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3 / 4)
当初既然结亲了,那就是定下了盟约了,真要在这个时候退亲,纳闷他们田家的名声算是臭大街了。
虽然说,人都有避害趋利的本能,可是田夫人当初看上了楚楚当儿媳妇,也是因为楚楚本身都是个很好的姑娘,那里能因为人家家里出了点事儿,就这么迫不及待的要退亲的?
田家清贵之家,真的这么势力的话,那是给田家人丢人!
怪不得这陆家会发生那样不知道羞耻的事儿,上梁不正下梁歪,心思都这么的不好,发生那种事儿,也是正常。
田夫人对来人说道:“田家自己的事儿,田家自己解决,就不劳烦陆夫人了!”
真是咸吃萝卜操淡心,别人家的婚姻大事儿,他们陆家管的哪一门子闲事儿?
怪不得她娘以前不和这位表姨母来往呢,就是自己公公这边,也没有交代说和陆家亲近,这样的人品,就是当着大官,也亲近不得。
那陆夫人不过是想着落井下石,让赵家人不好过,所以才心血来潮,想到田家不是和赵家结亲了吗?
如果田家这个时候,和赵家退亲了,那么赵家就是雪上加霜,于是就派了人过去说了说,没想到田夫人直接说了那番话,表示别人家的事儿,你陆夫人就不要多操心了,陆夫人听了回复,冷哼道:“狗咬吕洞宾,不是好人心,早晚有你们后悔的那一天的!”
一个长子的婚事多么的重要,结亲结好了,以后能福泽好几代呢,这田家死活要巴着赵家这门亲,等赵家倒台了,看他们后悔不后悔去!
☆、第一百九十六章 回归
紧接着,又有御史弹劾赵水生,在赈灾的时候,用暴力手段,强夺富户家的粮食,弄得民声载道。
不过也有御史上折子反驳,认为这些弹劾的人,既然没有去过灾区,只不过是道听途说,就说赵侍郎如何如何,长久下去,就再也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去赈灾了。
总之,两方面都打的很火热。皇上之看着这些人掐架,倒是没有下结论,因为那边赈灾都没有结束了,就要因为这些口水官司处理一个官员,那真是昏君所为了。
皇上当初派自己的堂侄平王世子跟过去,也是为了有自己人过去,等平王世子回京后,也有平王世子的汇报的,好歹是亲身经历的人,比这些不看事实,只会说的人,要强的多了。
而又过了二十来天,朝廷从河南省那边得到了确切的官方消息,是河南省灾区的地方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
原来出现的有疑似瘟疫的村子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再没有出现有病症的人。
各个受灾的地方的粮食已经发放完毕,连同修缮房屋的银两和下一季的种子等都发了下去,剩下的事情,都是当地官府的事儿了。
钦差大臣的任务已经完成,不需要在这里多呆了,于是写了回程的折子,得到了回府,赵水生等人就从河南省那边朝京城出发了。
赵水生他们一行人回去的时候,很多老百姓都跪拜着送了他们的,毕竟如果不是钦差大臣们过来,他们这些老百姓真的活不下去了,要么饿死,要么得病而死,要么是成了流民,到处乞讨。
而赵水生等人却把这个功劳都算在了当今皇上身上,于是老百姓对当今皇上歌功颂德的多了不知道多少。
都说当今圣上是明君,这事儿最后被皇上知道了,皇上的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何况是这种话,不是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吗?
而赵水生和平王世子,一路风尘仆仆,到了京城,连家都没有回,就直接进宫去禀报了,皇上正和内阁大臣在一起,见到明显消瘦的赵水生和平王世子等人,皇上笑容满面,这两人在河南那边的情况,他已经知道了,当然是别人告诉他的,皇上不可能只看这两人自己的折子,还有别的官员上来的折子,具体的办的事情是好是坏,大部分人都说好,那才叫好。
早就知道这赵水生是个有本事的人,没想到这次处理的这么快。
又这么的没有留下什么不好处理的尾巴,连发病的人,也只不过只死了一半,以前有过这种情况的病人,十之八、九都是要死的,如今能少死这些人,对大周来说,也是好事儿。
人多了,才是兴旺之兆。
皇上高兴,不由得对内阁大臣戴阁老说道:“多亏爱卿当初举荐了赵爱卿,不然朕还得头疼了。”
戴阁老的心里跟吃了苦瓜一样苦,可是还得面上带着笑,和皇上一样夸赵水生,然后谦虚的表示,这都是皇上慧眼识珠,都是皇上的功劳。
皇上听完这两人的禀报,心里满意,想着他们也这么劳累了将近两个月,如今朝廷上也没有什么大事儿,于是大手一挥,给了这两人每人各十天的假,让他们和家里的人好好团聚团聚,也顺便休息休息,然后再为朝廷卖力。
温如庭平常都和这个门生传递消息,所以倒是没有别的事情要说,也让赵水生回家休息去。 ↑返回顶部↑
虽然说,人都有避害趋利的本能,可是田夫人当初看上了楚楚当儿媳妇,也是因为楚楚本身都是个很好的姑娘,那里能因为人家家里出了点事儿,就这么迫不及待的要退亲的?
