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2 / 4)
这话一落音,翠珠和几个丫鬟婆子赶忙过来扶住尤夫人,谁还敢再多说话,扶着尤夫人便出去了。
整个大厅里鸦雀无声,玉家众人皆被吓住,玉老太太也不敢再拿乔。
这世间有多少人为着权力二字而粉身碎骨,就连葬送全族也再所不惜。实在是因为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所有的道理和规矩都不值一提。
谢琳琅面上笑容一丝不减,道:“玉夫人,我听说玉家要开祠堂?原这也不是我该过问的事儿,只是我听说好像是为我大姐姐开的呢,可不知是什么事,竟连族里都惊动了?”
玉夫人忙起身道:“是,是为了……”她原本想说这祠堂不必开了,但她又做不得主,只好转过头去看玉老太太。
玉老太太在心里大骂儿媳妇坑她,却又不敢不回话,在她心里,宫里那贵人就是顶顶高的身份了,可这个王妃竟连贵人的妹妹都说打就打,早就熄了气焰,亦没了先前那腔调,战战兢兢的道:“想是那起子下人胡乱嚼咬,哪有这回子事儿呢?不会开祠堂。”
谢琳琅点点头,淡淡道:“玉家的事虽不是我一个外人能管的,但涉及我大姐姐,少不得要问上一句,这平妻一事,还请玉老太太为我分说分说。”
玉老太太此时哪还敢强硬,恨不能就从没出过平妻这码子事,一想到这都是二儿媳妇挑唆她的,就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的瞪了二儿媳妇一眼,抹了把汗道:“这,这也是下人乱说的,没这回事!”
话音刚落,就有下人来报,说是大爷回来了。
玉泓承跨着大步进来,先给谢琳琅见了礼,又见过玉老太太玉夫人和几位婶娘,目光在谢秋琅的脸上停留一会儿,微皱起眉,对玉老太太道:“祖母说开祠堂和娶平妻之事都是下人乱说的?孙子却听二婶娘说是祖母吩咐的,现在看来,祖母并没有吩咐此事,那就是二婶娘借着祖母的名头在外谣传的了。”
说着就对玉二婶娘弯腰一礼,郑重道:“不知我大房如何得罪了二婶娘,二婶娘竟造谣我大房要开祠堂休妻?”
见玉老太太矢口否认,玉二婶娘脸上讪讪的,又不敢揭婆婆的短儿,只是装死不肯说话。
玉泓承道:“既然二婶娘如此不待见我大房,那便趁此时分家罢了。”
一提分家二字,玉二婶娘立时就跳起脚来,扑到玉老太太脚边,哭道:“母亲还健在,承哥儿就提分家之事,这是不孝啊!母亲您可管一管罢!二老爷也是您的亲儿子啊,这一分家我们还能落下什么啊!”一面哭一面抹泪,生怕分了家,财产都归了大房。
玉泓承见她要撒泼,便先给谢琳琅请罪,“我二婶娘无状,还请王妃娘娘不要怪罪。都是我们家的错,才让秋娘受了委屈,以后断不会再有此事,还请王妃娘娘放心。”
玉夫人也忙道:“承哥儿说的是,秋娘懂事识大体,咱们家断不会委屈了她。”
又让人去拉玉二婶娘,让她不要哭了,玉老太太被她缠得焦头烂额,一股子火蹿上来只没处发。
谢琳琅笑道:“我只是来看望大姐姐罢了,亲家的家务事,我又怎敢插手?如今亲家要忙着分家之事,我就不打扰了,改日再来看望大姐姐一样。”又对谢秋琅道:“大姐姐得闲了就去王府找我说说话,大姐姐若不去,妹妹可要怪大姐姐跟我生份了。”
谢秋琅脸上还粉绒绒的,此时也露出笑容来,“哪敢不听妹妹的话,只等我三天两头就去上一趟,妹妹可别嫌烦。”又闲话了几句,送谢琳琅出门时,她拉着谢琳琅的手,道:“这回谢谢二妹妹了,等家里的事情都忙完了,我就去看二妹妹去。我原想着回侯府去找父亲的,但夫人这一走,父亲倒是病了。”说着又叹了口气,“前段时间那件事,我虽不知道细情,但是闹得那么大,我还以为……倒底还是父亲手下留情了。”
