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路(科举) 第85节(1 / 4)
今年是院试年,沈陵和金大人要参与命题,想想自己当年参加院试时的慌慌,不知不觉竟然过了这么久。
教谕看了看府城的两座大山,心神一敛,自从沈大人来了,他们下面做官的都得上点心,虽说沈大人瞧着温和,做起事情了可马虎不得。
金大人摸着胡子道:“孝原,你善策论,策论题就你来写,诗赋就本官来吧。”
金大人一直对自己的诗赋还颇有信心,平日里也爱以诗赋赠人。
沈陵道:“大人的诗赋这般出众,我们哪好在您面前班门弄斧,也只有您出题才成。”
金大人笑着说道:“你就是不去钻研,时间长了摸着了窍门就好了。”
沈陵写诗就像是碰运气,运气好妙手偶得,脑子里要是没思路,便是一团浆糊,到底还是和他们差了一点的,思维这个东西,固定了很难改的。
“那就这样,诗赋交由本官,策论由沈大人出题,剩下你出个章程。孝原,你有没有要交代的?”金大人看向沈陵。
沈陵想了想道:“命题最好契合当下,不仅仅考察生员的学识,还要看中生员对时政的理解,不能太过空泛。”
教谕忙道:“是,下官遵命。”
沈陵和金大人探讨了今年的院试安排,今年参加院试的童生有一百四十多人,按照常年的录取比,应录取前四十人。
从府衙出来,沈陵想去书局转一转了,说来惭愧,自从中了进士过后,他用在看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本身也不太爱看这些,全靠自己记性还不错。
沈陵到淮南府最有名也是最大的一家书局,当然淮南府的书局和京城的肯定不能比。
今年府城里认识他的人多了,沈陵都不能随意在街上走动,有一回他顺路准备买点卤菜,谁知道被认出来了,满街的人给他送菜,搞得他怎么好意思。
进书局前,沈陵还特地脱下官服,乔装了一番,若不然被发现了可就不好了。
沈陵来淮南府的时候不好带太多东西,许多书都没能带过来,最可惜的还是自己做的笔记,对照着自己考秀才时的笔记,就知道这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了,不像现在,都有些忘记考秀才时自己写得什么了。
沈陵在看书的时候忽然发现了自己写策论宝典,神色微微一囧。
店里的小伙计还一个劲地推销:“公子,这可是咱们通判大人写得书,今年院试指不定就有通判大人出得题,许多童生都买了呢,这批卖完,下批就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可这是写给童生试的人看的。”沈陵疑惑道。
小伙计笑着说道:“害,这有什么的,咱通判大人写的,他怎么想的都在里头,肯定对科举有帮助。”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你们在他这个作者面前推销还没给版权费,沈陵都不知作何表情。
小的府城书就是少,沈陵挑来挑去也只挑中了两本,都是看过的,在古代书真的是越看越少的稀缺资源。能流传下来的书真的不多,不少好书要么被珍藏要么遗失了,科举看掉了大部分书,往后书只会越看越少,因为好书也许几年才能有一本。
付款的时候他还听见有人要买他的宝典,沈陵赶紧走了。
沈陵又花了几天功夫过了一遍四书五经,对知识点进行了一些加深,出了几道他觉得应该是比较适合这个阶段的策论,他不喜欢在题目上设陷阱,尤其是策论,重点应该是在答题角度以及论述内容上。
今年沈陵相对悠闲,可能也是进入了常规化,近日大哥写信给他,说世敏有些不服管教,顶撞了他好几回,沈陵想着这段时间正好他也空闲,便书信一封让大哥将世敏送过来,两个孩子年龄相仿,倒是可以做个伴。
盛哥儿在三月初到的,大箱小箱,文家的老仆人跟着一道来的。
文以苓见着文启盛,就想伸手去抱他,被文启盛转个身就躲开了:“哎哎哎,姐,我都这么大了。”
说实在的,文启盛觉得他姐嫁人生孩子之后,人柔和了不少,以前可没少折腾他。
文以苓瞪了他一眼,那点子感动也没了。
