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袁绍想回家(2 / 3)
沮授也不知是没有察觉袁绍的反应,还是本身就不在乎,他自顾自的用手指蘸着清水,在桌案上划出了黄河以北的大致轮廓,然后点了点青州和并州。
“我军初衷乃是以黄河天线据守,将李易拦在黄河以南,可现在并州与青州接连变故,黄河天险便再也不是李易的阻碍,反而成了拖累我军的断肠药!”
沮授的语气很重,指着并州说道:“主公要救并州,除去增派援兵,别无他法,青州同样如此,而且援兵少了还是抱薪救火,并无分毫作用,这点青州尤甚。”
“但主公为了防备徐晃黄忠,不可能拿出太多兵马,所以,如果主公执意于并州青州,那么,最后很可能就会变成主公主力一再分兵,而并州青州艰难抵抗之后,依旧落入李易手中的局面。”
“主公请看!”
沮授伸手划了划,道:“这两地丢了,而主公主力又因为增援而被削弱,这时李易以青州与并州兵马向中间合围,再算上南岸的徐晃黄忠……那时面对的,可是不下四十万大军的围攻啊!”
袁绍忍不住打了个激灵,他之前光顾着为面前的难题担忧了,却没有往太远的地方去想,当然,也可能是他潜意识里不愿去想,但现在沮授直接戳破,摆在袁绍面前的已经不是青州与并州本身那么简单了。
张张嘴,袁绍正打算问计,却见沮授从青州斜着一划,点到了邺城,又道:“方才那只是其一,如果李易打下平原之后,不以优势兵力与主公决战,反而绕路,先取邺城,虽然主公距离邺城不远,但有南岸黄忠徐晃牵制策应,主公轻易不得退兵,反而主公后方粮草调度,全赖邺城统筹调配,军中诸多将官的家眷也在邺城,如果邺城丢了,这十万大军如何自处?”
袁绍脸上肌肉一阵抽搐,之前的情况他还可能是故意不去想,但李易不打他而去打邺城,这就有些出乎意料了,但想想看,却是非常有可能。
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感觉袁绍伤的还不够深,沮授又补充道:“就算李易不取邺城,北上攻略渤海、河间、巨鹿……”
“住口!”
袁绍猛的暴喝,打断了沮授的猜想,然后一脸狰狞,怒道:“他敢北上,我便分兵断他后路!”
沮授不为袁绍威势所动,低着头道:“徐晃与黄忠,兵力实数至少十万,李易作为首脑,在平原的兵力只多不少,要断其后路,起码得调动五万人,而五万人一动,黄河这边又该如何?
袁绍张着嘴,还想辩驳,最后却是身子一软,瘫坐在了地上。
沮授的那些话,将袁绍最后的自信的扯了开来。
或许沮授只是说实话,为袁绍讲明事实的严重性,为袁绍做出正确的选择做铺垫,但对于袁绍而言,沮授这么做却无异于用小刀一点点的刮他的面子,刮他的肉。
闭着眼,紧紧握着拳头,袁绍咬牙问道:“公与能算到李易种种动向,必然是有妙计教授于我,是也不是?”
沮授自然感觉到袁绍在生气了,但他不在乎,直言道:“属下无能,李易兵马太过强盛,非寻常人力能够扭转,属下无法为主公退敌,但是,主公依然有着胜算,只是那胜算……三分人为,七分天意。”
袁绍最先听到沮授说没有办法退敌的时候,差点就骂人了,好在沮授的话风转变的够快,又给了袁绍的希望。
“还请先生速速道来!”
袁绍眼中再次出现期待,在这之前,他身边的人对眼前的问题可是一筹莫展,而沮授既然敢说,想来是有所倚仗。
沮授看着袁绍,轻声道:“属下有两策,其一便是……降了李易。”
袁绍表情愣愣的,他感觉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不可置信道:“你说什么?”
沮授倒是不慌不忙,缓缓解释道:“主公难道不知勾践灭吴之事?”
不等袁绍回答,沮授便继续道:“李易以布衣之身成就今日伟业,确实厉害,但其弊端也是明显,没有亲眷帮衬,联姻世家也多是惧其权势,更重要的是,李易现在还没有子嗣,中原对于李易,便像是平地起高楼,虽然壮阔宏伟,却少了根基,起时迅猛,但坍塌却也容易,而主公四世三公,威望加于海内,只要主公留得有用之身,一旦李易内部生变,便是主公再起之时。”
随着沮授的诉说,袁绍的表情也渐渐缓和了下来,似乎是在认真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但是,沮授接下来却说了一句残酷到让袁绍绝望的话。
“只是,这些都有一个前提,要看李易是做吴王,还是做高祖,前者便罢了,后者……”
剩下的沮授没说,但袁绍知道,必然是斩草除根。
沮授看着袁绍,想知道袁绍对此是什么态度,只是过去许久,袁绍始终未发一言,沮授知道,袁绍是不可能做这个选择了。
沮授暗暗叹息了一声,其实,他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如果袁绍投降,李易或许会对袁绍下手,但袁绍的子嗣应该可以保全,最起码能保全一部分。 ↑返回顶部↑
“我军初衷乃是以黄河天线据守,将李易拦在黄河以南,可现在并州与青州接连变故,黄河天险便再也不是李易的阻碍,反而成了拖累我军的断肠药!”