谢琳琅点点头,想来大姐姐也是觉得上回赵氏是必死无疑了,可没承想父亲只是将她送去了庄子上。谢琳琅也跟着叹息一回,又嘱咐谢秋琅家里的事完了,就去王府看她,谢秋琅笑着应了,谢琳琅这才坐车回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还有一更,是补昨天的。
另外关于权力多说两句。很多皇帝在登大位之后,都感叹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连做了皇帝都不能不遵循,比如日日上朝,批奏折,连自己喜爱的女人也只能放在后宫,对后宫要雨露均沾,不然于前朝不稳。其实这些规矩之所以能成为束缚皇帝的规矩,是因为这个皇帝他自己愿意,他若是想抛开这些规矩,就是言官在他耳边天天唠叨又能怎样,砍了两个也就好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洪武和他几辈儿以后的重孙万历。
朱元璋不止一次的叹气发牢骚,说上朝有多累,批奏折有多累,还要绷着脾气不打骂言官,那些老头子唠叨得他有多烦……这些都是历朝历代所留下来的规矩,朱元璋想做一个好皇帝,所以他就受着这些规矩的约束,说白了,他再总是抱怨,这也是他自愿的。
万历就不同了。万历在位48年,二十多年不上朝,竟也能得个万历中兴的历史总结。不要说这都是张居正的功劳,张居正虽然是首辅,大权在握,但他始终只是个大臣而已,在历史总结中,永远都只能是辅助作用。万历没有依照他祖宗定下的规矩上朝,没人能怎么样他,这就是他的权力,也是他的本事。
所以说规矩是约束人的,但是在权力面前,当它是空气,它也不能怎么样。
☆、第39章 南王
已经到了腊月头上,天气越发冷了起来。
谢琳琅回到王府已是傍晚时分,西方天穹上阴霾渐重,没过多时便飘起了雪粒子,扑扑簌簌的打在缘雕喜鹊登枝的窗棂子上。
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 ↑返回顶部↑
整个大厅里鸦雀无声,玉家众人皆被吓住,玉老太太也不敢再拿乔。
这世间有多少人为着权力二字而粉身碎骨,就连葬送全族也再所不惜。实在是因为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所有的道理和规矩都不值一提。
谢琳琅面上笑容一丝不减,道:“玉夫人,我听说玉家要开祠堂?原这也不是我该过问的事儿,只是我听说好像是为我大姐姐开的呢,可不知是什么事,竟连族里都惊动了?”
玉夫人忙起身道:“是,是为了……”她原本想说这祠堂不必开了,但她又做不得主,只好转过头去看玉老太太。
玉老太太在心里大骂儿媳妇坑她,却又不敢不回话,在她心里,宫里那贵人就是顶顶高的身份了,可这个王妃竟连贵人的妹妹都说打就打,早就熄了气焰,亦没了先前那腔调,战战兢兢的道:“想是那起子下人胡乱嚼咬,哪有这回子事儿呢?不会开祠堂。”
谢琳琅点点头,淡淡道:“玉家的事虽不是我一个外人能管的,但涉及我大姐姐,少不得要问上一句,这平妻一事,还请玉老太太为我分说分说。”
玉老太太此时哪还敢强硬,恨不能就从没出过平妻这码子事,一想到这都是二儿媳妇挑唆她的,就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的瞪了二儿媳妇一眼,抹了把汗道:“这,这也是下人乱说的,没这回事!”
话音刚落,就有下人来报,说是大爷回来了。
玉泓承跨着大步进来,先给谢琳琅见了礼,又见过玉老太太玉夫人和几位婶娘,目光在谢秋琅的脸上停留一会儿,微皱起眉,对玉老太太道:“祖母说开祠堂和娶平妻之事都是下人乱说的?孙子却听二婶娘说是祖母吩咐的,现在看来,祖母并没有吩咐此事,那就是二婶娘借着祖母的名头在外谣传的了。”
说着就对玉二婶娘弯腰一礼,郑重道:“不知我大房如何得罪了二婶娘,二婶娘竟造谣我大房要开祠堂休妻?”