田家清贵之家,真的这么势力的话,那是给田家人丢人!
怪不得这陆家会发生那样不知道羞耻的事儿,上梁不正下梁歪,心思都这么的不好,发生那种事儿,也是正常。
田夫人对来人说道:“田家自己的事儿,田家自己解决,就不劳烦陆夫人了!”
真是咸吃萝卜操淡心,别人家的婚姻大事儿,他们陆家管的哪一门子闲事儿?
怪不得她娘以前不和这位表姨母来往呢,就是自己公公这边,也没有交代说和陆家亲近,这样的人品,就是当着大官,也亲近不得。
那陆夫人不过是想着落井下石,让赵家人不好过,所以才心血来潮,想到田家不是和赵家结亲了吗?
如果田家这个时候,和赵家退亲了,那么赵家就是雪上加霜,于是就派了人过去说了说,没想到田夫人直接说了那番话,表示别人家的事儿,你陆夫人就不要多操心了,陆夫人听了回复,冷哼道:“狗咬吕洞宾,不是好人心,早晚有你们后悔的那一天的!”
一个长子的婚事多么的重要,结亲结好了,以后能福泽好几代呢,这田家死活要巴着赵家这门亲,等赵家倒台了,看他们后悔不后悔去!
☆、第一百九十六章 回归
紧接着,又有御史弹劾赵水生,在赈灾的时候,用暴力手段,强夺富户家的粮食,弄得民声载道。
不过也有御史上折子反驳,认为这些弹劾的人,既然没有去过灾区,只不过是道听途说,就说赵侍郎如何如何,长久下去,就再也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去赈灾了。
总之,两方面都打的很火热。皇上之看着这些人掐架,倒是没有下结论,因为那边赈灾都没有结束了,就要因为这些口水官司处理一个官员,那真是昏君所为了。
皇上当初派自己的堂侄平王世子跟过去,也是为了有自己人过去,等平王世子回京后,也有平王世子的汇报的,好歹是亲身经历的人,比这些不看事实,只会说的人,要强的多了。
而又过了二十来天,朝廷从河南省那边得到了确切的官方消息,是河南省灾区的地方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
原来出现的有疑似瘟疫的村子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再没有出现有病症的人。
各个受灾的地方的粮食已经发放完毕,连同修缮房屋的银两和下一季的种子等都发了下去,剩下的事情,都是当地官府的事儿了。
钦差大臣的任务已经完成,不需要在这里多呆了,于是写了回程的折子,得到了回府,赵水生等人就从河南省那边朝京城出发了。
赵水生他们一行人回去的时候,很多老百姓都跪拜着送了他们的,毕竟如果不是钦差大臣们过来,他们这些老百姓真的活不下去了,要么饿死,要么得病而死,要么是成了流民,到处乞讨。
而赵水生等人却把这个功劳都算在了当今皇上身上,于是老百姓对当今皇上歌功颂德的多了不知道多少。
都说当今圣上是明君,这事儿最后被皇上知道了,皇上的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何况是这种话,不是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吗?
而赵水生和平王世子,一路风尘仆仆,到了京城,连家都没有回,就直接进宫去禀报了,皇上正和内阁大臣在一起,见到明显消瘦的赵水生和平王世子等人,皇上笑容满面,这两人在河南那边的情况,他已经知道了,当然是别人告诉他的,皇上不可能只看这两人自己的折子,还有别的官员上来的折子,具体的办的事情是好是坏,大部分人都说好,那才叫好。
早就知道这赵水生是个有本事的人,没想到这次处理的这么快。
又这么的没有留下什么不好处理的尾巴,连发病的人,也只不过只死了一半,以前有过这种情况的病人,十之八、九都是要死的,如今能少死这些人,对大周来说,也是好事儿。
人多了,才是兴旺之兆。
皇上高兴,不由得对内阁大臣戴阁老说道:“多亏爱卿当初举荐了赵爱卿,不然朕还得头疼了。”
戴阁老的心里跟吃了苦瓜一样苦,可是还得面上带着笑,和皇上一样夸赵水生,然后谦虚的表示,这都是皇上慧眼识珠,都是皇上的功劳。
皇上听完这两人的禀报,心里满意,想着他们也这么劳累了将近两个月,如今朝廷上也没有什么大事儿,于是大手一挥,给了这两人每人各十天的假,让他们和家里的人好好团聚团聚,也顺便休息休息,然后再为朝廷卖力。
温如庭平常都和这个门生传递消息,所以倒是没有别的事情要说,也让赵水生回家休息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