沮授的语气很重,指着并州说道:“主公要救并州,除去增派援兵,别无他法,青州同样如此,而且援兵少了还是抱薪救火,并无分毫作用,这点青州尤甚。”
“但主公为了防备徐晃黄忠,不可能拿出太多兵马,所以,如果主公执意于并州青州,那么,最后很可能就会变成主公主力一再分兵,而并州青州艰难抵抗之后,依旧落入李易手中的局面。”
“主公请看!”
沮授伸手划了划,道:“这两地丢了,而主公主力又因为增援而被削弱,这时李易以青州与并州兵马向中间合围,再算上南岸的徐晃黄忠……那时面对的,可是不下四十万大军的围攻啊!”
袁绍忍不住打了个激灵,他之前光顾着为面前的难题担忧了,却没有往太远的地方去想,当然,也可能是他潜意识里不愿去想,但现在沮授直接戳破,摆在袁绍面前的已经不是青州与并州本身那么简单了。
张张嘴,袁绍正打算问计,却见沮授从青州斜着一划,点到了邺城,又道:“方才那只是其一,如果李易打下平原之后,不以优势兵力与主公决战,反而绕路,先取邺城,虽然主公距离邺城不远,但有南岸黄忠徐晃牵制策应,主公轻易不得退兵,反而主公后方粮草调度,全赖邺城统筹调配,军中诸多将官的家眷也在邺城,如果邺城丢了,这十万大军如何自处?”
袁绍脸上肌肉一阵抽搐,之前的情况他还可能是故意不去想,但李易不打他而去打邺城,这就有些出乎意料了,但想想看,却是非常有可能。
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感觉袁绍伤的还不够深,沮授又补充道:“就算李易不取邺城,北上攻略渤海、河间、巨鹿……”
“住口!”
袁绍猛的暴喝,打断了沮授的猜想,然后一脸狰狞,怒道:“他敢北上,我便分兵断他后路!”
沮授不为袁绍威势所动,低着头道:“徐晃与黄忠,兵力实数至少十万,李易作为首脑,在平原的兵力只多不少,要断其后路,起码得调动五万人,而五万人一动,黄河这边又该如何?
袁绍张着嘴,还想辩驳,最后却是身子一软,瘫坐在了地上。
沮授的那些话,将袁绍最后的自信的扯了开来。
或许沮授只是说实话,为袁绍讲明事实的严重性,为袁绍做出正确的选择做铺垫,但对于袁绍而言,沮授这么做却无异于用小刀一点点的刮他的面子,刮他的肉。
闭着眼,紧紧握着拳头,袁绍咬牙问道:“公与能算到李易种种动向,必然是有妙计教授于我,是也不是?”
沮授自然感觉到袁绍在生气了,但他不在乎,直言道:“属下无能,李易兵马太过强盛,非寻常人力能够扭转,属下无法为主公退敌,但是,主公依然有着胜算,只是那胜算……三分人为,七分天意。”
袁绍最先听到沮授说没有办法退敌的时候,差点就骂人了,好在沮授的话风转变的够快,又给了袁绍的希望。
“还请先生速速道来!”
袁绍眼中再次出现期待,在这之前,他身边的人对眼前的问题可是一筹莫展,而沮授既然敢说,想来是有所倚仗。
沮授看着袁绍,轻声道:“属下有两策,其一便是……降了李易。”
袁绍表情愣愣的,他感觉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不可置信道:“你说什么?”
沮授倒是不慌不忙,缓缓解释道:“主公难道不知勾践灭吴之事?”
不等袁绍回答,沮授便继续道:“李易以布衣之身成就今日伟业,确实厉害,但其弊端也是明显,没有亲眷帮衬,联姻世家也多是惧其权势,更重要的是,李易现在还没有子嗣,中原对于李易,便像是平地起高楼,虽然壮阔宏伟,却少了根基,起时迅猛,但坍塌却也容易,而主公四世三公,威望加于海内,只要主公留得有用之身,一旦李易内部生变,便是主公再起之时。”
随着沮授的诉说,袁绍的表情也渐渐缓和了下来,似乎是在认真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但是,沮授接下来却说了一句残酷到让袁绍绝望的话。
“只是,这些都有一个前提,要看李易是做吴王,还是做高祖,前者便罢了,后者……”
剩下的沮授没说,但袁绍知道,必然是斩草除根。
沮授看着袁绍,想知道袁绍对此是什么态度,只是过去许久,袁绍始终未发一言,沮授知道,袁绍是不可能做这个选择了。
沮授暗暗叹息了一声,其实,他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如果袁绍投降,李易或许会对袁绍下手,但袁绍的子嗣应该可以保全,最起码能保全一部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