见玉老太太矢口否认,玉二婶娘脸上讪讪的,又不敢揭婆婆的短儿,只是装死不肯说话。
玉泓承道:“既然二婶娘如此不待见我大房,那便趁此时分家罢了。”
一提分家二字,玉二婶娘立时就跳起脚来,扑到玉老太太脚边,哭道:“母亲还健在,承哥儿就提分家之事,这是不孝啊!母亲您可管一管罢!二老爷也是您的亲儿子啊,这一分家我们还能落下什么啊!”一面哭一面抹泪,生怕分了家,财产都归了大房。
玉泓承见她要撒泼,便先给谢琳琅请罪,“我二婶娘无状,还请王妃娘娘不要怪罪。都是我们家的错,才让秋娘受了委屈,以后断不会再有此事,还请王妃娘娘放心。”
玉夫人也忙道:“承哥儿说的是,秋娘懂事识大体,咱们家断不会委屈了她。”
又让人去拉玉二婶娘,让她不要哭了,玉老太太被她缠得焦头烂额,一股子火蹿上来只没处发。
谢琳琅笑道:“我只是来看望大姐姐罢了,亲家的家务事,我又怎敢插手?如今亲家要忙着分家之事,我就不打扰了,改日再来看望大姐姐一样。”又对谢秋琅道:“大姐姐得闲了就去王府找我说说话,大姐姐若不去,妹妹可要怪大姐姐跟我生份了。”
谢秋琅脸上还粉绒绒的,此时也露出笑容来,“哪敢不听妹妹的话,只等我三天两头就去上一趟,妹妹可别嫌烦。”又闲话了几句,送谢琳琅出门时,她拉着谢琳琅的手,道:“这回谢谢二妹妹了,等家里的事情都忙完了,我就去看二妹妹去。我原想着回侯府去找父亲的,但夫人这一走,父亲倒是病了。”说着又叹了口气,“前段时间那件事,我虽不知道细情,但是闹得那么大,我还以为……倒底还是父亲手下留情了。”
谢琳琅点点头,想来大姐姐也是觉得上回赵氏是必死无疑了,可没承想父亲只是将她送去了庄子上。谢琳琅也跟着叹息一回,又嘱咐谢秋琅家里的事完了,就去王府看她,谢秋琅笑着应了,谢琳琅这才坐车回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还有一更,是补昨天的。
另外关于权力多说两句。很多皇帝在登大位之后,都感叹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连做了皇帝都不能不遵循,比如日日上朝,批奏折,连自己喜爱的女人也只能放在后宫,对后宫要雨露均沾,不然于前朝不稳。其实这些规矩之所以能成为束缚皇帝的规矩,是因为这个皇帝他自己愿意,他若是想抛开这些规矩,就是言官在他耳边天天唠叨又能怎样,砍了两个也就好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洪武和他几辈儿以后的重孙万历。
朱元璋不止一次的叹气发牢骚,说上朝有多累,批奏折有多累,还要绷着脾气不打骂言官,那些老头子唠叨得他有多烦……这些都是历朝历代所留下来的规矩,朱元璋想做一个好皇帝,所以他就受着这些规矩的约束,说白了,他再总是抱怨,这也是他自愿的。
万历就不同了。万历在位48年,二十多年不上朝,竟也能得个万历中兴的历史总结。不要说这都是张居正的功劳,张居正虽然是首辅,大权在握,但他始终只是个大臣而已,在历史总结中,永远都只能是辅助作用。万历没有依照他祖宗定下的规矩上朝,没人能怎么样他,这就是他的权力,也是他的本事。
所以说规矩是约束人的,但是在权力面前,当它是空气,它也不能怎么样。
☆、第39章 南王
已经到了腊月头上,天气越发冷了起来。
谢琳琅回到王府已是傍晚时分,西方天穹上阴霾渐重,没过多时便飘起了雪粒子,扑扑簌簌的打在缘雕喜鹊登枝的窗棂子上。
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 ↑返回顶部↑