试第一场中写的诗,真是灵气十足啊。这还不算什么,最叫人惊艳的是,第三场中的五道时务策论,我已经读过两篇,确实辞藻华丽又内容详实,最重要的是句句都言之有物。”
在读报会上,主持者会大声读出报纸上的文章,然后众人或品、或思、或议、或辩,将针对这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读完谢瑾华的时务策,整个会场都安静了。大家竟然都陷入了沉思回味之中。
虽说文人相轻,但读报会是一个群体性聚会。
若有人觉得报纸上的文章写得不好?可以啊!请说出你的理由!若你能言之有物,那么你说不定就能在读报会上一举成名了。但如果你说得没道理,这脸也就丢大发了。人们会这么想,你连文章的好坏都看不出来,非要把好的说成坏的,想必肯定是没什么真本事的,不过是个哗众取宠的的丑角。
所以,读报会的氛围一直相当不错。一篇好文章,会让所有人都心生向往。
“……我现在就盼着下期的报纸能快些出来,谢四爷还有三篇时务策没有被刊登上报。”柯家大哥砸了砸嘴。可以说,柯家大哥所在的这个读报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被谢瑾华的文采和思想征服了。
而在京城中,大大小小的读报会有多少呢?
明年二月是会试之期,在各省乡试中取得了会试资格的考生都将要汇聚京城。他们是全国最优秀的一批考生。或许现在的他们还很青涩,但其中有一些将会在日后成为或朝堂或清流里的中坚力量。
此时的交通很依赖水路,冬季河面会结冰,路上恐有诸多意外,为了不耽误考期,考生大都在年前就已经赶到京城了。他们到了后,也不是死读书的,会按照惯例想尽办法去结识权贵,并且还会想尽办法去文人集会中扬名。这是为了给未来铺路。而读报会就是借着考生进京的这场东风兴盛起的。
所以,这读报会只多不少。
真金不怕火炼。谢瑾华的才名就通过各读报会迅速传扬开来了。
其实,报纸上不光刊登了谢瑾华的文章,还刊登了其他省份解元的文章。可就算同为解元,水平也有高低。世间确实有文无第一的说法,但如果第一名的水平超出其他人很多呢?举个非常夸张的例子,如果让某个刚刚弄懂声韵的人去和诗仙李白比写诗,那么这一点萤烛之火,又怎能与日月争辉?
谢瑾华竟是成为了众多解元中最为耀眼的一个。
柯祐不能算是读书人,他不读《秋林文报》,但他常在市井往来,知道茶馆里的说书人现在都爱说谢解元的故事。柯祐叹了一口气,道:“其实小九读书也很厉害的,只可惜他今年被守孝耽误了。”
柯家大哥其实不觉得柯祺能比谢瑾华更厉害,但他知道柯祐和柯祺关系好,就顺着柯祐的话往下说,道:“小九确实可惜了……身为秋林书院的学生,他若今年能参加童试、乡试,肯定也很顺利。”
柯祐点着头说:“哎,等我们回到家,我跟着娘去小佛堂烧点香,帮他临时抱一抱佛脚,盼着他下一届时也能一举金榜题名。”柯祐再没心没肺,身为和柯祺一块儿长大的兄弟,他总是盼着柯祺好的。
很快这一年又走到了头。安朝各地流言四起。
春阳门自二月那场并未成功的纵火案之后就全都避出了京城。即便开瑞帝一直在抓捕他们,可他们人少,散入各地后,就如藏水入海、藏木于林,竟是直接没了踪影。一直到了年底,他们才重新活跃起来。而他们其实也不能把朝廷怎么样,只能传些开瑞帝得位不正的流言,说他不得老天爷眷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