沈陵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一路辛苦了。” ↑返回顶部↑
教谕看了看府城的两座大山,心神一敛,自从沈大人来了,他们下面做官的都得上点心,虽说沈大人瞧着温和,做起事情了可马虎不得。
金大人摸着胡子道:“孝原,你善策论,策论题就你来写,诗赋就本官来吧。”
金大人一直对自己的诗赋还颇有信心,平日里也爱以诗赋赠人。
沈陵道:“大人的诗赋这般出众,我们哪好在您面前班门弄斧,也只有您出题才成。”
金大人笑着说道:“你就是不去钻研,时间长了摸着了窍门就好了。”
沈陵写诗就像是碰运气,运气好妙手偶得,脑子里要是没思路,便是一团浆糊,到底还是和他们差了一点的,思维这个东西,固定了很难改的。
“那就这样,诗赋交由本官,策论由沈大人出题,剩下你出个章程。孝原,你有没有要交代的?”金大人看向沈陵。
沈陵想了想道:“命题最好契合当下,不仅仅考察生员的学识,还要看中生员对时政的理解,不能太过空泛。”
教谕忙道:“是,下官遵命。”
沈陵和金大人探讨了今年的院试安排,今年参加院试的童生有一百四十多人,按照常年的录取比,应录取前四十人。
从府衙出来,沈陵想去书局转一转了,说来惭愧,自从中了进士过后,他用在看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本身也不太爱看这些,全靠自己记性还不错。
沈陵到淮南府最有名也是最大的一家书局,当然淮南府的书局和京城的肯定不能比。
今年府城里认识他的人多了,沈陵都不能随意在街上走动,有一回他顺路准备买点卤菜,谁知道被认出来了,满街的人给他送菜,搞得他怎么好意思。
进书局前,沈陵还特地脱下官服,乔装了一番,若不然被发现了可就不好了。
沈陵来淮南府的时候不好带太多东西,许多书都没能带过来,最可惜的还是自己做的笔记,对照着自己考秀才时的笔记,就知道这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了,不像现在,都有些忘记考秀才时自己写得什么了。
沈陵在看书的时候忽然发现了自己写策论宝典,神色微微一囧。
店里的小伙计还一个劲地推销:“公子,这可是咱们通判大人写得书,今年院试指不定就有通判大人出得题,许多童生都买了呢,这批卖完,下批就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可这是写给童生试的人看的。”沈陵疑惑道。
小伙计笑着说道:“害,这有什么的,咱通判大人写的,他怎么想的都在里头,肯定对科举有帮助。”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你们在他这个作者面前推销还没给版权费,沈陵都不知作何表情。
小的府城书就是少,沈陵挑来挑去也只挑中了两本,都是看过的,在古代书真的是越看越少的稀缺资源。能流传下来的书真的不多,不少好书要么被珍藏要么遗失了,科举看掉了大部分书,往后书只会越看越少,因为好书也许几年才能有一本。
付款的时候他还听见有人要买他的宝典,沈陵赶紧走了。
沈陵又花了几天功夫过了一遍四书五经,对知识点进行了一些加深,出了几道他觉得应该是比较适合这个阶段的策论,他不喜欢在题目上设陷阱,尤其是策论,重点应该是在答题角度以及论述内容上。
今年沈陵相对悠闲,可能也是进入了常规化,近日大哥写信给他,说世敏有些不服管教,顶撞了他好几回,沈陵想着这段时间正好他也空闲,便书信一封让大哥将世敏送过来,两个孩子年龄相仿,倒是可以做个伴。
盛哥儿在三月初到的,大箱小箱,文家的老仆人跟着一道来的。
文以苓见着文启盛,就想伸手去抱他,被文启盛转个身就躲开了:“哎哎哎,姐,我都这么大了。”
说实在的,文启盛觉得他姐嫁人生孩子之后,人柔和了不少,以前可没少折腾他。
文以苓瞪了他一眼,那点子感动也没了。
沈陵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一路辛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